分享

新加坡白领:穿二手衣服,可以是一件很酷的事 | 图片故事

 全现在APP 2021-02-25

全现在,全球青年精品资讯


作者丨朱玲玉

时装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十分之一。从生产到运输,再到洗涤,服装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增加碳排放。据数据统计,仅新加坡在2019年就产生了16.8万吨纺织和皮革垃圾,重量超过400架波音747飞机。
来源:法新社


往年,35岁的新加坡人程苏安在农历新年的15天里都会穿不同的衣服。按照惯例,在这15天里,穿新衣服才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但今年,她都穿着用自己的旧衣服换回来的二手服装。
春节前,程苏安去了她最喜欢的商店“时尚讲坛”(Fashion Pulpit)——这家商店专为关注快时尚对环境影响的人们服务。她带了几条裙子,几件衬衫。店员根据她的账户积分,对她的衣服进行了评估。最后,她用积分买了17件衣物,并将其中一条黄绿相间的裙子作为大年初一的着装,因为它看起来像“菠萝”。在新加坡,这种水果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近日,为了鼓励消费者提高已购衣物的利用率,新加坡出现了许多衣物交换项目。从旗舰商店到工作坊,既有专门的门店,也有快闪活动,以鼓励消费者充分利用他们衣橱里已经有的东西。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时装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十分之一。从生产到运输,再到洗涤,服装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增加碳排放。据数据统计,仅新加坡在2019年就产生了16.8万吨纺织和皮革垃圾,重量超过400架波音747飞机。

“每年我都会买很多新衣服。往年即使不走亲访友,我在春节后的15天里也不会穿重复的衣服。但现在对我来说,衣服只要是完好的,就够了。”就职于科技公司的程苏安说道。

五年前,程苏安在工作坊活动中首次了解到衣服交换的环保理念,而彼时她的衣柜里挂满了从未穿过的衣服。她意识到这会对环境造成伤害,于是决定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我的消费习惯非常疯狂。我衣柜里有超过50%的衣服都没穿过,但我总是觉得自己还缺少一件新衣服。”
这五年里,她每年支付599美元,加入“时尚讲坛”的会员,这样她就可以来这里无限制的交换和参观,她现在80%的衣服都是在这家店换来的。她说:“衣物交换让我在时尚方面像变色龙一样灵活,同时也让我有了环保意识。”

菲律宾服装设计师雷伊·帕迪特(Raye Padit)了解到服装业对环境的影响和制衣工人的恶劣待遇后,在三年前创办了这家“时尚讲坛”。
“在新加坡,过度消费和浪费一直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他告诉法新社,“我们想提供一个平台,把二手衣服充分利用起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过度消费。你也依然可以用这些二手资源盛装打扮自己。”
他的公司现在有1500多名会员,并开始盈利。同时他还举办线下工作坊,让顾客学习如何修补或升级改造旧衣服,把普通的休闲服装改制成高端产品。

在新加坡,每年都会开展二手衣服的交换活动,志愿者们每月都会举办交换聚会。
30岁的参与者纳迪亚·基什兰(Nadia Kishlan)说:“当我参加一个换衣活动时,它会提醒我有意识地消费。当我把衣服送人时,我就会想我是否还会穿它们。”

然而,在新加坡,提倡二手交换、克制消费仍存在挑战。在亚洲,二手商店不像西方那么流行,因为许多人认为来自陌生人的旧衣服,会带来坏运气或不卫生。
纳迪亚表示,因为环保意识的增强,新加坡人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人们正在慢慢改变对二手物品的看法。二手衣不再是‘脏’,可以不让它落满灰尘——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全现在原创文章,非授权禁止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