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虚热药——十大功劳

 草药君 2022-04-26
功劳木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目赤肿痛,胃火牙痛,疮疖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来源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或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的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切块片,干燥。生于向阳山坡的灌丛,也有栽培。分布于狭西、安微、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大小不等。外表面灰黄色至棕褐色,有明显的纵沟纹和横向细裂纹,有的外皮较光滑,有光泽,或有叶柄残基。质硬,切面皮部薄,棕褐色,木部黄色,可见数个同心性环纹及排列紧密的放射状纹理,髓部色较深。气微,味苦。

十大功劳叶

性味归经
苦;寒。肝;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补虚;燥湿;解毒。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湿热黄疸;带下;痢疾;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的叶。秋季采收。

性状
叶片阔卵形,长约4-12cm,宽2.5-8cm,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不对称,先端渐尖,边缘略反卷,两侧各有2-8个刺状锯齿,上表面绿色,具光泽,下表面色浅,黄绿色;厚革质。叶柄短或无。气弱,味苦。

复方摘录
1.炉功眼膏《中药制剂汇编》
十大功劳根茎50g,加水500毫升,煎成浓汁,去滓后加炉甘石粉成为浓糊状,干燥成散剂;然后取此散剂30g,加凡土林60g,羊毛脂10g,调匀成眼膏。涂于眼缘,1日2次。
有收敛消炎之效。主治各种睑缘炎。

2.药酒奇方《寿世新编》
十大功劳3两,八棱麻根5钱,淫羊藿3钱,千年健3钱,红花3钱,当归3钱,五加皮3钱,陈皮3钱。上为粗末,夏布袋装人缝好,用陈烧酒4斤,伏酒10斤浸之,封固坛口。1月后随量饮之。30-40日自见其功。
主治积受潮湿,四肢不仁;兼酒病腿疼不能行步并转筋。

3.黑了脱敏洗剂《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黑面神62g,了哥王62g,蛇泡勒62g,乌桕叶62g,地胆头62g,十大功劳62g,明矾25g。上切碎。加水6升,煎1-2小时,用于外洗。
主治漆性皮炎。

4.治盆腔炎:阔叶十大功劳根 9g,金银花 10g,紫花地丁 24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5.治目赤肿痛:细叶十大功劳根 15g,野菊花 15g。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咽喉炎,口腔炎:十大功劳鲜根、射干各等量。磨米泔水含咽。(《福建药物志》)

7.治慢性胆囊炎:十大功劳根、过路黄各 30g,栀子 15g,南五味子 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8.治痢疾:阔叶十大功劳根、地锦草各 12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文献摘录
1.《植物名实图考》
捣根取浆含口中,治牙痛。

2.《分类草药性》
泡水搽火眼,治喉痛。

3.《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
能清热解毒;治吐血,疗头晕目赤;涂蛇伤,治牙痛。

4.《湖南药物志》
退热降火,清凉解毒,消炎止痛,滋养。

5.《现代实用中药》
清凉性滋养强壮药,功效与女贞子相似,适用于潮热、骨蒸、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等证。

6.《陆川本草》
泻火退热,治温病发热,心烦,下利,赤眼。

7.《西藏常用中草药》
治湿热痢疾,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主要摘录于《中国药典》、《中华本草》,仅供参考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
图片选配于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