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稀土:“十三五”收官,收获满满

 产业前沿 2021-02-26

“十三五”时期是北方稀土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迈上产业中高端的关键时期。按照包钢实施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的要求,北方稀土“十三五”期间,产业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销售收入达到300亿以上,稀土原料产品产业实现集约化、现代化、基地化;稀土磁性材料、抛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第一,贮氢材料、发光材料、稀土合金材料等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前五位。

本文内容来自北方稀土、包头工信局官网。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一起来看看北方稀土2020年的业绩以及截至2020年北方稀土取得的一些成就。

包钢集团加快推进整合重组稀交所

按照自治区政府支持包钢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包钢正在加快推进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以下简称“稀交所”)整合重组工作。按照市政府要求,在当下特殊时期,由包钢集团全面接管稀交所,保证稀交所平稳运行。稀交所目前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一个转折点,由包钢集团牵头重组稀交所,要充分发挥出稀土交易平台服务稀土实体经济的作用,把北方稀土的产品进行阳光销售,稀交所要与北方稀土产品的销售、贸易紧密结合,互为一体,共同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方稀土压延法成功制备荧光玻璃

包头稀土研究院以压延法成功制备荧光玻璃,为荧光体制备出大功率白光LED样灯,开辟了国内此项技术之先河。

这种荧光玻璃是采用掺杂方式将基础玻璃和高效荧光粉混合后,经过改性、热熔、压延处理,形成基于蓝光下发出黄光的石榴石体系掺杂黄色系列荧光玻璃,也被称之为玻璃陶瓷,能够有效地提高导热系数,使得LED灯具寿命较传统光源提高5-8倍。可应用于激光照明、汽车前大灯、工矿灯等多领域照明。目前,高品质的白光已达到商用水平,符合绿色健康照明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型稀土基脱硝催化剂研发完成

希捷环保研发团队在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稀土基中低温烟气脱硝催化剂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中取得重大突破,稀土基中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粉体实验室研发工作已完成,技术已具备中试放大和产业化的前期条件。

项目组科研人员、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唐志诚表示:“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催化剂粉体具有活性组分分散性能好,中低温脱硝性能优异等特点,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水、抗硫性能。此项技术在稀土基中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中是全国首创。”

据了解,稀土基脱硝催化剂反应温度较高(大于350℃),主要用于中高温烟气脱硝(工作温度350至420℃)。随着全国钢铁、水泥及玻璃行业超低排放工作的推进,这项技术对拓展稀土基中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应用范围意义重大。

目前,希捷环保在掌握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无钒稀土基烟气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余热锅炉市场需求开展蜂窝式多孔(60孔)稀土基脱硝催化剂的研发,成功解决了该产品在工艺技术上的难题,蜂窝式多孔(60孔)稀土基脱硝催化剂已实现量产,填补了国内该类催化剂的技术空白,打破了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北方稀土重组甘肃稀土,活力倍增 

北方稀土对甘肃稀土整合重组两年多来,截至2020年9月底,甘肃稀土产能规模位居国内前三,企业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营业收入、综合实力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中国稀土行业产品品种多、产业链条最长的企业之一,展现出重组后的勃勃生机。

重组以来,2019年与2017年相比,甘肃稀土主要稀土产品产量增长47%,营业年收入增长41.89%;净利润增长125.59%;上缴税金增长19.34%;职工平均年收入增长16.42%。截至2020年9月底,甘肃稀土产能规模位居国内前三,稀土加工分离年产能3万吨;稀土金属年产能5000吨,稀土研磨材料年产能4000吨,稀土贮氢材料年产能1000吨,稀土磁性材料年产能1500吨,氯碱年产能2万吨,重组开启了甘肃稀土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从“绿色制造”中摸索“制造绿色”

北方稀土经过系列工艺处理,最终将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变成适宜庄稼生长的农肥和改良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北方稀土开启的这波神操作,不仅实现了废水零排放,还有效减少了白渣的产生量直到清零,而且还从“绿色制造”中摸索出“制造绿色”, 让“三废”成为可实现经济价值的产品。

北方稀土管理层介绍,废水处理是需要经过多次过滤,反复加热、蒸发、结晶,形成这样固体的硫酸氨变成其他的资源。现在我们只需经过工艺更为简单的过滤,得到含硫酸铵达到一定浓度的液体,就可以作为制造农肥的母液或原液,从而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农肥和复合肥。”,此举不但可生产出农作物喜好的农肥原料,还由于程序和工序的简化,大大降低了企业环保成本,一举两得。在实现企业循环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将‘三废’转化为产品,应用于其他领域。同时还将通过研究开发先进的工艺,从源头上来减少‘三废’的产出和排放量,进一步提升稀土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水平,为自治区、包头市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北方稀土磁材公司释放改革红利 

作为北方稀土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磁材公司于2018年底率先引入民企市场化机制,充分将两种机制相加相融,不断激发企业生机活力。精简机构和人员、将工作方式与民营接轨、实施全员计件绩效考核……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使企业在经营机制、人工成本、产品质量、市场开拓等方面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磁材公司合金车间积极推进智能车间建设,通过智能化系统可实现全自动化运行,生产过程中只需一人操作系统,即可实现对11台熔炼炉熔炼过程的全控制以及数据分析,达到效率的提升、品质的提高、能源的合理调配。“从2019年3月合金生产线启动以来,产能饱和时人均产量由以前每月6.94吨提升到19.14吨,劳动生产率是以往的近3倍。此外,合金产品制造成本也从每公斤3.33元降到每公斤1.95元,已经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不仅将产品外观尺寸不合格率降为“零”,且尺寸一致性由0.8毫米至1毫米改善至0.2毫米至0.3毫米,单块可节约粉料8至10克,有效提高粉料利用率,增加收益。而且由于排气一致性的提高使烧结温度和风冷一致性也得到改善,从而使产品性能一致性得到极大提高,烧结炉单炉装炉量也从200千克提升至450千克左右,用电量至少降低30%至40%。截至目前,与2018年相比,磁体车间人员减少50%,生产效率翻了一番,降低生产成本近50%,各生产环节均取得明显改善。

“铈锆固溶体项目” 打破国外垄断 

北方稀土“铈锆固溶体项目”打破国外垄断,对我国燃油汽车尾气治理和稀土产业升级意义重大。承担这一研发项目的北方稀土检修服务分公司经理介绍,铈锆固溶体生产技术可将汽车尾气里的有害气体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但此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日本、法国、荷兰的3家企业占据着国际铈锆固溶体70%的市场份额,而国内的铈锆固溶体生产企业全部为国外独资。高高的技术壁垒,将中国拒之门外。

2019年,北方稀土与天津工业大学牵手,进行联合攻关。当年,双方成功完成实验室百克级别小型试验后,北方稀土开始中试试验线改造。9月份,中试试验线产出铈锆固溶体产品,并具备月产2吨的规模,随后将样品寄往国内应用企业鉴定。10月底,用户企业鉴定结果显示,产品比表面积高于国际先进产品5%。

“稀土矿物浆化分解工艺”多项专利

2020年5月,北方稀土“稀土矿物浆化分解工艺”多项核心中国专利获得授权,国际专利通过PCT途径获得美国、日本和欧盟地区受理。

“稀土矿物浆化分解工艺”为稀土院湿法所稀土分离与应用研究室依托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通过多年技术攻关,结合我国稀土矿物冶炼工艺格局、存在问题以及产业需求而提出的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工艺。该工艺采用浓度弱化与矿酸(碱)比提升的协同效应,并辅以循环分解强化技术,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分解含氟与含磷矿物,在提取稀土的同时,实现共伴生氟、磷、硅、钍等资源综合回收及酸碱循环利用。

据该项目负责人崔建国介绍,“稀土矿物浆化分解工艺”对矿物适应性极强,研究团队不仅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还对四川氟碳铈矿、美国芒廷帕斯矿以及白云鄂博低品位萤石等矿物分解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显示,通过该工艺,化工原料与能源消耗大幅下降,资源提取率明显提升,工业生产产生的“三废”得到同步治理。截至目前,该项技术已进入工业扩试阶段。

驰影A30磁共振诊疗车助力武汉抗疫

2020年2月捐赠的驰影A30磁共振诊疗车由北方稀土旗下控股子公司稀宝医疗公司自主研发。其中,重汽汕德卡驰影A30磁共振诊疗车由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通过官方渠道捐赠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筹备委员会,用于赛事后勤医疗保障。而奔驰2636底盘驰影A30磁共振诊疗车,经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通过官方渠道捐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并转交***,用于武汉部队接管医院疫情防控使用,为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一重保障。

诊疗车具有远程会诊、互联网传输、卫星通讯等技术功能,涵盖临床医学、影像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及领域,搭载远程急救监护体系,可对救护患者进行24小时观察监护和远程医疗指导,在移动体检、应急医疗保障、基层医疗精准扶贫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

核心部件全部采用自主技术,其中车载集成型磁共振和扁鹊飞救远程系统采用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先进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为“移动+互联网”医疗设备的领军先锋,被卫计委列入全国健康扶贫专用设备名录。

“十二五”以来,北方稀土进一步加大对稀土院的科研投入,建成了国内目前最大的稀土材料中试基地,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紧密衔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建成稀土院天津分院,充分利用京津地区人才、资金、技术等优质科研资源;获批并建设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实现了自治区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同时,进一步提升白云鄂博研究水平;与中科院共建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充分利用中科院高端技术和人才优势,推动北方稀土产业链延伸。

目前,北方稀土已建立技术中心18个,其中国家级中心4个,包括“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国内最大的稀土新材料中试基地,并与中国科学院、自治区科技厅、包头市政府共建“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建有自治区和包头市两级“稀土新材料院士工作站”。2001年,北方稀土建立了包头市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稀土科研创新能力全球领先。

目前,针对白云鄂博稀土矿和中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北方稀土在稀土选矿、稀土湿法冶炼、稀土冶金、稀土材料及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很大成就。科研项目500多项,获奖成果114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1项;获得发明专利115项,实用新型专利132项;制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139项,在国外核心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76篇。

面向未来,北方稀土将以稀土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以“深化改革实现高速度增长,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线,巩固现有的原材料产业优势,积极稳妥地推进产业化,引导产业结构继续向中高端发展,持续做大做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