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吒》的申公豹特效师差点被逼疯:如果成功有捷径,一定是死磕

 乔子伊 2021-02-26
《哪吒》的申公豹特效师差点被逼疯:如果成功有捷径,一定是死磕

1

自从7月26日《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之后,朋友圈里全是它的好评,可谓赚足了关注度。

随着哪吒的爆火,这部电影背后的一个特效师意外被带上微博热搜。事情的起因是这样子的,《哪吒》的导演饺子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道,“有出现动画师、特效师中途离职的情况吗?”

饺子回答说,当然有了,特别是一些公司接到《哪吒》的项目后,离职率明显上升了,因为要求特高,很多人受不了,离职了。

其中有一个特效师,他做申公豹变豹子头的特效,足足做了俩月,总是过不了,然后他被逼疯了,毅然离职,换了一家公司。

特效师辞职后,这个项目没人做,只能重新找,结果找到的公司就是辞职的特效师的新公司,老板把项目给他,说“听说你做这个镜头已经很有心得了,那就交给你吧!”

大家都觉得他好惨,吐槽说“冤有头,豹有主啊”,“今年最惨乙方员工终于出现了”,“可真是太惨了,简直是被工作追杀”……

在我们吐槽他惨的背后,是导演追求极致的死磕精神。

他的剧组员工对他的评价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导演说这不好看,你要调一下,然后导演的要求是相对来说非常高的”,“他不满意,就会来修改细节”

正是他严格到近乎变态的要求和对细节的死磕,最终做出了这部“5天破10亿”的良心动漫,获得业界好评。

《哪吒》的申公豹特效师差点被逼疯:如果成功有捷径,一定是死磕

2

过去我们总喜欢说“坚持就能胜利”,但现在已经没有人这么说了,因为大家都不爱听,也不愿意相信,觉得这也太鸡汤了,光靠坚持有什么用。

它被贴上“老套”的标签,很多人都不好意思把坚持挂在嘴边,慢慢的,人们换了个说法,叫“死磕到底”。

死磕到底的背后,一定是带点惨的。就像做申公豹的特效师,光一个镜头就能死磕两个多月,以这样的要求来对待一个镜头,作品能差到哪里去?

所以,大家对申公豹变脸的镜头都印象深刻,对于特效师来说,这也是一种成功。

为什么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再坚持了呢?

我每次写关于坚持的文章,都会有人赞同,也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表示坚决的反对,他们觉得坚持是最没用的。

他们非常不相信坚持能带给自己想要的,他们认为那些成功的案例,人家本来就有很多资源,人家的起跑线也高,或者说有其他先天优越的条件。

而这些,他们都没有,所以坚持是没用的。

《哪吒》的申公豹特效师差点被逼疯:如果成功有捷径,一定是死磕

3

坚持到底有没有用呢?

在这里,我们不拿李嘉诚说事,也不用马云的逆袭做案例分析,因为他们今日的成功靠的不仅仅是坚持,还有多方面的因素。

但是我想说,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并不是非要像马云和李嘉诚那样,才能称为成功。我们只要过得比以前好,只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都是成功。

我们成功的标准不是以别人的成功为标准的,而是以自己的梦想为衡量,比如想要升职加薪,比如想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比如拥有自己的公司等。

在我身边的那些比较成功的朋友们,他们获得成功的因素,都不乏死磕。

做业务的,就算前期的业绩很差,大半年都拿着底薪,他们都一直死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慢慢做到了升职加薪,买车买房。

写作的,他们写作之初都没有任何收入,有些写了半年一年,一分钱收入都没有,有的稍微好一点,偶尔有一两百收入。

但是,他们始终在写作上死磕,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人出了书,有人开了工作室,有人实现月薪五万。像这样的成功案例,多到数不清。

如果他们没有死磕,坚持了半年一年不见收获之后就放弃,一定不会有后来的这些成功。

《哪吒》的申公豹特效师差点被逼疯:如果成功有捷径,一定是死磕

4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复利,通俗点说就是利滚利

复利不仅仅适用于经济学,它用在我们的梦想,目标和生活上也同样有用,就比如我们任何一个小小的坚持,每天写作一千字,每天运动一小时,每天坚持阅读,只要坚持下去,一两个月看不到效果,但是半年,一年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努力的成果也是会利滚利的,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这便是复利的魔力。

如果要问成功有没有捷径,我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如果有,一定是死磕到底。然后等待复利。


作者:花未眠,九零后狮子座,热爱阅读和写作,专注分享成长感悟和干货。我在这里,陪你一起成长。

图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