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篇:参观国家博物馆(六)

 竹翠兰馨 2021-02-26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展厅

看完了钱币展,我们又来到了对面的13号展厅,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展”。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且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而中国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中华历史的整个进程,中国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至迟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磨制石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玉这种美丽的石头。从此,他们剖璞取玉,琢玉成器,创造了独特的玉器艺术。古人认为玉凝聚了天地之灵气,因此玉器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被神圣化、人格化。2010年,国家文物局将8万余件中国古代玉器调拨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展览从中选取上自远古、下迄清代的玉器精品,増添了部分鲜有展示的馆内旧藏。

第一单元是《走上圣坛 礼玉》。商代甲骨文“礼”字(如图)包括两个象形部分,下边的“豆”表示盛放祭品的容器,上边的“曲”表示在器皿中有两串玉器。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神权巫术主宰社会,这个字形象地说明了“礼”事神致福的原意以及玉器用于祭祀天地神鬼的礼仪功能。

这两件展品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中的“卷龙”。红山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4700年至前2900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西辽河和辽宁西部的大凌河流域。其玉器多采用岫玉,在积石冢墓或祭祀遗址内成套出土,造型以几何形和动物形为主体,并有幻想神灵形象及装饰玉器等,器表多不加装饰,只有少量线纹雕刻或边缘呈刃形的凹槽,构成其玉器文化的鲜明特色。前面在“古代中国”展馆看到的中华第一龙“C”龙也属于红山文化。红山文化龙是中华龙的主要源头,中国是龙的国度,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五千年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实现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伟大复兴的象征,全世界都把中国称作“东方的巨龙”。红山文化玉器除了卷龙外,还有玉蝉、神面形佩、玉璧、双连璧等。

这两件“神面纹琮”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年代约公元前3300年至前2200年,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太湖及杭州湾地区。其玉器多采用太湖附近的软玉为原料,代表器物有琮、壁、钺和梳背等。这个展柜中的两件就是良渚文化中的玉璧。器面多以细如丝的阴刻线进行勾勒,图案有神徽、云纹及动物纹形饰。贵族墓葬内常见以大量的壁和琮等组合构成的陪葬品。与发达玉器相对应,良渚文化还有高规格祭坛及礼仪性建筑。

再看“石家河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2200年,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其玉器多采用独山玉为原料,造型以几何形、人物和动物形象为主,面部表情庄重威严,通常代表不同的神秘寓意,具有礼仪用器的功能。此外也有刀、钺、牙璋、琮、壁等礼仪用器。展品有虎头、龙形饰、鸟首璜形饰、蝉形佩、人面形饰、凤形佩等玉器。

接下来看到的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4200年至前2500年,主要分布在山东境内及江苏、安徽北部。大汶口文化晚期玉器数量比较丰富,主要为礼仪用器和装饰品等。龙山文化的年代约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分布范围与大汶口文化大体相同。玉器多采用黄绿色玉和墨玉为原料,象征政府和军事权力的戈、刀、钺、斧、戚等玉器增多,也见圭、璋和牙壁等礼仪用器。纹饰多为线刻,其中的饕餮纹与商代青铜器同类纹饰非常近似。鸟的造型和图案也比较多见,可能与龙山文化的尚鸟习俗有关。这是大汶口文化的鞍形饰、三牙璧、钺、兽面纹琮,这是龙山文化的三牙璧、环形饰等。

这些是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玉器:人龙纹牌饰、勾云纹饰件、兽面纹饰件、三角形饰件、龙首纹牌饰、蚕形觿、龙形觿、凤鸟形觿、龙首带钩等。

周代从神治走向德治,玉器也成为礼制和最高伦理的载体。璧、圭、琮、璜、璋称作“五瑞”,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谓之“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由于玉的纹理、色泽、声音、硬度、质感表现出特有的莹泽、舒扬和坚而韧、温而润的自然属性,所以被一些思想家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用玉象征君子应该具备的仁、义、智、勇、洁等美德,管仲认为玉具九德,孔子认为玉具十一德,因“君子比德于玉”的观点深入人心,君子佩玉成为一种时尚,“无故玉不去身”,追求“佩玉之度”“佩环之声”的和谐举止和华美声貌。玉德作为道德和行为规范深深地植根于人们心中,驱动人们崇玉、爱玉、佩玉,一代一代传承至今,它提醒每一个佩玉的人不要忘了玉德。

从湖北江陵战国楚墓出土的佩玉木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佩玉情况。这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组佩和串饰。周代流行成组的佩玉。组玉佩由玉制的璜、珩、瑗以及珠、管等串联而成,连缀程序各有特色,所用饰件造型、数量根据权贵的身份各不相同,有的甚至长可等身。其佩戴位置因时代而有所变化,西周时期重视装饰人体的胸腹,战国时期明显下移,多悬于腰间部位。有的玉佩还有性别上的区分。

再到第二单元《俗世珍宝 饰玉》看看。先秦时期,玉器曾用来寄托人们对祖先虔诚的宗教情怀,象征财富和权力。秦汉以后,玉器逐渐褪去其炫目的光晕而成为俗世珍宝,越来越多地用于寻常生活,承载着人们远祸近福、安康吉祥的美好愿望。

从隋唐至清,出现了许多用于富贵人家居室陈设的玉器,这些玉器造型或高古或新颖,雕琢精美,华丽贵重,既可实用,又可赏玩。欣赏一下这些玉器:这是明代的兽面纹双螭耳㲃和执壶,这是清代的兽面纹爵、兽面纹炉等。再看看这三件镂空玉雕,真是精美极了。一件是鹭鸶荷莲帽顶,一件是仙人瑞兽帽顶,还有一件是孔雀花卉帽顶。这类玉器是元代官服上的帽顶,属元代服饰所独有。到了明清,由于服饰发生变化,帽顶多被改作它用,成为炉顶或者其它器盖钮。

在北方的契丹、女真民族的帝王都有不同季节游牧渔猎的习俗,以这种春、秋捕猎为题材的玉器被称作春水、秋山玉。春水玉主要表现用猎鹰捕捉天鹅的情景;秋山玉则多以虎、鹿、熊和柞树象征山林间的狩猎活动。元代蒙古族的狩猎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玉器亦不乏此类题材的创作。这是辽金的“鹘啄天鹅纹刺鹅锥柄”,这是元代的“鹅穿莲缘环”“鹘啄鹅绦环”“鹘啄鹅帽顶”“鹘啄鹅带环”等。“鹘”就是海东青,能擒天鹅,契丹人酷爱之。这些玉器正是北方民族游牧狩猎生活的具体反映。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这使我想起了“和氏璧”的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深山里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说法,他认定山上有宝。经过仔细寻找,终于找到了一块璞玉。他认定这是一块美玉,便把它献给了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脚,逐出国都。厉王死,武王继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说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楚文王继位后,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果真是稀世之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玉石是需要分解,然后进行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大家都清楚,玉石的硬度比一般石头的硬度要高,在古代,既没有切割机,也没有雕刻机和打磨抛光机,最早的时候甚至连铜铁器都没有,古人是用什么样的工具把玉石分解开,雕琢出这么精美的玉器的呢?查阅了一些资料,感到半信半疑的。有的说最初人们利用牛皮绳或者麻绳,然后在上面粘上石英砂,两个人像拉锯一样,借助上方滴壶里的水通过不断摩擦将玉石切开。这要花费多少时间啊!后来人们又发明出了“铊”。铊是一种转动的机械,在良渚文化琮、璧玉器上留有铊具加工的痕迹。商周时期的铊具已用青铜制作,硬度大为提高。战国时期铁器发明,从此铊具装置不断完善,铊头硬度逐步提高,使玉器的制作工艺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直到民国初年都未有较大改变。不管信不信,那精美的玉器可是摆在那儿,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让人佩服啊!

爱玉,是中华民族一贯的传统。不过现代人的眼光主要集中在玉的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上,而缺少了对玉的文化内涵的关注。欣赏了这个玉器艺术展,人们能够感受到玉器所蕴涵的民族心理、意识、趣味和好尚,领悟其中积淀的灿烂民族文化,体味这份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经久与厚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