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金匮

 白玛多吉8799 2021-02-26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虚劳病

二、辨证

(三)阳气虚衰

[代表原文]

      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hè),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11)

[白话语释]

提要:论述阳气虚衰的脉症。

语译

      脉沉小而迟,主阳气虚衰,所以病人稍一动作或行路略快,就感觉呼吸喘促,手足逆冷,腹中胀满,甚至大便溏薄,饮食物不能消化。

阐释

      脉沉小迟三脉并举,为阳气大虚之脉,“脱气”指病机,即阳气虚衰;其人疾行则喘喝,为阳气大虚之症,“喘喝”,有二义:一为气喘而有声,即后世所谓的“哮喘”;二为用尽气力张口而喘,换不过气来,此条应以后者为是。阳虚则寒,寒盛于外,四末失其阳气的温煦,故手足逆冷;寒盛于中,“脏寒生满病”,故腹满肠鸣,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

【临床应用】

(1)“疾行则喘喝”因于肺肾气虚者,法当固肾益气,宜用景岳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加黄芪。

(2)“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主因脾肾阳虚者,用理中汤温补中阳,甚则用附子理中汤。或用《温病条辨》双补汤(人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补骨脂、苁蓉、山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双补脾肾。

庚子年闰四月初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