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人和普通人到底差在哪里?

 小桥流水1i79ra 2021-02-26

有读者请我回答问题,聪明人和普通人差别在哪里?

人和人,最根本的差异在认知。

弱者只见是非,而强者则见因果;多数人总会谈浪费了时间谈白辛苦了,而有的人却相信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一切无心插柳,其实都是水到渠成。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吃的苦,当下跨出去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的基石与铺垫。人的差异,就在于对待得失的认知反思和时限设定,从长远看,绝大多数的成与不成,是与非,在相对时间内,都是可转换的。而如何辨别,则取决于我们的认知水平。

我常说,认知水平决定思维上限。

所谓的底层人,人踩人;中层人,人帮人;上层人,人捧人。其实也是一样。

底层思维惯性,损人利己,因为他们的思维惯性认为,资源获取本质就是你死我活,他们不相信,甚至不去想,利益可以通过协商获得;不过,对于底层人来讲,他们所具备资源和经历,决定了他们极少经历和平解决问题的事情,对于底层来说,获利的本质就是“争”和“抢”。正如刚看见一条新闻,一个蹬三轮的违规,刮擦到一辆奔驰,奔驰觉得三轮车不容易,和交警说走保险吧。结果三轮一看有保险,硬是要奔驰车陪他三百,奔驰车主见状,直接定损,让三轮赔钱。底层人最大的问题中,在于不懂得见好就收。知止则止,终身不耻。

社会中层,相对具备良好的教育和阅历,考虑问题相对全面。在为自己争取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他们清楚,对于涉及双方的博弈,本质是交流、换位和互相妥协。所谓谈判的本质,就是互相让步。而对于互相理解的让步,本质就是为自己留好后路。毕竟圈子在,抬头不见低头见。平时留情面,急时好相见。作为社会中层,也清晰知道,自己并不可控制一切,既能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又能知道自己缺什么需要补什么。因此,良性合作就是社会中层人群的根本社交方式。

社会顶层,那些不论地位还是财富,处于社会顶层的人。最常见的就是面带微笑,处处谦让。既能降低身份,与人沟通,必要时候又有足够威严,一言止杀。商场竞争本质就是增量存量,社会市场资源的此消彼长。上层人,因为其阅历和认知,更能懂得,没有人能一直处在风口浪尖。河东河西的轮换,可能并不需要三十年。因此,他们更懂得与人为善。正如马化腾在谈与马云的竞争“我们互相竞争,但是我们彼此尊重”。这不仅是说话艺术,更是顶层人群的胸怀素质。

聪明人和普通人到底差在哪里?

为什么会出现认知差异,从一以下三个原因寻解:

1思维惯性。

在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以小脚为美,在裹脚过程中女性承受巨大的痛苦,但是在审美畸形的时候,人们并不会感受到这样有什么不妥,甚至连朱元璋的马皇后是大脚,还被人耻笑。

思维惯性如何形成?认知心理学家罗伯特·莱希提出了一个思维模型,讲为什么我们会受控于大脑的思想和感觉。其包括四个部分:核心认知、规则制定、偏见、情绪。

核心认知是什么?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我们自小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比如,有些女孩子很美,但是因为其童年,父母总是说她不好看,久而久之,形成思维惯性,便会导致自己缺乏信心。再比如,初入职场的人,被所谓的“好人”误导,认为,企业本质就是剥削员工,而领导与下属总是势不两立,这类人,久而久之形成思维惯性,职业导向有问题。

规则制定。比如,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总结了大量瑞·达利欧自己总结的规则。类似于,绝对公开透明,如果要评价别人就直接当对方面讲,给对方一个辩解的机会。如果对方不适合这种规则,那就让其直接冲突博弈。只是这些规则在保护我们的同时,也可能会让我们反应过度。比如“”男人有钱就变坏”“好看的男人都花心”“女人变坏就有钱”等,这些只是在自我设限规则中自我催眠。

偏见。何谓偏见?我总结,即是不借助任何有效证据,盲目定义结果。比如,纹身的女人不正经;吸烟的男人不整洁;升职是因为拍马屁;做老板的一定黑心;那些嘘寒问暖的一定是为自己好……比如,鲁迅先生说,一见到短袖子,就想到白胳膊,然后就想到全裸。缺乏理性的思考,本质就是偏见。而认知水平和社会地位越低,则偏见越重。

情绪影响。思维偏差,可能是被动,也可能是主动。而受情绪影响,则是主动。比如,当个人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便会恶意思考他人,不论职业合作还是经营策略中,总是以情绪判断结果。比如“我不好你也好不了”和气生财“都是基于情绪影响所产生的认知差异。

聪明人和普通人到底差在哪里?

2价值观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所谓的好与坏,其实更多是人们基于自己价值观做出的非理性抉择。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资本家宁肯把牛奶倒掉,也不会给穷人喝,由此认知资本家很坏!再比如,我们说到,巴宝莉一次烧掉两千万美金的产品,也不会打折卖出去,得出结论是这个品牌很无情或者很烧钱;还有,曹德旺是著名的慈善家,也是我很敬仰的实体企业家,累计捐资已经几十亿,网文有传,他的员工说他为什么捐钱却不给下属加工资,此员工由此得出,企业家黑心,只会给别人,却对自己员工无情。还有很多例子,价值观,体现的是特定群体的思维惯性,而思维惯性所产生的认知偏差,不具备公正性,也不具备公辨性。

聪明人和普通人到底差在哪里?

3知识体系与阅历

知识、阅历与学历并不挂钩。知识体系,更在于学习力,持续思考总结的能力,而阅历,则是经历。我常说,让人成长的是经历而非年龄,是一个道理。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行万里还需名师指路。正如现在很火的一位创业家,在一次分享上,说到,让他感受到企业治理和商业模式的核心,并不是常人所认为的管理和商业知识,而是一本书《普通生物学》,书中所说,对其影响至深“生物从细胞到生态,物种丰富多样,但背后的规律却非常简洁优雅,这对你设计系统或看待企业经济系统,都会有很多可类比的地方。”一个人的阅历越多,越善于总结,越是能接近事物本质,正如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感情中多是无法自拔,而一旦成年后,就会觉得所谓爱情不是生活全部;比如刚进入职场,多数人相信能力决定一切,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的历练才会发现,态度很多时候比能力更重要;多数管理者一开始都寄希望于“仁”,如果经历了大起大落,才会发现,“仁”必须分对象,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如管理者一样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因此多数管者必要经历三个阶段,初期的“仁”(相信每个人都是主动自觉的),中期的“狠”(相信人是需要被管理被督促甚至是被赏罚的)和后期的“辨”(不再千篇一律,而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阅历越丰富,看待分析问题的思路越全面。层级越低的人越是喜欢简单肤浅的分析问题,然后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层次越高的人则喜欢更加深刻的问题,然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听过一个经典的故事,一位企业家在当地做了一个规模养渔场,为当地带来了就业和消费,当地居民觉得只是上班赚钱太慢,便各自家门口设卡对进出车辆收费,并且聚众闹市,哄抬租金,最后企业家协调无果情况下,直接撤出。最后,这些居民又回到了从前的生活水平。阅历多的人,懂得日后相见,合作共赢,而阅历低的人,则是乌合之众,只顾眼前,不顾道义与规则。杀鸡取卵的结果就是鸡卵全失。

人所能感知的信息取决于其接收到的信息和对这些信息的加工,由于个体的精力有限,所以其所知道的永远是部分的,也许不是真实的。而如何更好的思辨,则需要更加主动积极的去优化知识结构和体系,不断的总结学习,不断的提升个体的认知水平。因为认知水平决定人的思维上限,而思维上限则决定了人的成长上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