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头上有白苔齿痕裂纹吃什么药

 图书 馆员 2021-02-27

舌头上有白苔齿痕裂纹吃什么药近来发现舌头中间有一条缝

舌头上有裂纹是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另,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jí bìng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现代研究觉得舌上浅裂纹主要是因为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情况。

脾胃不好、舌头有裂纹、舌根、舌苔白厚有齿痕,该怎么调理?

舌苔白厚证明体内有湿气


中医认为,舌苔发白是脾虚或者是胃火以及胃有食滞引起的,而形成了齿痕舌以后,证明湿气在其体内已经比较严重了,因为湿气在体内停留,舌头比较容易储存水湿,导致舌头肿大挤压牙齿,就形成了齿痕舌。

所以一旦发生齿痕舌,那么就可以证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了,侧面证明患者脾虚严重。

舌头有裂痕结合舌苔白厚,可以说明脾气虚

脾胃不和的患者会有脾虚的症状出现,而舌苔白厚也是脾虚的一种表现。脾虚又分很多种,其中有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而其中脾气虚时间久了,会导致身体精血不足,从而出现舌裂痕的表现。


中医认为,脾虚时间久了,精血就会亏虚,脾主气血,气血不足会导致舌头失去滋润,干燥后出现裂纹。

脾胃不好怎么调理

脾胃不好是需要健脾养胃的,生活中健脾的方法主要就是食疗和药物治疗。

①食疗

食疗健脾养胃的话,主要就是吃富含营养又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生活中可以多选择吃土里埋的食物,如山药,地瓜,土豆和芋头,在五行中,脾属土,这土里埋的食物可以补脾。

②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描述,舌苔白厚有齿痕,并且舌头有裂痕,可以推荐使用香砂六君丸,这是专门用于治疗脾虚胃滞的,也可以服用人参归脾丸,健脾养气,滋润气血,填平舌裂痕。

③运动

运动是治疗虚症最好的方法,不管是脾虚还是胃阴虚,只要每天坚持一定程度的有氧运动,肯定是可以治愈的,如果在配合其他健脾的方法,势必事半功倍。有氧运动中,跳绳,健身舞,奔跑等项目都是不错的,可以长期坚持做下去。

目前,脾虚湿气重的人越来越多,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些巨大的差别,熬夜是最伤脾的行为,其次就是经常吃凉的食物。如果想要治疗脾虚,这些坏毛病都应该去除。

舌裂口水多脉弱易汗杂症请老中医出招

一、症状:

1、怕热,早上比中午舒服,稍微活动易出汗,出汗以背部上端严重;

2、舌苔有裂纹,舌中部有纵列深沟,舌苔少,舌苔边缘隆起,边上有齿痕,胖大,早上起来舌苔白微黄,活动或者吃饭后舌体较红;舌下静脉青淤怒张(养生堂专家说是血瘀);

3、晚饭不敢吃太多,不易消化,腹胀;

4、失眠多年来一直不好,失眠后容易心慌气短,语音低;

5、脉弱;左边腰疼;左边,右边肋条骨边缘疼(按压加重);

6、冬天手脚较凉;

7、2006年前胃镜检查:“于胃体下部至胃窦部四壁粘膜有散在出血点,小片状糜烂,共5处,于胃窦部小弯处可见扁平隆起,大小约0.58*0.3cm,基底部无蒂,表面粘膜欠光滑,充血;其余部位粘膜呈红白相间,建议息肉摘除”;

8、手指头几乎无月牙(两大拇指上有微弱一点,容易缩回去);

9、以前低压高(93左右),现在正常。平常头晕,走路头重脚轻,天热更严重;脑部脑电图显示血液流速慢;

10、吃了半年多的药(主要诊断为阴虚火旺,最近诊断为脾气阴虚)效果不显;吃了半年滋阴药后,嗓子哑;

11、日常走路感觉膝盖酸软;坚持锻炼,快步走没太多感觉;

二、病史:

1、有二十年饮酒历史,酒量较好,目前基本戒酒;

2、吃辛辣食物,目前吃得少了;吃食物冷热皆可,不觉得咽干,口水多,但吃了滋阴药后反倒咽干;

3、90年至97年怀疑有受湿可能;7岁前身体不好;

4、二年前长期工作在高温场所(二十年室外工作经历)

三、治疗用药:治疗用药清单(共计六个月有余)用药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历经三位老中医治疗,无显效)

1、脾胃阴虚加湿热 沙参20 茯苓10 苍术10 川莲8 黄芩10 藿香6 佩兰6 生地 15 石斛30 玉竹12 花红10 木瓜15 甘草 3 杜仲 20 炒扁豆 15 白术 10 2、脾虚夹湿 沙参20 茯苓10 石斛30 木瓜 15 甘草 3 炒白术10 炒扁豆12 花粉15 陈皮10 山药 20 莲米 10 砂仁 10薏仁15 橘梗10 3、气阴虚加痰湿沙参 20 茯苓 10 木瓜 15 甘草 3 炒扁豆 15 花粉 15 玉竹 12 生地 15 乌梅 10 半夏 10花红 10 杜仲 20 枣皮 15 4、肺胃阴虚 元参 10 麦冬 15 橘梗 10 半夏 10 厚朴 15 茯苓 10 苏子 10 浙贝 10 金银花 20 连翘 12花红 10 百合 20 当归 6 甘草 3 黄芪 20同时服用“补中益气丸” 5、梅核气 元参 10 麦冬 15 橘梗 10 二花 20 连翘 12 半夏 10 厚朴 15 茯苓 10 浙贝 10 花红 10黄芪 30 当归 6 甘草 3同服补中益气丸喝了23天,舌左中边上增两个横向裂纹且流血,停服“补中益气丸”后恢复。 6、气阴虚加痰湿沙参 20 天冬 15 麦冬 15 薏仁 10 茯苓 10 玉竹 10 石斛 10 西洋参 10 半夏 10 厚朴 10浙贝 10 瓜蒌 10 黄连 6 甘草 6 山药 15炒扁豆10 7、裂纹舌 酸枣仁15 洋参 15 地骨皮10 麦冬 15 玉竹 10 石斛 10 火麻仁10 半夏 10 厚朴10 浙贝 10苏叶 10 芡实 10 陈皮 10 甘草 6此方喝完后,喝了三天生脉饮 8、肺肾虚加痰湿党参 15 白术 10 茯苓 10 川芎 8 白果 10 川贝 10 枸杞 10 黄芪 20 柴胡 10 白芍 15大枣3枚 合欢皮15 佛手 10 桃仁 10 红花 6知母 10 酸枣仁 30 夜交藤 30 9、裂纹舌加气阴两虚 西洋参10 天冬15 五味子10 山药15 山萸肉15 生地 15 丹皮10 泽泻10 黄芪 30 厚朴10 酸枣仁15 合欢花20 远志10 苍术 10 甘草 6 麦冬15 白术 10 10、吃了一个月加味逍遥丸和知柏地黄丸 。 11、气阴虚 (麦味六君汤加方)党参15 茯苓15 白术12 甘草6 陈皮8 半夏 10 麦冬 8 五味子(捣)8 灵芝10 生麦芽 10 枸杞子15 仙鹤草15 12、气阴虚(陈夏六君汤加方)党参15 茯苓 12 白术 12 生甘草6 陈皮8 半夏10 生黄芪15 生麦芽8 仙鹤草15 合欢皮12 生山药15 炒谷芽8 鸡内金10 灵芝 10 佛手6同服屏风生脉胶囊(玉屏风散+生脉饮+附子) 13、脾气阴虚(陈夏六君汤加方) 党参15 茯苓 15 白术 12 生甘草8 陈皮8 半夏10 生黄芪15 生麦芽 10 郁金 8 仙鹤草15 灵芝10 苍术8生山药15 鸡内金 10 合欢皮12 生牛膝12同服屏风生脉胶囊(玉屏风散+生脉饮+附子)

沙发回复华侨0408 2013-06-17 17:05:18 回复 宽广胸怀 你拍个舌头照片传上来多好,不过你描述的挺详细、清楚的,我感觉用中满分消汤健脾祛湿;加柴胡、芍药、当归调节肝的疏泄,似乎更好:黄芩15、黄连15、法半夏20、陈皮15、姜黄15、知母20、砂仁20、枳实20、厚朴15、干姜15、猪苓15、泽泻30、党参30、白术20、苍术20、茯苓20、炙甘草20、柴胡30、当归30、芍药30、乌梅30、川楝子10克请你试试!
板凳回复小白头翁 2013-06-17 17:16:02 肝郁脾虚里寒化热,苓桂术甘汤,茯苓30桂枝10白术15炙甘草10干姜10炒酸枣仁30柏子仁30首乌藤30黄连10黄芩10姜半夏10陈皮30砂仁10木香20白芍50才胡15郁金10
4楼回复silent-- 2013-06-18 08:00:17 你按照阴虚治疗这么多年,效果不好。二楼似乎正解
5楼回复宽广胸怀 2013-06-18 10:26:52 回复 华侨0408 非常感谢老大的回复,现已经把舌像图片传了上来,请您再给费心诊断一下,再次感谢您。我自己现在最苦恼的是看病过程中,老中医各自有自己的理解,不能够达到意见一致,吃药也就很杂乱,但却没有实际效果。
6楼回复宽广胸怀 2013-06-18 10:32:24 请二位老大看看我的以前治病方子,昨天发帖不熟练,造成凌乱,现已经改正了,并附上了舌像图片,非常抱歉给您们带来不便了。另外,我自己也学习了相关裂纹舌、阴虚火旺、寒湿、脾胃虚弱等有关中医知识。搜集了很多相关资料。自己感觉是否应该以“健脾利湿,下火滋阴,固表止汗,补气虚”这样的思路下手?请老大指点。很感谢。
7楼回复宽广胸怀 2013-06-18 10:49:26 网络搜集的有关资料,请老大们看看是否有用?非常感谢。舌头肥大边缘齿痕综述当看到舌苔剥脱如地图状,剥脱片大小不等,边缘隆起,剥脱面为红色,与舌质有别,多属于脾胃阴虚;若剥脱面边缘无隆起,剥脱面光滑如镜,其颜色与舌质颜色大体相同,多属于脾胃气虚。脾胃虚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乱用药,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成药较少,可汤药调理,上述成药都比较容易买到。脾胃需要温补,寒凉可以伤脾胃。一、脾虚湿浸,边有齿痕,又有裂纹:人参健脾丸或者补中益气丸进行治疗较好二、脾虚湿浸,阴虚内热,舌质略红,胖大而有齿痕;中有纵裂如直槽。苔薄白而颗粒粗松!且直槽较深:知柏地黄丸和必要的归脾丸三、我有严重的齿痕舌,据说这是脾虚湿滞,兼有内热的症状:参苓白术散对于脾虚湿盛引起的一些症状有很好的效果。归脾丸的功效:恢复脾的功能,具有健脾的功能。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四、养生堂述说,胖白舌头:附子理中丸五、胖大舌,舌体很大,同时边上有齿痕,这是水湿重,气虚的表现,同时,舌头上都是唾液,透明的,满是唾液,这是水湿重的舌像:用药:苓桂术甘汤六、舌苔发黄,口水也有点多,裂纹舌苔黄是火,裂纹舌是脾胃阴伤,根本原因是肝火化风吹裂了大地,即伤了脾胃。脾胃伤则求救于肾,脾主涎,肾主液,口水多即肾水上泛救脾土。其根本治疗要治肝,平常要养成好的心情,注意养肝。可用中药一贯煎治疗。中成药加味逍遥丸和六味地黄丸。 气阴两虚主要治疗思路清热利湿为主,适当健脾,不可进补,防止闭门留寇气阴两虚的代表方使生脉散,就三味药物,人参(现在多用党参),麦冬,五味子。其中人参(党参)补气,麦冬滋阴,五味子敛阴。治疗气阴两虚证着效果很好裂纹舌主:消化系统有病。 治疗的法则:益气健脾,养胃和中。 裂纹舌是“先天禀赋不足”,而胖大舌是舌质胀大、满口,有齿印为:“湿重有痰”之象。《辩舌指南》曰:“舌胀大者,此属脾湿,胃热郁积”。 裂纹舌加胖大舌:以上两种征象说明:脾虚生湿,湿聚化热,湿热互结,而生痰。祛火的药,通常都是寒凉伤脾的。脾胃本来就虚弱,再用寒凉攻伐,岂不是愈加地虚弱了?所以祛痰湿就要先健脾胃。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健则痰湿自消。用参苓白术丸,化痰涎,祛湿浊,无出其右。专家推荐一款简便的祛痰湿代茶饮。取泽泻(偏凉)15克、荷叶(平性)10克、玫瑰花(偏温)10克三味中药,泡水代茶饮。怡清茶,饭前或者饭后一小时喝。一天两次!绿茶2克,南沙参5克,麦冬5克,菊花2克,天花粉3克,竹叶2克,白扁豆6克,生甘草3克!沸水冲泡!健胃补脾,清热滋阴,效果好于参岺白术散。易出汗分析:首先,大汗易出,必然是温热与湿气;其次,湿气和温热的作用耗伤了你的体能,导致身体虚弱,容易疲劳,这是脾虚;第三,由于脾虚,容易变为表虚不固,收不住汗水,汗血同源,汗水又损伤阴液,导致阴虚;第四,阴虚与内热、湿气相杂,使你的病很难治疗。睡眠肯定不好,因为你的内热扰动心神,晚上到十二点都不想睡觉。在治疗上要慢慢来。 基本原则是清除湿热,同时适当地健脾。提几味药,请留心。知母、黄柏、车前子、山栀子、玄参、麦冬、党参、苡仁、牛膝、扁蓄、大黄、牡丹皮、附子等。饮食入胃,消化后本来应成为气血,供养全身,可由于脾胃虚弱,进入肠胃的食物没有全部化成气血,而有一部分变成痰湿了。这污浊的痰湿也随血液在周身流动,肝火旺,脾气急的人,痰湿会随火气而上于头面。由于头面没有排毒的出口,只好从皮肤里拱出来了,在脸上形成痘痘。大家通常认为是自己上火了,于是找些祛火的中药来吃,但祛火的药,通常都是寒凉伤脾的。脾胃本来就虚弱,再用寒凉攻伐,岂不是愈加地虚弱了?所以祛痘痘就要先祛痰湿,祛痰湿就要先健脾胃。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健则痰湿自消。山药薏米芡实粥,健脾胃,生气血,平和持久;参苓白术丸,化痰涎,祛湿浊,无出其右。 裂纹舌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 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 ——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 ——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 ——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 ——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 ——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 ——舌黄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播; ——舌红润而有黑纹,为厥阳之寒证; ——下后反见人字纹者,为肾气凌心; ——中有袭纹者,多属胃气中虚; ——淡白舌有发纹满布者,为脾虚湿侯,舌红露黑纹数条而苔滑者,为水乘火位之寒证; ——舌现蓝纹,在伤寒为胃气衰微,在杂病为寒积滞宫中; ——裂纹而出血,血液灼枯,舌尖出血,为心经邪热塑盛。 ——由于裂纹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较少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脾虚胃燥(不大热不大冷)用贝母,花粉(瓜蒌根)配补脾药物即可脾胃湿热一、病因病机:脾胃虚弱为本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临床所见有的患者每因外感或某餐“多吃了一口”,即引起胃脘胀满,泛泛欲呕,不思饮食,或大便失常,舌苔即变得黄腻。寻根问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本。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虚弱之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感受外邪:由于脾胃的生理特性,湿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为湿土,为“受湿之区”,湿邪最易伤脾;胃为燥土,喜润恶燥易患燥病,燥为阳热之邪,燥甚则热,胃热脾湿结合即为湿热。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风热,在脾虚失运内有蕴湿的情况下,外感风热与内蕴之湿,结合亦成湿热。正如薛生白所云:“太阳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同时外邪犯肺,胸闷咳嗽,气机升降失常,又可伤及虚弱之脾胃,致湿从内生,郁而化热,形成湿热。饮食不节:无节制的饮食是伤害脾胃的最多最常见的病因。“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嗜酒、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不洁的饮食,无规律的饮食均易伤及脾胃,引起食滞、湿阻、气滞等,而食滞、湿阻、气滞日久均可化热。酒性本身即“气热而质湿”,气滞也是水湿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成极具生湿助热的特性,可见诸多饮食不节因素均可成为脾胃湿热证形成的病因,胃虽喜润恶燥,但脾胃湿热的形成与胃也有直接的关系。食物先由胃纳,临床常先见胃纳失常的症状如胃脘痞满、纳呆、恶心等。脾与胃共为中土,生理上协调合作,共同完成纳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湿热证与胃的关系密不可分,故称脾胃湿热证。情志因素:“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张景岳曾说:“但苦思难释则伤脾”。过度思虑,情志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的正常疏泄是脾升胃降协调脾气健运的重要条件,即“土得木而达”。肝失疏泄无以调畅气机,脾升胃降失调,脾失健运生湿,湿郁化热,湿热乃成。当然,上述病因在不同的个体会引起不同的脾胃病证,这是由个体的体质素质不同,脾胃功能性状不同,对病因作用反应的形式不同所决定的。二、临床表现: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湿热是标实的表现之一。“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湿热证:口苦、口干、口粘、烦渴、渴不欲饮、面赤唇红、口舌生疮、壮热、身热不扬、午后尤甚、恶寒、头痛身重、厌油、不思饮食、上腹胀满、腹痛、里急后重、角膜雾状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玄数、濡数。寒湿证:腕闷纳呆、恶心呕吐、喜温喜按、倦怠、大便溏薄、腰跨肢体冷痛、少腹凉感、受凉后或天气潮湿加剧、持续性钝痛、发作性加剧、夜间剧痛、苔薄白、脉沉紧、玄紧、濡缓。三、症状:1.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2.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3.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四、治疗:1、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运不升则生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2、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湿、滞又可从中而生,所谓因虚致实,虚中挟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湿、滞为病机之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行其滞,利其湿,复其升降为其总旨。3、脾胃病重在调理,兼以宣通肺气。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症可除。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由于湿热证的缠绵难愈,临证需审证求因,辨别湿与热孰轻孰重,灵活加减。脾胃湿热证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缓。湿重于热加苍术、藿香、苡仁、蔻仁、菖蒲;湿热并重去生姜、大枣,加黄芩或黄连、茵陈;热重于湿较少见,亦不能过用寒凉,在湿热并重方中加芦根以清热生津利小便,加莱菔子、焦槟榔,使热从大便而去。伤食加焦三仙、莱菔子;肝郁气滞加柴胡、苏梗、厚朴;脾虚明显加苍术、白术。外感引发的脾胃湿热,在辨证施治方中合入温胆肠,表里同治。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镜检查往往发现胃中潴留液较多,粘性较大,此时重用苍术,以芳香疏化水湿,醒脾助运。 需要注意的是,热属阳,湿属阴,清热用凉药,凉则助湿,治湿用温药,温则助热,加之治湿药多香燥,易耗伤津液,故临证需仔细辨别,用药要掌握好分寸。脾胃虚弱是生湿之源,往往先有湿而后化热,临床亦不多见湿重于热,即是湿热并重,治疗也多以化湿理气为主,因湿邪最易阻滞气机,理气有助祛湿,祛湿最常见藿香、佩兰、蔻仁、菖蒲、茯苓、苡仁等芳化淡渗平和之品,待湿去热孤再适当加入清热药。当看到舌苔剥脱如地图状,剥脱片大小不等,边缘隆起,剥脱面为红色,与舌质有别,多属于脾胃阴虚;若剥脱面边缘无隆起,剥脱面光滑如镜,其颜色与舌质颜色大体相同,多属于脾胃气虚。脾胃虚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乱用药,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成药较少,可汤药调理,上述成药都比较容易买到。 温胆汤: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又治惊悸”。其药性的温凉全在组成药味量的大小。该方组方简,性质平和,通过灵活加减,虚实寒热表里证均可应用,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原记载的证治范围。老师常用其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和胃,气行则湿化,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使土健以胜湿,枳实下气导滞消积,祛痞助湿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热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湿清热,理气导滞之功效。虽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湿而不助热。清热而不助湿,治疗脾胃热证颇为对症。本方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2. 加减变化 若心热烦甚者,加黄连、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失眠者,加琥珀粉、远志以宁心安神;惊悸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以重镇定惊;呕吐呃逆者,酌加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以降逆止呕;眩晕,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3.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更年期综合征、癫痫等属胆郁痰扰者。五、网络交流:1、脾虚湿浸,边有齿痕,又有裂纹:人参健脾丸或者补中益气丸进行治疗较好2、脾虚湿浸,阴虚内热,舌质略红,胖大而有齿痕;中有纵裂如直槽。苔薄白而颗粒粗松!且直槽较深:知柏地黄丸和必要的归脾丸3、严重的齿痕舌,据说这是脾虚湿滞,兼有内热的症状:服用参苓白术散对于脾虚湿盛 引起的一些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