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郭靖和杨过镇守襄阳,襄阳为何还是陷落了?

 蜀山笔侠 2021-02-27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蜀山笔侠,很高兴分享文章给大家,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宋朝襄阳郭靖、杨过之间的故事。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北侠”郭靖和“西狂”杨过曾帮助大宋名将吕文德镇守襄阳。两大武林高手多次击退蒙古军,杨过还亲手杀死了蒙古大汗蒙哥,导致蒙古大乱,为大宋赢得了宝贵的缓冲时间。

但最后,襄阳还是陷落了,郭靖和黄蓉双双殉国。有这么多高手镇守襄阳,襄阳为何还是陷落了?

今天笔侠就来说说历史上真实的襄阳。

襄阳在南宋的防御体系中极其重要,上承四川,下接江淮,扼守着长江防线的“七寸”位置。

蒙古攻打南宋有3种方法,最直接的就是从江淮强渡长江,但是,那里江面宽阔、水路纵横,很难突破;最稳妥的是从四川入长江源头,然后顺流而下,各个击破,但这种耗时最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襄阳下手,拿下荆襄,直取江东。

蒙古人最初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襄阳成为他们的主要打击目标。

图片来自地图帝

可是,几个回合下来,蒙古人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襄阳太难打了。

去过襄阳的人都知道:襄阳古城和北方有天然险阻——汉水,对面就是樊城,只要能控制水路,把襄阳和樊城连接起来,那是进退自如,攻守皆宜。

尤其是对于蒙古骑兵,光打陆战不行,你还得同时擅长水战。加上汉水通畅,后勤补给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这条水道运往襄阳,打襄阳就是打消耗战,要想耗垮襄阳,除非南宋耗尽最后一粒粮食。

所以,不用郭靖和杨过这样的高手,蒙古人照样打不进来。

襄阳城和樊城隔江相望

可是,蒙古人也不是傻瓜蛋,他们最擅长的就是避重就轻,不然,十几万蒙古军也不会横扫亚欧大陆。

蒙古人在持续给襄阳施压的同时,又从四川搞事,想多管齐下。四川军民为此修建了山城防御体系来抵御蒙古人的进攻,这就是“川中八柱”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就是在这里战死的。金大侠把这一情节移花接木到了襄阳,而且把这一荣誉送给了杨过,真是颇费心机。

蒙古人拿不下四川,又退而求其次,绕开四川,从云南下手,兜了更大一个圈儿。这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蒙古人把理论上的东西全部运用到了现实,反而让大宋优秀的军事家们措手不及。

蒙古人因此拿下了大理国,从云贵高原杀入大宋的肋部——荆湖地区,弄得大宋不得不改变防御体系,拆东墙补西墙,军事部署被打乱。

蒙古人最擅长的就是分割包围(和避重就轻是一个理儿),这样一来,襄阳的防御力量就相对减弱了,蒙古军趁机强攻襄阳。

襄阳不是后勤无忧吗?那我就切断你的补给线。蒙古人打造水军不断袭击汉水水路,能到达襄阳的补给越来越少,襄阳最后变得孤立无援,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襄阳军民选择了投降。

襄阳,就这么陷落了,而此时,四川的钓鱼城还依然固若金汤!

有人会觉得奇怪:蒙古拉那么大战线,哪来那么多兵?

你以为蒙古人的生育力真那么发达么?这些兵其实大部分是北方汉人,还有女真人、契丹人等组成的。他们为什么甘愿受蒙古人驱使呢?

其实不是蒙古人有多好,而是自己的统治者有多不得人心!一个好的朝代不用担心人民会不会背叛自己;而一个坏的朝代,哪怕你用重金也难以凝聚人心!

好了,这是笔侠今天的分享,果您喜欢作者的文章和风格,不要忘了点赞和打赏,谢谢!

本文作者《賨人客》,号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