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这类工作,医药人须擦亮眼睛

 瑶mm75598g76sp 2021-02-27

 专栏作者/火炎

 医疗行业深耕,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遥想2011年,IBM 的 Watson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竞猜节目击败了该节目历史上最成功的两位人类选手,IBM宣布Watson的新职业目标:成为一名AI医生。

Waston

Waston是IBM的一款机器人产品,该产品通过认知计算来吸收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在此基础上产生结果,它较早的实现了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

具体表现在其通过认知计算能力,从病人病例和丰富的研究资料库中寻找资料,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从而帮助医护人员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想当年IBM的雄心壮志还历历在目,发展AI医疗,并购医疗数据公司,与梅奥,MSK等全球知名的医学研究机构合作,来丰富Waston的功能。

然而10年过去了,Waston并没有像他当年说的那样超越人类医生,更没有为患者解决更多的疑难杂症。

而今IBM Watson Health将被卖,AI医疗研发10年依然未盈利,号称是IBM“登月计划“的Waston Health 登月失败。

但其号称用数据、技术和专业知识整合实现医疗服务转型的故事依然在江湖中。

此次IBM Waston Health的滑铁卢也给AI+医疗应用泼了一盆冷水。

当前医药人在职业选择上,已经不再是医药公司跳到医药公司了,越来越多的医药人突破传统医药行业的职业边界,互联网+医疗公司成为了不少人的首选。

而在互联网+医疗的公司中,不少公司的应用场景都是把AI运用到医疗应用中,与Waston Health所提供的业务如出一辙。

 

给医药人的启示

1、互联网+医疗职业赛道的选择

从当前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公司来看,主要的收入获取路径基本类似,在线购药、轻问诊、专家服务、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业务体系以全为主。

无论以医药电商、在线问诊、专家服务哪一个为当前切入重点,业务均会覆盖“医+药+大健康类”,并以线上医药、轻问诊、专家服务、广告等作为营收构成。

因此代表们在进行赛道转换中,一定要先明确互联网+医疗公司的运营模式及类型,只有明确其运营模式及类型,才能明确一旦加入后,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是否与自身的能力和优势相匹配

2、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别被“未来”所蒙蔽

不可否认,AI是大势所趋,据IDC统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的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而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五分之一。然而医药人在进行选择时,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AI医疗的常用功能——虚拟助理为例。

理想中,虚拟助理可以通过提前进行的数据和逻辑设计,将医生重复性高的工作进行人工化,比如虚拟助理的语音功能,可以将医生口述的医嘱按照患者基本信息、检查史等形成结构化的电子病历,大幅度提升医生工作效率。

总是站在医生角度思考问题的代表,听到这样的产品有这样神奇的功效,自然是信心满满,为产品能解决用户书写几个小时病历的痛点而窃喜。然而现实却是虚拟助手在医院中的医院场景很少,减少医生工作量,还得靠团队中的低年资医生。

一旦医药代表转行向医生推广类似产品的使用,看似是解决医生痛点,节省医生时间,而实际中却往往只能通过刷脸让医生帮忙上传数据信息,以此完成自己的业务指标

而医生上传数据中所面临的种种使用卡顿,页面设计不合理等情况,不仅不能节省时间,反而耗费了更多时间。

3、维护客情关系不能断

AI很牛,AI医疗也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AI+医疗最初逻辑的建立都离不开医生的配合,AI+医疗最多的应用场景依然是辅助医生进行诊疗。

因此,如果想要继续在医疗领域工作,不管是互联网+医疗抑或是国内外医药器械厂商,都不能丢掉客情关系维护的本领,多于医生沟通,多与产品使用者沟通。毕竟任何产品的开发,终端使用者都是“用户”

Waston的失败或许只是偶然,毕竟Google Medical Brain以及中国BAT巨头们的互联网+医疗项目依然风生水起。

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道阻且长,我相信技术会进步,我相信人工智能会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相信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会加速医疗的发展。但更需要提醒的是,医药人如果选择此类职业方向,还需擦亮双眼~

欢迎医药人拍砖,共同探讨当前医药领域的坑与坎。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END

盲目跟风数字化?

也要告别线上活动“效果未知”!

携手思齐企服【疫起·上岸】

一“建”加速数字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