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个绝世比喻从何而来?

 梧桐树边羽 2021-02-28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其一》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七阳”部的七绝。

《其二》是一首平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四支”部,第三句使用锦鲤翻波的七绝。

毫无疑问,这两首中其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成为千百年来写西湖的名句,再难有出其上者。

但是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

因为标题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首字即点出“饮酒”,在酒后被雨后初晴的天气变化所吸引,才写下这两首诗。所以《其一》所谓“朝曦迎客艳重冈”不但写清楚了请朋友饮酒,也通过“艳重冈”把后一首中的“淡妆浓抹”的“浓”体现了出来。

后面几句写客人醉倒,因而没有领悟到“此意”,是什么“此意”呢?即第二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

你错过了这晴雨变换下西湖美景的不同妩媚,那我就用诗写下来。

这样才明确引出《其二》的“晴方好”、“雨亦奇”,最终得出你所没领会到的“此意”,这种感觉只有千年镇守西湖的“水仙王”,风风雨雨、晴波丽日地享受着美景,才能感受得到。

因此值得和“水仙王”浮一大白:“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一》的首句“艳”字用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则失之抽象。

所以这两首作品其实是一个整体,只不过后人不喜欢讲究这些道道,更喜欢“西子”美女的比喻,因此《其二》的后两句就抽离出来,成为抽象说理(西湖美景比喻)的千古名句。

世人只要认同这个道理,就觉得苏轼说得好,并不是很在乎他是如何得出这个道理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