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中原区的形成,这里成为我国远古时代重要的区域并非偶然

 好了明理 2021-02-28

有时候,徜徉在浩若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会迷失自己。很多历史人物总是不断出现在梦中。梦醒之后时常有些许的怅然在心头萦绕,竟然久久不能释怀。亘古未变的四季轮换,沧海与桑田的变迁中,我们与千万年前的祖先共享着同样的朗月清风,朝云暮雨,是否有过同样的遐想与对未知的迷惘呢?

大中原区的形成,这里成为我国远古时代重要的区域并非偶然

“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在陈子昂悲天悯人的忧思中,我们将时间拉到7000年前,那个充满着原始困惑的年代,我们的先人在艰苦的生命轮回中谱写了怎样的乐章。

上篇文章我们对裴李岗文化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述。这个被学界称为'裴李岗时代'的考古文化在'嵩山圈'生根发芽,经过两千年的岁月洗礼,不仅自己成长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同时其光芒也在古人的不断迁徙中,照耀着整个中华大地。

我们今天将目光定格在'嵩山圈'的西边,晋陕豫交界区,我们称之为'华山圈'。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这里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

大中原区的形成,这里成为我国远古时代重要的区域并非偶然

嵩山圈地貌示意

来自远方的诱惑,其实并不遥远。

我们无法清楚地了解到七八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进行交流的,也无法知道,在那个蛮荒的年代,在生存的压力下迁徙到远方的古人,是否有人能够将远方世界的信息反馈给故地的同族们。

但有一点想必可以确认,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群的不断融合与分流,曾经在一起与大自然抗争的那群人,他们的后代最终成为了完全陌生的族群。

祖先的古老记忆或许只不过是一些无法连贯起来的碎片,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演化成那些美丽的传说。

就是这样一群人,怀着对远方的向往,他们背井离乡,于8000多年前,翻过茫茫的大山,沿着奔腾的大河,来到了这片广阔的平原。

这里有比故乡更加厚实的黄土,松软颗粒状的黄土层,对于手持原始石器的古人来说,非常容易耕种,同时具有完美的'自我加肥'特性的黄土地对于刚刚进入农耕生活的古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随着学界称为'仰韶温暖期'的到来,强劲的季风携着丰富的雨水让整个地区变得异常温暖和湿润。

大中原区的形成,这里成为我国远古时代重要的区域并非偶然

前仰韶时期考古遗址分布图

那个著名的'400mm'降水线也不知不觉中向西北扩张了200多公里,来自'嵩山圈'的这群裴李岗人,不仅带来了黍粟等农作物种植的技术,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本地陶器制作的水准。

这里就是号称'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关中平原。由目前考古材料来看,这里最早的新时期文化是'大地湾一期文化',也被称作老官台文化,很多学者称其为'白家文化'。其绝对起始年代在8000年左右。

从考古内涵来看,早了近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对白家文化有着深深的影响,由于这个地区缺少更古老考古文化的发现,我们无法判断这里之前土著文化的来源和发展水平。但裴李岗文化的西迁,对白家文化的诞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或许,我们应该坚信,白家文化就是一支来自'嵩山圈'的裴李岗人建立的。

关于裴李岗文化西迁的路线,学界通常有两种认识,其一是由豫西南进入汉水流域,进一步翻越秦岭到达宝鸡地区。其二是直接沿着洛阳盆地穿过高山峡谷从三门峡地区进入关中。

读过我们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拥有绝对文化优势的裴李岗文化曾经向四周强势扩张。强盛的裴李岗文化在嵩山周围留下了100多处考古遗址,其西部边界到达洛阳附近。整体的影响却遍布整个黄河流域,甚至达到了江淮平原。

我们无法明确裴李岗文化具体扩张的时间,考古文化在强盛期进行扩张是各支考古文化的常态。

不过随着裴李岗时代进入晚期,很意外的是,裴李岗文化突然在其核心区消失了。这想必是因为裴李岗人发生了迁徙,迁徙的原因目前来说尚无定论。我们之前文章有过分析是因为江河泛滥所至,学界还有种说法是因为这个地区变得干旱,不适合农业种植。

大中原区的形成,这里成为我国远古时代重要的区域并非偶然

裴李岗文化西迁路线示意

限于篇幅,我们这里不做详论,整支考古文化的消失与变迁大多来自环境的变化和一些突发状况。

我们上面谈到了裴李岗文化最早的迁徙路线有两条,从裴李岗晚期考古文化遗址的分布来看,这时候部分西迁的裴李岗人应该是从豫西南沿着汉水进入汉中,然后翻越秦岭进入宝鸡地区。

考古上的反映就是汉中龙岗寺遗址豫南下王岗遗址及关中西部的北首岭遗址等考古遗址出现了近似的文化面貌。而下王岗一期是明显是由裴李岗文化发展而来。裴李岗文化这条西迁的路线当无异议。

我们不难想到,肯定有人群会沿着黄河西进,但考古上的缺环很明显,这些裴李岗人并没有进入关中地区,受到关中地区白家文化的强势阻挡应该是主因。

一千年的时光,让曾经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古人早已经没有了同族的意识。

这群西进被阻挡的裴李岗人无奈停留在三门峡这个区域,这里距离裴李岗文化核心区仅百公里左右。来到这里的裴李岗人意外的发现,这个地区竟然有着非常优良的生活环境。

跨过黄河的运城盆地一带,还有一个大的盐池,就是我们熟知的'河东解池''河东解池'的具体使用时间是什么时候,目前没有定论,这里盛产晾干即可使用的食盐应该有着很悠久的历史。

这里就是我们本文主要讲述的地区,晋陕豫交界区,在我国考古文化历史上又一个耀眼的时代就是在这里生根发芽,她就是被称作华夏文明摇篮的'仰韶时代'

这里有大河湖泊、有高山丘陵、还有最吸引人的盐池

我国整体地貌从西到东,形成了三个阶梯,这个地区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南部是豫西的山地丘陵,北部是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黄河北面是运城盆地,当时那里遍布湖泊。

黄河南面俗称三门峡盆地,在山地和丘陵间分布着诸多小的盆地。同时被纵横交错的河流分割出来的河谷阶地、黄土塬及冲积平原形成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这里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仰韶温暖期这个全球性的温暖时期,这里气候温润,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成为了古人良好的栖息场所,被白家文化人群阻挡住前进脚步的裴李岗人选择在此定居下来。

大中原区的形成,这里成为我国远古时代重要的区域并非偶然

灵宝铸鼎塬附近地貌

他们在这里一待就是七百年,七百年的时光在中国历史上几乎从汉朝到了唐朝。从大汉的开疆辟土、金戈铁马到盛唐的万国来朝,强弓劲弩,中华文明从世界的一个巅峰跨上了另一个巅峰。

而7000年前的古人不过从一种草搭棚子换成另一种草搭屋子,文明的发展的确不是线性的。

在裴李岗文化的光芒暗淡下去以后,关中地区的'半坡文化'最早进入了考古学者的视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半坡以其发达的文化面貌和神秘的人面鱼纹彩陶在考古界引起强烈关注,同时由于分布地域的高度重合,老官台文化也就是白家文化通常被认为是半坡的源头。

不过从考古上看,我们很难将发达兴旺的半坡与萧条的老官台文化联系起来,两者之间的缺环非常明显。

在上个世纪末,关中东部发现了晚于老官台文化早于半坡文化的零口文化,同时在晋南和豫西也相继发现了一些类似的考古遗存。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将这支考古文化命名为'枣园文化'

这是一支处于仰韶时代早期的考古文化,她的发现不仅弥补了半坡与老官台之间的缺环,同时随着这支文化的来源和流向变得愈加清晰。晋陕豫三个地区仰韶时代的传承脉络开始变得完整。

大中原区的形成,这里成为我国远古时代重要的区域并非偶然

枣园文化发展示意

从头再来,却是辉煌的前夜

受到环境变化困扰的裴李岗人被迫离开故土,西进的这支人群在对沃土的渴望中沿着黄河来到了这个区域。他们在这里留下的遗址并不多。

万事开头难,重新建立一个家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已经发现的考古遗址主要有垣曲古城东关、翼城枣园、临撞零口村、新安荒坡、万荣西解村、侯马褚村、山西垣曲县宁家坡遗址等。

每一支新考古文化的确立总是一波三折,在众说纷纭自说自话的时期过后,学界逐渐达成共识。

以关中的零口遗址为代表的这支考古文化被命名为零口类型,在晋南和豫西区域的这些遗存被命名为枣园类型,零口类型和枣园类型分别是关中的半坡类型和豫西晋南的东庄类型的来源。

之所以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在关中东部的零口类型受到了来自关中地区白家文化(老官台文化)的强烈影响。

大中原区的形成,这里成为我国远古时代重要的区域并非偶然

新来乍到的裴李岗人与关中地区的老官台人在晋陕豫这个交界地带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我们今天无法还原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从考古文化上表现出来的诸多现象有个初步的推测。

此时的'裴李岗人'可以改称他们为'枣园人'了。事实上,他们只是从裴李岗文化核心区迁徙过来的部分人群,不仅原来故土尚有一些人群留了下来,同时还有不同的人群向各个方向进行了迁徙。

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大,会发现从豫东到关中,整个这片区域呈现出多个类型并存的一种面貌。其实这正是一个大的文化体衰落后的正常现象,不只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西辽河流域在这个时期都出现了多种文化势力各据一方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文化乱世'

在另一支从汉中来到关中地区的裴李岗人的推动下,白家文化也就是老官台文化发生了改变,一个新的文化诞生了,学界称之为'半坡文化'。

我们前面讲到枣园人占据了关中东部和豫西晋南这个陕晋豫交界地区。随着西边半坡文化的日益强盛,枣园文化受到挤压,关中东部的零口类型蜕变成半坡类型。豫西和晋南地区的枣园类型也在半坡人的冲击之下转变为东庄类型。

考古文化上虽然是这样显现的,但实际上应该是半坡人占领了原来属于枣园人的零口这片区域,枣园人被迫撤出关中平原,将势力范围维持在晋南和豫西地区,同时顽强抵抗着半坡人不断的冲击。

东庄类型与半坡类型表现出来诸多共性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其实正说明两种类型的考古文化至少有着同一个源头,这个源头其实就是远道而来的裴李岗文化的后继者枣园文化

几百年过去了,在晋南豫西站住脚的枣园人变成了东庄人,我们不清楚他们内心深处是否有过对祖先辉煌过往的怀念。但祖先顽强的意志却遗传给了他们。

顽强的东庄人在半坡人强势冲击之下,终于触底反弹,凤凰涅槃之后的东庄人爆发出强大的能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原文化势力诞生了。以庙底沟文化为核心的大仰韶时代来临。

大中原区的形成,这里成为我国远古时代重要的区域并非偶然

半坡文化分布

庙底沟时代来临,大中原区形成

东庄人和半坡人在晋陕豫交界地区你来我往的时候,其他地区也没有闲着。不过学界对这些考古文化的命名的确存在一些混乱。

豫西南和鄂西北的大张庄类型下王岗类型也是来自裴李岗文化,应该是一群向西南方向迁徙的裴李岗人,就是我们上文说的从汉中进入关中的那群人留在当地的人群。

京冀地区的仰韶初期文化为下潘汪类型,有学者将其划分进后岗类型,这里还存在着'镇江营一期''北福地二期'等文化命名,甚至有学者将这个地区划分进北辛文化的范围。本文对此不做深论,总之可以看出来这个时期考古文化的混乱局面。

原来裴李岗文化的核心区域,豫中南地区则分布着大河村类型石固V期等命名。他们同时与豫南等地区同样存在着互动交流,整体的文化面貌给人的感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不过还是那句话,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大概经过五百年的发展,东庄类型蜕变成庙底沟类型,并开始迅速扩张。这个时间点在距今六千年前后,学界将其定义成仰韶中期。

从仰韶初期到前期整个'仰韶文化'处于纷乱复杂的状态,虽然学界将其命名为'仰韶文化',可实际上这些考古文化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时期处于族群林立的状态,各个族群考古文化迥异。

虽然进入仰韶中期以后,学界也有将各支考古文化按照地方类型进行划分,例如晋南和豫西地区的庙底沟类型、关中及陇东的半坡类型等。实际上这时候各地区的文化面貌已经趋于一致。我们将东起豫东,西至甘青,北到内蒙古长城一带,南达江汉地区这片广袤地区的考古文化统称为庙底沟文化。

这个年代我们称之为'庙底沟时代',庙底沟文化以其蓬勃的活力、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将豫、陕、冀、鲁西这片地区统一成一个'大中原区''大中原区'的形成要归功于在晋陕豫交界地区生根发芽的'枣园文化'

大中原区的形成,这里成为我国远古时代重要的区域并非偶然

庙底沟文化分布

结语:本文主要讲述了后裴李岗时代晋陕豫交界地区的考古文化变迁,这个地区的考古文化能够从默默无闻的一支新生族群成长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一支考古文化,其根源在于裴李岗文化深厚的底蕴,没有这个底蕴的支持,他们是无法抵抗住周围文化势力冲击的。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大中原区'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其强大的向心力直接影响到之后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