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定远侯王弼衣冠墓

 amwangtian 2021-02-28

  

王弼墓,又称王弼衣冠墓,位于富驿镇幸福村一组,即富驿场镇五马广场后元宝山上,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占地面积75平方米。

墓坐东向西,碑由底座、碑板、夹石、门罩、抱鼓、龙柱、顶盖、弧顶等组成,宽3.9米,厚1.18米,高4.3米。顶盖长方体,无雕刻。顶盖上竖立半圆形弧顶,正面磨石,刻朱元璋敕封王弼为定远侯并赐铁券的圣旨,凡18列,列10-16字,转摘如下(待重识):

洪武十四年……明太祖赐封王弼为定远侯赐世铁券诰

敕曰:靖难安民,肇锡龙兴之佐;酬勋颁爵,对扬虎变之/休。咨尔昭信校尉王弼,自杖策渡江,身膺副帅。英武冠群伦,廓清湖湘闽浙;忠义本无性,削平幽豫燕秦。滇南奏捷,先开龙尾之关;汉江宣威,扫尽鱼儿之海。今天下已定,黎庶乂安。论功行赏,大典懋昭,敕封尔定远侯,食禄二千石,世袭指挥之职,罪从三宥之条。谨尔侯度,与国咸休。屏藩王室,永昭宝劵。明思带砺河山,恪守金汤之固,于戏!世写忠贞饮承之命。钦此。

圣旨周围雕刻了三条龙。此圣旨原是朱元璋所赐铁券的内容,铁券毁于明末清初。

门罩上额刻“王氏宗支”四个大字。蟠龙柱雕刻精美,下部为柱础石狮。夹石联:“铜柱铭功,金陵佐命,源远流长,五百年来宗族盛;玉关奏绩,铁券扬辉,支分派衍,二千石后子孙多。”抱鼓造型简洁。墓碑正反刻字,正面列十八代世系宗支,背面为岁贡生陶亮写的碑序,后附《明史·王弼传》。

【明故敕封定远侯始祖王公讳弼字亮之墓志

元宝山为富驿之屏障,冈峦耸秀,林木蓊蔚。上有王氏始祖/明故定远侯王公讳弼之墓在焉。子安远侯德墓列左,次子西亭侯政墓列右,孙镇西侯恂、曾孙轻车将军鼎、元孙车骑将军乐,墓葬驲之附近,而四世孙翰林/学士葬其傍,碑爵氏族故昭然也。前修《县志》以采访未详,疑而另载,何哉?公之先为定远,人后徙临淮,从明太祖定天下为副元帅,将兵陕西,因家焉。其子/孙由长安荞子囗迁蜀,世袭指挥之职,镇守兹土,终明之世,子孙皆食百户禄。明制以世家为粮长,一乡钱粮皆由王百户经理,享其俸,而归正额于官。逮/国朝定鼎,除爵为民,献粮册于盐亭县令,不为之礼,改送县今之隶南部者,由此也,谓可疑耶。宦坟留遗数十处,子孙繁衍数百家,谓可信耶。铁券之誓诰谁存?/父老之传闻各异,自兵燹频仍,后代远年湮,昔之丰碑,半为断碣,今不重修而补葺之,百世下谁复知祖宗之功烈显赫也。丙戌秋,裔六房首事等协力同修/为宗志碑,求序于余,余曰:公有《明史·列传》一篇,可刊之墓石,足以扬祖德而示子孙作信史者,尚有此大手笔哉?

谨按,公从太祖渡江攻婺源、战鄱阳、下湖州、/平定东南州县者数十,及从大军北征燕冀雍豫,渐次削平,以功封定远侯,食禄二千五百石,赐世券,世袭指挥使,而捕鱼儿海一役,纲目载其功烈尤震耀/古今,晚征云南,卒归葬此,诚不爽也。余因之有感焉,夫士君子读书怀古,于前代之公侯将相生斯土者,莫不欲考其遗迹,以传诸记载。而文献无征,徒付之欷/歔凭吊,而其湮没而不传者,多也!今何幸公之功烈炳日星而光史册,子孙读之,想其英风伟业,尤肃然兴起,于以隆祭典、述祖德,笃百世之孝思,明世袭以正/伦理,昭一族之雍睦,安知非公之灵爽默启后人?因修碑而表彰其勋烈,足见王氏之方兴未艾也。今因旧谱而注明宗派,予属亲谊,爰为叙述,以证始终,于/传信之实据云。

邑岁进士注铨训导外孙陶亮顿首拜撰

第二十代孙文生殿卿拜书

明史功臣列传

王弼,其先定远人,后徙临淮。善用双刀,号”双刀王”,初结乡里,依三台山树棚[]自保。逾年,帅所部来归。太祖知其才,使备宿卫。破张士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获甲三千。擢元帅。下兰溪、金华、诸壁[]。援池州,复太平,下龙兴、吉安。大战鄱阳,邀击陈友谅于泾江口。从平武昌,还克庐/州。拔安丰,破襄阳、安陆。取淮东,克旧馆,降士诚将朱暹,遂取湖州。迁骁骑右卫亲军指挥。

进围平江,弼军盘门。士诚亲帅锐士突围,出西门搏战,将奔常遇春/军。遇春分兵北濠,截其后,而别遣兵与战。士诚军殊死斗。遇春拊弼臂曰:“军中皆称尔健将,能为我取此乎?”弼应曰:“诺。”驰骑,挥双刀奋击。敌小却。遇春帅众乘/之,吴兵大败,人马溺死沙盆[]者甚众。士诚马逸堕水,几不免,肩舆入城,自是不敢复出。吴平,赏赉甚厚。

从大军征中原,下山东,略定河南北,遂取元都。克山西,/走扩廓。自河中渡河,克陕西,进征察罕脑儿,师还。洪武三年,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十一年副西平侯沐英,封定远侯,食禄二千石。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至大理,土酋段世扼龙尾关。弼以兵由洱水趋上关,与沐英兵夹击之,拔其城,擒段世,鹤庆、丽江诸郡以次悉平。加禄五百石,予世券。二十年,以副将/军从冯胜北伐,降纳哈出。明年复以副将军从蓝玉出大宁,至庆州闻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间道剿进,至百眼井,不见敌王,欲还定远侯王弼曰:“吾等/囗囗提十万众深入至此,无所得而何以复命?”玉曰:“然。”令军士穴地而爨,勿见烟火,乘夜驰至捕鱼儿海,旋明,去敌营八十余里。时大风扬沙,昼海[]。军行,无知者。/囗敌不设备。弼为前锋,大破之,斩太尉蛮子等,降其众。脱古思帖木儿以其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遁。获其次子地保奴及妃主以下百余人,官属三千,男女/七万,马驼牛羊十三万,奏捷京师。帝大悦。二十三年奉诏还乡。二十五年从冯胜、傅友德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同召还,卒,爵例弼子六人,女为楚王妃。帝尝赍/敕劳玉与弼,比之卫青、李靖云。

第十九代孙文盛沐手敬书

二代安远侯王德。

三代翰林学士王琳。

四代轻车将军王鼎。

五代车骑将军王乐。

六代……王成。

七代:昭信校尉百户侯王卬、昭信校尉王邵、昭信校尉王御、世袭王昭。

八代:文林郎王来顾、泉水县知县王来聘字阜村。

九代:王遘、昭信校尉授云南守备王道、王逸。

十代:诰赠安远侯军车骑校尉字治衡、昭信校尉字桂河、可任、可教、可行、可育、可学、可贤、可佐、可度。

十一代:钦依加升笃守备安绵等处体统都指挥佥事镇远侯昌明、文林郎昌达、昌历、昌周、昌岐、昌吉。

十二代:长房王家庄百户侯王煜、

十三代:曰彦、三房小柴山文林郎王曰麟王曰曾王曰第、五房塞垭铺王曰栋王曰伦王曰举。

十四代:王伟、王宽;王琼、王瑄;王、王柱、王(王南)、王瑶、王琚。

十五代:王泽传、王泽俸、王泽玺;王泽扬、王泽显、王泽著、王泽彰、王泽惠、王泽周、王泽盛、王泽广、王泽丕;王者珍、王者兴、王者禄、王者龙、王者凤、王者清、王者义、王者仁、王者志、王者相、王者经、王者惠。

十六代:国治、国瑞、国祯、国祥、国栋、国华、国荣、国现、国俊、国梁、国举;巨臣、囗臣、帝臣、井臣、文臣、钦臣、朝臣、明臣、治臣、家臣、体臣、履臣、世臣、进臣、亲臣、首臣、相臣;三林、三盛、三音、三保、三奇、三元、三升、三禄、三喜、三锡、三梁、三伸、三友、三著、三荣、三俊、三安、三志、三德。

十七代:全中、美中、心中、成中、朋中、信中、贵中、德中、位中、允中、治中、福中、先中、林中、园中;大陞、大用、大权、大超、大贵、大各、大模、大中、大芳、大友、大邦、大朗、大良、大囗、大全、大美、大宋、大堂、大宗、大本、大昆、大顺、大囗、大祥;王度、王应、王寿、王海、王全、王佐、王杰、王棕、王松、王槐、王永、王高、王福、王庆、王昌、王祯、王祥、王清、王喜、王才、王荣、王华、王朝、王萃、王银、王金、王通、王典、王龙、王青、王凤。

十八代:王登、王本、王富、王友、王启、王俭……王福、王禄;绍英、绍刚、绍德、绍恺、文生绍唐、绍绶、绍道、绍本、王常、王珍、王囗、王俊、王文、王刚、王永、王瑜、王全、智聘、智勇、王仲、王尔;天万、天保、天朝、天龙、天理、天焯、天荣、天举、天顺、天培、天佑、天喜、天福、天席、天清、天发、天才、天受、天囗、天林、天囗、天元、天友、天申、天昌、天囗、天耀、天友、天兴、天富、天昌、天左、天升、天仁、

二代:西亭侯王政。

三代:镇西侯王恂。

五代:翰林学士王卬。

五代:昭信校尉王台。

六代:……王囗。

七代:舍学王儒、舍学王仰、舍学王伟。

八代:舍学王来礎。

九代:王鉴、王迪、王通、王逢、舍学廪生王璧、王严、王模。

第十代:安远将军可大、文林郎可相、可传、可前、可允、可式、可旺、可瞻、可楫、可梅。

第十一代:部授龙安府教谕昌年字维彭、昌毓、昌福、昌寿、昌谱、昌训、昌诰。

十二代:二房刘家沟文林郎王炅;四房杆椿垭文林郎王焯、王煐、王炽;六房罗家沟天钟毓、天彩、天相、天佑、天爵、天成、天禄、天培、天祥、天吉、天义、天仁、天贵、天荣、天著、天礼、天智。

十三代:曰藩、曰书、曰旦、曰贤、曰杰、曰桢、曰幹、曰启;曰载、曰瑜、庠生曰屏、曰经;曰升、曰尧、曰宰、曰钦、曰高、曰通、曰文、曰义、曰学、曰囗、曰弼、曰辅、曰享、曰久、月现、曰进、曰亮、曰清、曰贞、曰囗。

十四代:王囗、王珑、王琂、王璋、王珩、王囗、王琦;王辅、王珽、王瑢、王咨、王机、王枚;王甚、王尉、王囗、王泰、王俊、王旭、王囗、王谟、庠生王杰、王惠、王庄、王玺、王囗、王贵、王君、王中、王建、王焕、王同、王囗、王恪、王囗、王囗、王囗、王囗。

十五代:泽俊、泽应、泽申、泽炽、泽宽、泽兵、泽濡、泽坤、泽举、泽隆、泽高、泽志、泽中、泽攸、泽渊;者敬、者聪、文生者莲、者香、者佐、者昌、者臣、者庆;泽溰、泽江、泽泮、泽涪、庠生泽澍、泽工、泽清、泽浩、泽宣、泽显、泽林、泽汲、泽斌、泽庆、泽唐、泽金、泽和、泽昭、泽高、泽昌、泽香、泽高、泽超、泽宏、泽玉、泽薰,泽成,泽明,泽寿、泽尧、泽友、泽富、泽聚、泽应、泽亨、泽广、泽献、泽荣。

十六代:三界、三元、三朝、三银、三源、三贵、三耀、三现、三祥、定翠、定山、定国、三珍、三珩、三颜、三敬、三星、三魁、三俊。三才、三纲、三澈、三囗、三囗、三阳、三御、三思、三升、三敏、三拔、三元;三品、三永、三仁、三吉、三海、三海、三同、三富、三卿、三囗、三囗、三囗、三囗、三禄、三聘、三锡、三远、三保、三洲、三举、三德、三勋、三颖、三囗、三喜、三券、三玩、三刚、三冬、三元、三宇、三正、三敢、三蜀、三隆。

十七代:王金、王正……;王恺、王灿、永忠、永泰、永清、永囗、永囗、王福、王禄、王才、王囗、王总、王登……;永安、永授、永亨、永权、永盛、永乾、永福、永囗、永囗、永山、永祥、永囗、永清、永亮、永明、永囗、永典、永昆、永昌、永文、永荣、永固、永祥、永和……

十八代:天贵、天心、天恩……;树仁、型仁、心仁、家仁、全仁……;全良、全福、全贵、全文、全富……

大清光绪十二年九月十六日寅时谷旦】

碑解。王弼,字亮,安徽定远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兵马副元帅,有胆略,善用双刀,称“双刀王”。在灭元战争中,他东征西讨,功勋卓著,被封为定远侯,食禄两千石,后又加禄五百石,赐“免死铁券”。朱元璋非常赏识王弼,曾把蓝玉和他比作卫青、李靖。洪武二十六年,凉国公蓝玉谋反,灭三族,受到牵连被杀的约一万五千人。王弼曾在灭元的终极之战捕鱼儿海之战中担任蓝玉的副将,王弼无辜受到牵连,被赐死,免除爵位。朱元璋比较信任王弼,只杀了他一人,为其立碑,封其长子王德为定远侯。王弼以一人之死,换取全家富贵。

王弼生有六子一女,子孙徙蜀,世袭指挥之职,镇守富村驿,历明一朝,子孙皆食百户禄,富村驿为王氏食禄之地。到清初,除爵为民,王氏将粮册献于盐亭县令,因未受礼遇,便改送南部县令,故富村驿距离盐亭里程不过半百,但终清一朝,却归属两百里之外的南部县管辖。

王弼墓居中,其长子安远侯王德墓列左,次子西亭侯王政墓列右,孙镇西侯王恂、曾孙轻车将军王鼎、元孙车骑将军王乐、翰林学士王卬等都葬于附近,高规格的达二三十座。现仅存清光绪十二年重立的王弼衣冠墓。198612月,盐亭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当时盐亭县12处县保之一。

(李戴于202089日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