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泗泾古镇的更新改造步履缓慢

 熟年人生 2021-02-28

 

久闻上海松江泗泾镇是一个具有丰富文物资源的古镇,距今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素有“百年上海,千年泗泾”之说。

因通波泾、外婆泾、洞泾、张泾四水汇集于此而得名,泗泾塘横贯镇中,把泗泾镇分为南、北两半。“四水会波”是松江24景之一。

历史上镇上有福田净寺、安方塔、武安桥、福莲桥、普度桥和宝塔,构成了古镇宝地的“三弓一箭安一方”之说。

2005年,经市政府批准,在古镇泗泾港附近划定了下塘街历史文化风貌区;2013年泗泾下塘村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2014年又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在15.52公顷的古镇风貌区内,拥有53处历史建筑,孕育了著名

史学家陶宗仪、明代书画家范允临、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申报》创始人史量才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现存有马相伯、史量才名人故居等。

经梳理,现有历史建筑53处,保留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院落近80个,烟雨长廊局部残留200米。古桥1座,老街4条,主要巷弄12条。

据2017年5月媒体报道,泗泾古镇规划非常漂亮。争取3年内完成动迁,5年内初具雏形。但如今,时间已过4年,古镇的改造和更新步履缓慢。

昨日雨丝雾蒙。顺道去泗泾古镇逛逛。

古镇的牌坊前架空电线紊乱,开江中路上的旧宅破落。

小车可开进古镇老街,但路面坑坑洼洼。

右侧的安方塔园白墙黑瓦,因关闭,只能在边上张望。

其旁边是程氏宅,冷清还好开着。

进“月栖华明”庭院,有“云百学堂”雅间。

程氏宅与孙士林宅紧挨,现为古建筑修复材料体验馆,由上海善顺环保建筑科技公司承建。

这里也是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教学与科研实践基地。

还是“工创房物”品牌。

古宅里陈列着零星的古建筑构件和一些匾额。

老宅院落中的天井比较小。

寥寥修竹旁,狭细的廊门,风格简朴。

从云百学堂天井里抬头看古塔,只窥一貌。

古宅依河建造。从临河的门外向里张望,几进院落线条清晰。

在河畔回望古塔。河边绿化、两层楼的细木格老宅构成和谐画面。

   安方塔为近代风水塔。安方塔高35.18米、直径12.45米、每边长5.42米,呈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整座塔为钢筋混凝土和木质相结合。在塔的顶端第七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意在于保一方平安。

老宅过去几步,是一间2019年开张的书店。院落两进。

里面一进是新华书店。

老街两旁,从围着建筑保护墙看,其露出的老宅返修屋面,可以窥见古镇旧建筑的修复更新正在缓慢进行。

已经翻修好的老宅旁边停着几辆小车。其中红色的还是豪车。老宅紧闭。

来到“福田境界”牌坊。两侧房屋是小商品市场。

正中里面的是黄色墙面的寺庙,泗泾镇有名的“福田净寺”。

庙前停放着多辆电动摩托车。两侧商店门可罗雀。

进庙发现还是有一定规模。

天王殿前有三个香鼎。

圆通宝殿前竖立旗杆。后面还有一殿。

寺庙还有侧门,其他庙宇建筑。因香客几乎不见,进去匆匆一瞥便退回。

据百度资料:福田净寺前身实为建国初尚存的东田寺,又附以初建于清代中期的严家庵(原址在泗泾镇北张泾6号,比丘尼庵院)等寺院的重建增辉。

据松江史志资料《水乡古镇话泗泾》:泗泾镇的形成,起于庙会。宋真宗咸平到祥符年间,即公元9981008年间,于今地处泗泾的上海温度仪表厂东至沪松江公路边广袤百亩间,就兴建了东田禅院并宝塔,成为一方信徒的香火之地。

泗泾镇原本有三桥一塔,在民间有“三弓一箭安一方”的说法,但武安桥、普度桥都已不复存在,如今只剩下与方塔遥遥相望的福连桥,它也是松江仅存的3座大型古石桥之一。

我站在福连桥上,四处张望。

其前后的古镇水乡,与青浦朱家角等相比,已略逊风采。

河畔建筑凌乱,有些破落。

还是仅存古桥的历史风韵而已。

走出古镇老街。上到旁边的大桥上,再回看关闭着的安方塔园林,亭台楼阁,回廊,杨柳,给河岸带来一片绿意。

这里的河面宽阔,河道景观明显比古桥那里整洁多了。

泗泾古镇还有近300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锦细锣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江皮影戏,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和面塑等。古镇上已不见端倪。

这次细雨中临时而往,但见古镇的破旧小商业设施还在维持经营,难觅特色小吃踪影。古镇更新改造的面貌迄今已多年,还未见一丝亮丽的曙光。

2021年2月2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