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爱逛书店

 淮阴语文 2021-03-01

我爱逛书店

□吴波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是谁,是什么模样,我这个读书没那么广阔的人是丝毫不知道的,但是这句话,我确是耳熟能详,且时常在脑海里浮现。但凡是爱书爱读之人,没有不喜欢图书馆的,我每天下班途经市少儿图书馆,总不免要张望一下,心里想到这句“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爱读书之人,也没有不喜欢书店的,虽然书买回家是要钱的,书店里有尘世的“买卖、交易”算不上是天堂,但是,书店至少也是个十分美好的地方。我爱读书,也爱藏书,看到一本想读、喜爱的书总有“占为己有”的强烈欲望,那么,就只有去逛书店了,因此,相比图书馆,我更爱逛书店。

一、童年时小人书摊和新华书店

 我的初始阅读是从逛小人书摊开始的。1986年我从乡下回到城里上一年级后,周日、假期和姐姐两人徒步走下乡去是我们最期盼的事情,于我而言,每次下乡途中更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是经过东大街街头,可以停下来在路边小人书摊花几分钱租上几本“图文并茂”的小画书看看。每次,我都是流连忘返,都要姐姐一再催促、几次拉拽才罢。看到好看的小人书,我总要看好几遍,看过还是欲罢不能,就想拥有它,我就会向看小人书摊的人商量,让他卖给我。我的口袋里总是会有好几毛钱的,都是我从母亲钱箱里偷偷摸来的零用钱,“看书摊的”要个价,我一般都是毫不犹豫就掏了钱,拿上那本小人书喜滋滋地回家了。小学二三年级那几年,我着实收了不少小人书,家里堆了一小堆,只要有时间,我总爱翻看我的心爱宝贝。

到了小学三四年级,我已经不再满足于读小人书图画书了,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有书,甚至没有一本课外书,当时的家庭条件就是这样,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家里都没有什么书。我们那时小啊,也不知道有图书馆,更从没进过图书馆,那时我们知道有书的地方只有一个——新华书店。新华书店也不多,整个城市可能也只有两三家。我家住在淮海菜场边,我在姐姐的带领下去过淮阴新华书店,就是今天金马广场南边的那个凤凰书城所在,那时是市区最大的新华书店,也是最热闹的书店。书店规模很大,里面的图书很多,那么多高高的书架上排放着无数的书,在我看来,真的就是书的海洋了!我去了之后,就迷上了新华书店,我挤在书架前看书的人群里,个子小小的,头仰得高高的,光是看着那一排排的书,就已经让我很是激动了!我来来回回走了很多遍,最后看到了一本《三毛流浪记》,取下来,翻看,是连环画形式的书,太好看了!我一下子就入了迷,一直站着一直看着,从头一直看到尾,看完还是不过瘾,还是要再看……

 一到星期天不上学,别的小伙伴在家门口小树林玩,我总会偷偷一个人溜出家门,溜到新华书店,翻看一本本我能看到的书,读了好多好多书,看了好多好多故事,都记不得了,只记得读书看书的快乐。但是,光看不买,我也是实在有些不好意思,新华书店的营业员对我们这些总来翻书的“小屁孩”还是十分“讨厌”的,经常呵斥我们,甚至驱赶我们,生怕我们把书店的书翻旧了翻破了。没办法啊,那时穷哦!哪家有闲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能交得起学费书本费供孩子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我在新华书店也只神气了一回,就是三年级时我们班级建立了图书角,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位同学从家里带两本书到班级放在图书角里,供全班同学共同借阅。我家里实在是没有书,于是好不容易央求母亲,母亲才给我几块钱,让我自己去买书上交。我生平第一次逛新华书店买书,买了两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毛流浪记》,记得我拿着书柜台前交钱时,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开票,那种神气开心,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至今忆起,都是满满的自豪感!

二、少年时租书店与报刊亭

 到了我上初中之时,淮阴的书店多了,不是卖书的书店,而是租书的书店,满大街都有的租书店。那时,大家的物质生活已经吃饱穿暖了甚至更好了,精神娱乐休闲需求大大增加了,那时没有今天这么多“光怪陆离”的电子网络娱乐,电视也就那么几个台,因为人们都爱看书,看书就是娱乐。看什么书?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于是大大小小租书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租一本或一套书回家,埋头读进去,为故事的刺激惊险激动,为书中主人公担忧掉泪,读得忘了吃饭睡觉,那是多么有滋味的快乐体验啊!我也一样,一头扎进武侠小说的世界不能自拔,金庸古龙梁羽生,谁的书都好看,武侠世界中仗剑江湖、快意人生,多么吸引人多么诱惑人!武侠小说一套都是好几本,价格可是很贵,买新书,大多数人买不起当然也不大有卖的地方,那时的武侠书可是很热销的;当然,那么多想看的武侠小说,看一遍再看下一套,都买回家看自然也不适合不可能。因此,最早的“共享经济”租书店是我们这些“爱读书”人最好的去处。那时的我,口袋里有些“私房钱”,我在好几家租书店办了租书卡,一套一套的书租回家,吃饭时读,忘了吃菜;晚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读,整夜不睡;在学校课堂上偷偷地读,读得忘我被班主任发现。初中三年直到高中,我看过多少武侠小说?说不清楚,但是花了不少钱肯定是真的,一套书一天租金5毛钱,我几乎天天看,积累起来,花费巨大;有时候在书店里看到了自己想拥有的书,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我总想“占为己有”,咋办?干脆押金不要了,书也不还了!也正因为此,我到了高二,甚至萌发了开一家自己租书店的梦想并为之积极努力积极准备。

 我从上小学开始,就喜欢读报纸读杂志,那时住在我家里上高中的三舅是个特别爱读书的人,我和他住一个房间,他买了个竹子书架,上面几层是各种中外名著,我自然都看过,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薄伽丘的《十日谈》,哎呀,那时读不懂却特别愿意读,好像很有吸引力。书架的最下面两层,都是三舅订购的杂志,一本《读者文摘》(今《读者》,1993年更名)一本《辽宁青年》,我也特别爱读,几乎一本不落。那时我还十分喜欢流行歌曲,喜欢收集歌词抄写歌词本,我的“抄写”是把杂志上刊登的歌曲直接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三舅的《读者文摘》每期封底那一张的内页都是当时流行的歌曲,我没少干过破坏三舅《读者文摘》的事情,三舅虽然很气愤,但是也没啥办法。

1995年,在我家里住了9年的三舅因为结婚,搬住到了二舅家,他的书大多搬走了,但是书架留给了我,我的那些个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部分杂志有了安置的地方。我也开始买杂志报纸,从在清中上高一开始,每天上学放学必经过汽车站周围的大大小小报刊亭,流连在报摊前,翻各份报纸,翻各种杂志。那是报刊杂志最辉煌的时候啊!一份南京的《扬子晚报》就是来往旅客、城市市民最好的精神食粮;还有淮阴自己《淮海晚报》《淮阴广播电视报》,还有上海的《新民晚报》南京的《金陵晚报》等等,每期报纸在报刊亭报摊前都是厚厚的一摞,就这样你一份我一份卖完了!

 我每天必翻各种报纸,每天也必买一份《扬子晚报》带到教室,上课时就一张张地偷偷翻出来看,班上同学也都爱看,尤其是《扬子晚报》繁星版,那些美文滋润了我青少年时慌乱的心灵,尤其是我的父亲去世之后,每天看报纸就是我的精神寄托。我喜欢看足球,所以每周两期的《足球》报以及《体坛周报》等必买;我依然特别喜欢读《读者》,每期必买;我也读《辽宁青年》,一月两期,必买;我还喜欢《流行歌曲》《通俗歌曲》,自然每期必买,尤其是每期封面的美女明星,大多被我剪下贴在了歌词本里;喜欢的歌词歌谱,剪下,贴在歌词本里,我的几大本歌词本可都是厚厚的贴纸啊!

 初高中期间,我天天逛报刊亭报纸摊,那是一段多么美好多么幸福多么难忘的阅读时光!我一直爱逛报刊亭,二三十年来从未改变,只是时至今日,街头的报刊亭越来越少,报刊亭里的报纸杂志越来越少,不经意间,很多报纸都休刊了,很多报纸想买,都很难再买到了,实在是令人感慨,令人遗憾。

三、乐淘旧书摊爱买打折书

  我从初高中时起,就特别爱读书也特别爱藏书,所以我总会逛各种书店,总想买到想要的书拥有自己想要的书。但是,我毕竟只是一个穷学生啊,虽然我一直有着自己的“私房钱”,但我的爱好兴趣实在是太多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也是太多太多。所以,买书,很多时候也是不大舍得的,我也发现买书的一个好去处,那就是旧书摊。当时,淮阴市区的旧书摊集中在交通路边上,一个一个的小摊,书是不少的,好书不多,都比较破旧,还有很多盗版书,印刷粗糙错字较多,自然也少不了很多封面低俗的书。我喜欢逛旧书摊,蹲在地上,一本一本地翻,看到自己喜欢看的故事书、武侠小说,讨价还价,买回家;我还喜欢买旧杂志,我缺的《读者》从旧书摊一本一本找到、买回家,基本上配齐了1983年之后的《读者》。旧书摊淘书的乐趣,我一直保持到了上大学,在镇江,我也是只要有空就往花鸟市场旧书摊处逛,也真的买到了很多书,读了很多书,自然也藏了很多书。

 除了买旧书,我也会逛新华书店买新书,买打折的书。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新华书店的经营开始走下坡路了,书不那么好卖了,时不时就会搞一些打折促销活动,一大堆图书,堆在长条桌上,一字排开,那也是我最喜欢逛的地方。很多大部头的书,装帧精美,一套定价都是几十块大几十块,放在平时,我是看都不敢看的,但是在打折促销中,两三折甚至更低就能买到。那几年,我在镇江和淮阴的新华书店买过很多打折的精美图书,都是成套的,像一套十本的《叶辛文集》、一套五本的《徐志摩文集》等,那样厚重的书买回家,放在书架上,就是不翻看,光是看着一溜排的藏书,心里面都是美滋滋的。也因为此,我的藏书越来越多,我还住在母亲家里时,整个院子的好多房间我都住过,每一次搬房间,汗牛充栋、搬运整理我的书都是一个“浩大”工程,但是我乐此不疲。

时至今日,家庭、孩子、工作、生活,让我很少有闲暇去逛旧书摊、去书店看书翻书。但是,我依然爱逛书店,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空闲和可能,我总会到书店里书架前张望一番,摸摸看看,那种逛书店翻书看书选书的快乐,我始终记得。

作者简介:吴波,男,1979年5月生,江苏淮安人,中学教师,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教学工作之余,热爱文字写作,2005年起在报刊发表文章,已逾两百万字,有多篇文章收录进各级各类书集,多次在市级以上征文中获奖。2017年9月,文集《里运河北大运河南》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20年10月文集《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