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租书店梦||吴波

 一犁_书馆 2020-10-19

小编寄语:

每天清晨一睁眼,我们就从梦境回到了现实。梦与现实之间,真的只有一个睁眼的距离么?本文主人公的寻梦旅途,几多艰辛,几多欢欣。


《我的出书梦》洋洋洒洒、废话连篇写了6000多字,写了我的“文学”心路历程。如此冗长,真不知投往何处可以发表,但是我依然十分激动、十分感慨,我真没想到,我此生还能与文学结缘,我的出书梦竟然能够实现,我此生还能出版自己写的书。写此长文,记下自己的“文学经历”,无处发表,也不去管它,不为其他,只为自己的情感释放。
想来,我这半生,与书还是很有些缘分的,不仅爱读书,爱藏书,还“写书”,竟然还出了书,出了两本书。我也是有些自豪,我竟然还真的实现了出书梦。因为想到与书有关的“梦”,我又想起了我的青少年时光还有过的一个“梦”——我的租书店梦。是的,我曾经有过一个开租书店的梦,而且为了这个梦积极努力过,甚至差一点就实现了。今日想来,也很有些意思、很有些感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读书,还是很多人的“娱乐”爱好。那个年代,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电视也没几个台没多少节目,就是看电影,一年一共也就那有限的几部电影,所以,但凡识点字“有点文化”的人,大多爱看书。淮阴城市不大,也不算繁华,但是有很多书店,新华书店就有好几家,那是翻书看书的好地方,上小学初中的我,有时间就会钻到清江商场对面的新华书店里瞎翻书,一看老半天。路边书报摊更多,每天早上都围了好些个人,大家翻看着各种报纸,看完大多也不好意思,会买个份把份,我从上初中开始,就喜欢逛书报摊,不仅看报,还定期买各种报刊杂志:《读者文摘》(今《读者》)《少年文艺》《辽宁青年》《流行歌曲》《通俗歌曲》,《扬子晚报》每天一份,《足球》报每周两期……

淮阴街道上小门面里,开得很多的还有租书店,都有名字,什么“大众书社”之类的,书店不大,墙面四周全是书柜,书柜里排得密密的是一套套武侠小说还有一本本言情小说,都是用粗线再次装订紧的,封面还贴满大透明胶布,以利于图书保存。有的书店里也有一些常见的文学名著,租看的人就少多了,大家还是爱看“武侠言情”;也有的书店里有《读者文摘》等杂志,好几期装订在一起,同样用来出租。
租书店就是最早的“共享经济”:一套金庸武侠小说三到五本,买新的至少三四十块钱,对于当时工资大多一百来块钱的普通人来说,买不起,更买不起“金庸全集”,而且还有“古龙、梁羽生……”而书店里租一套回家看,交了租书押金,租金是一天3-5毛钱,租单本一天才1-2毛钱,正因为有了租书店,我们更多的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没有任何收入的学生,才能看得上“武侠小说”,看很多的“武侠小说”,女生自然更多看“言情小说”……

我从1992年到三中上初中开始,就迷上了看武侠小说,最迷金庸的,全套早就租看过好几遍,上课偷看,晚上回家打手电筒躲被窝里整夜看,一整夜看一套书是常态,然后是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等等几乎所有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我也偶尔会看,我的姐姐租回家来看过的,我拿起来就看,也挺有意思;杂志等我也租来看,那时有些价格比较贵的杂志每期都买是舍不得的,书店里有租的,一本就是好几期,看起来过瘾、实惠。
初中三年,我和我的很多同学一样,不知道租看过多少武侠小说,反正三年没停过,花了多少租金,也计算不过来;三中大门对面巷子里开了好几家租书店,我都看遍了,淮阴城市里其他地方的租书店我也都去租过书办过租书卡,记忆中规模最大、生意最红火的租书店当属西大街书店,偌大的门面,从上到下全是书,每天租书之人更是多得不得了,整个书店要好几个人照看才能忙得过来。1995年我考上了清中高中,高中学业虽紧但我学得不紧,因为刚上高一我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也没人管我了,我消沉、荒废了两年时间,除了各种疯玩,我还喜欢看书,买杂志报纸看,到书店租书看,去的最多的租书店就在我家门前的爱民路上,在今天食品城南大门门口位置,那时是一排溜平房,是单位宿舍,其中有一家租书店,店面不算大,各种武侠言情小说还是比较全的,开了好些年。那时,我租一套书会看好几天,有时忘了还,再去还的时候租金多达好几块钱,着实心疼,我就突发奇想:如果我自己开一家租书店,该有多好?

有这想法的时候大概是1997年,我上高二下学期,那时我自己有三四千块钱“私房钱”,是我从小学起就在淮海菜场母亲的菜摊前剥毛豆卖青菜挣来的一些钱,再加上自己上学吃早饭等的零用钱中“节省”下来的钱,还有“偷偷摸摸”从母亲钱箱里摸来的钱等等,反正在我大手大脚瞎花瞎用之余,我还是会“节约”和储蓄的,就这样存了三四千块钱。我问书店老板:“开这家书店大概要多少钱?”老板说:“你想开,我把这书店转让给你,转让费5000块。”老板不是开玩笑,其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录像带甚至VCD已经比较普及,看书的人已经少了,很多人都租录像带VCD回家看去了。我是不懂得这些的,我就是有点想开一家租书店,我也不是头脑发热,一个我是有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因为父亲的去世、母亲的辛苦和自己的迷茫,我的学习一降再降,我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怎样、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现在有了这开租书店的梦想,如果实现了,不就是有事情可做了嘛!
我的钱不够,那时我也没高中毕业,于是,我就想再等等。我还是经常去他家租书,经常和老板聊聊,老板也一直知道我的心思,也一直想把书店转让给我。我呢,也一直准备着,在想法设法节省、集聚钱,而且说干就干,先去刻章摊刻了几个章:“友谊书社、请爱护图书、编号”;然后就是整理自己家里的书,我的藏书不连大量的杂志也有几百本了,还有全套的《金庸》等武侠小说,都是我“想法设法”得来的:例如新华书店买的、旧书摊上淘来的、还有从书店租来押金不要了故意不还的,我一一盖上“友谊书社”编上号。
就在我一心想着实现自己的租书店梦的过程中,那年6月初,一场车祸击倒了我,我因此住院个把月,租书店梦也暂时放在了一边;出院后,我反而有了点“醒悟”,我参加了高二会考,都过了关,高三一年倒是比较努力地学习,虽然书照租照看,但我的成绩在进步,让我有了考上大学的希望。即便如此,我依然没忘我的“创业”租书店梦,我还一直盘算着、和书店老板谈判着,一直在努力地想把这书店盘下来自己开;待到高三下学期要填高考志愿了,我曾经一直的想法是考到外地的大学去,坚决不在淮阴上学,但是为了我的租书店梦,我竟然想着填报家门口的淮阴师范学院,那样我就既可以上学又可以开我的这个“友谊书社”了!
也就是在填报志愿之前,我和书店老板最后“谈判”了转让事宜,他最终同意以五千块钱的价格把整个书店两三千本书加书橱等盘给我,我恰好也将将就就有这五千块钱,于是,我要和他签合同我要开自己的“友谊书社”了,此时,合同中他的一个条款让我傻了眼:我还要承担他已经收走的三千多块钱押金!这我怎么可能承受?也无法接受,最终,转让破裂,我的租书店梦就此终结。

后来,我填报了外地的“镇江师专”,我的几千块钱也在上大一后逐渐挥霍掉了;但是,我的租书店梦还时常想起,上大学时,我的舍友老颜爱租书看,天天租,我就跟他讲,我曾经要开一家书店;四年后,我大学毕业回到母校三中当老师,我的初中同学王爱华就在三中对面那巷子里还开着租书店,我这个老师经常去她书店,既是“逮”学生,也是在感慨羡慕,因为我也曾有过这个开租书店的梦。
再后来,租书店终于逐渐开不下去了,因为很多孩子都不“读书”了,他们要么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要么玩乐的事物太多,早已不看书了。王爱华的书店在2005年前后关门了,曾经兴盛一时的西大街书店,最终也不得不关门了,整个城市里的租书店几乎都关门了。
但我心里的那个“租书店梦”没有消失。现在,在家里翻起我过去的一些图书,扉页里盖着的醒目的“友谊书社”图章告诉自己,我曾经梦想做个租书店的老板。
没有实现的梦想总是最好的梦想,就如我的租书店梦。



作者简介


吴波,男,19795月生,江苏淮安人,中学教师,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教学工作之余,热爱文字写作,2005年起在报刊发表文章,已逾百万字,有多篇文章收录进各级各类书集,多次在市级以上征文中获奖。20179月,文集《里运河北大运河南》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2010月文集《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即将出版。


期荐读

▼▼▼

我的出书梦

“胶原蛋白”记

我喜欢打牌


运河人家

 大家的运河,

 小家的故事,

 百姓的日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