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一首神奇的诗正着读是天亮了,倒着读就是天黑了!

 acerbookstore 2021-03-01
引子
《劝学诗》:“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我国是个历史大国。从古到今,中国遗传很多经典文化,它们无不显示出古代人的才思妙想。例如《唐诗三百首》,《楚辞》等等。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内涵的意思却让人赞不绝口。短短几个字,就可以感受出诗中所营造的气氛。所以我国一直推崇多读经典作品,陶冶我们的情操。因为读书是锻炼内心的世界。
这些诗有各种各样的主题,例如咏物,写人,描述当时情景等等。但是你知道吗,其实诗歌中还有一种有意思的体裁,它就是“回文诗”。也许看到这个“回文诗”这三个字,很多人似乎不太了解这个诗的体裁,但是其实我们并不少见。特别在一些古装电影或者电视剧中,为了体现某些主角的智慧,你总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只是我们不知道它的总称是什么。
其实所谓回文诗也是很好理解,就是无论你正着读,还是倒着读,诗中的内容都是一样,而且字数也是一样。不过这只是回文诗的初级版本。这个版本相对入门简单。它还有更高阶的玩法。当然它必备的条件就是无论顺着读还是倒着读,意思都是顺畅,字数也是规范一样的。唯一区别就是顺着读和倒着读的意思,却给人两重意思,让人一首诗体会作者两种情感,实在精妙。
曾经我国一首神奇的诗:正着读是天亮了,倒着读就是天黑了!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竟然会有如此特殊的效果呢?其实这首诗就是《题金山寺》。这首诗由于历史久远,虽然它是上乘作品,但是其实没有人知道它真正的作者是谁,有的人猜测它是苏轼所创作,有些人猜它是周知微创作。但是无论真正的作者是谁,但是丝毫不影响它所散发出的光辉。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你从正面读的话,从诗文中你可以轻易感受到诗人描述衣服天亮的情景。它描述的情景是一副月夜到破晓的情景,四周的景物如何在等待天亮的过程,只要你细读这首诗,你就可以轻易感受到那种即将破晓的场景。诗中每一处都是体现出将要天亮的感觉。
如果你倒着读这首诗,你却有另一番滋味。它描述却是一副快要夜幕降临的场景。无论是海霞,还是周围的环境的描述,都是表现出夕阳西下的情景。这也代表即将天黑了。
同一首诗能够有如此神奇的意思,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诗人的才思妙想。短短几个字,就能同时描述天亮和天黑的情景。虽然我们一直找不到这首诗真正主人,但是它绝对是一副好的作品,值得我们永远保留。
其实我们中国还有很多的文化都是很有它独特的精华。我们更要吸取它们的养分。不要以为这是古人留下来,就认为他们过时,但是好的作品永远是不分年代和时间的,他们所散发的光芒,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就像《题金山寺》,大家扪心自问,可以做到跟作者一样短短几个数字就可以描述出两副不同的情感吗?估计大部分人都不可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下这首诗,将会真正领略到古人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