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风云努尔哈赤(8):建立国家!一般年轻人没有这样的格局

 金色年华554 2021-03-01
大清风云努尔哈赤(8):建立国家!一般年轻人没有这样的格局

统一建州五部和古勒山大胜,使得努尔哈赤的威望和实力空前强大。在积蓄力量继续讨伐其他女真部落的过程中,努尔哈赤还在同步进行着另一个意义重大的举动——对政权的管理。

驰骋疆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努尔哈赤武略厉害,文韬同样出色。从小到大,努尔哈赤的父祖都忙着打仗,肯定没有功夫对他进行系统的文武教育。所以,这里不得不产生一个疑问,想当初的“侍候”努尔哈赤在明将李成梁那里都学到了些什么?是李成梁觉得这小子像个栋梁之才刻意教的,还是努尔哈赤自己偷师学艺?总之,成年回家后的他才情禀赋完全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事实证明,身边其他二十郎当岁的青年完全不能与他同日而语。

经历了十几年的刀风剑雨,需要有一个像样的稳定的居所了。要不然何处是归乡?

1587年,即将统一建州五部的努尔哈赤在哈兰哈达山(即烟筒山)下的南岗,“筑城三层,启建楼台”,修筑了费阿拉城,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大本营。同时“定国政,凡作乱、盗窃、欺诈,悉行严禁”,不许女真民众犯上作乱,不许侵犯满洲贵族的私有财产,这俨然就是一个国家政权的雏形。

什么是格局,能够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就是格局,能够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就是格局。一帮小首领围绕白山黑水那点地整天打打杀杀能有什么出息,我努尔哈赤不是这样的人。

努尔哈赤内心开始燃烧起另一束熊熊烈火——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这就是努尔哈赤的格局。有了这个格局,努尔哈赤的每一个决策将会更加谨慎,每一场战争将会更加决绝。他要为自己将来的“国家”负责,他要为追随他的“臣民”负责,他要为自己打下的每一块“疆土”负责。

1603年,努尔哈赤由费阿拉迁到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东)居住。这座高七丈的新城,是经过女真夫役的多次营建,规模远远超出“旧都”费阿拉城。城池结构设计的也非常合理,内城居住着“皇亲国戚”,外城居住着精悍的士兵、护卫,城池的外围则居住着二万多户市井百姓。

城外的市井百姓也不是杂乱无章的居住,而是有着明确的区域划分和分工。北门外侧居住着专门制造铁甲的铁匠,南门外则居住着制作弓箭的工匠,东门外侧是一百多间贮藏谷物的粮仓。

这一切是不是划分的很科学。从这些组成上来看,赫图阿拉城不像是一个“都城”,更像是一个军事大本营。

是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蕴蓄更强大的力量。

(原创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