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图书 馆员 2021-03-01
调理肝脾

运用具有疏肝健脾、调理气机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肝郁脾虚、肝旺脾虚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疏肝和脾

运用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助运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肝脾不和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疏肝补脾

运用具有疏肝理气、健运脾气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肝郁脾虚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补脾泻肝

抑木扶土

运用具有泻肝理气、健运脾气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肝旺脾虚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运用具有疏肝理气、和胃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肝胃气滞、肝胃不和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运用理气解郁为主,佐以具有和胃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肝胃气滞、胃滞气逆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运用理气抑肝为主,佐以具有和胃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肝胃气滞、肝气犯胃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运用清肝理气为主,佐以具有和胃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肝热气滞、胃失和降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脾 与 胃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同居中焦,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现将脾与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简述如下。

一、脾的生理病理

(一)脾主运化。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有以下两种含义。

1.运化水谷精微:《内经》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其后再由脾气帮助使精气上归于肺,由肺到全身各部以滋养脏腑、器官,所以当脾气健运时人的消化功能就好,机体表现为肌肉丰富,精力充沛等。若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时就必然出现食少纳呆,食后腹胀等症状。久之则全身乏力,肌肉消瘦,精神不振等。

2.运化水湿、水液:《内经》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段文不但说明了精微物质的运化过程,同时也明确指出在脾气的作用下水液运化的全过程。当脾气旺盛运化水湿功能正常时,饮入之水可以正常的输布与排泄,体内的水湿亦可正常的运化;当脾气虚或脾阳虚时,水湿运化失调可导致水湿停留。如停留于肌肤则产生水肿,停留在肺则成痰饮,停留于体腔如胸腔、腹腔则出现胸水或腹水。因此中医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

(二)脾统血。统血是指统摄控制血液的流行,使之循经脉正常运行。人体元气的生成主要是靠脾,脾气健运则元气充足,就能充分发挥“气能摄血”的作用。所以脾能统血与“气”能摄血的作用基本是一个含意。当病态时,若脾气虚弱则气不摄血,血失统摄,血溢脉外或流至体外就会出现尿血、便血、肌衄、崩漏等多种出血症。这种病理现象称为“脾不统血”。

(三)脾的特性

1.脾气宜升;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升清:即升精。“升”是指脾的运化功能而言,“清”泛指精微物质。因为脾气能将饮食的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由肺到心,以生化气血,营养脏腑。这种运化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的,故称“脾气宜升”。而上升的主要物质是水谷精微,所以又称“脾主升清”。

(2)升举:脾气健旺,升举内脏,维持脏腑的恒定位置及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就会出现脾气下陷的改变,如内脏下垂,脱肛,久泻不止,少气懒言,息短声低,自汗易感,排便无力等。

2.脾喜燥恶湿:《素问》说:“五脏所恶……脾恶湿”。脾属阴脏,性喜燥而恶湿。脾虚不运则易生湿;反之,湿盛极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造成“湿困脾”,出现头身沉重,四肢困顿,脘腹闷胀,食少纳呆等。故有“脾恶湿”之说。

(四)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人体肌肉之所以能强壮丰满,四肢活动有力,主要是依靠饮食所化的精气。这种气经脾转输以达四肢百骸。故脾气健运则机体肌肉丰满,四肢活动有力。脾气虚弱则四肢无力,肌肉消瘦、甚至萎软不用。所以说,脾主肌肉、四肢,主要是指脾供给四肢、肌肉正常活动的营养。

《素问》又说:“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因为口纳五谷,先入于胃,胃为脾之腑,故口为脾之外窍。《灵枢》还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由此说明脾的精气通于口,脾气正常则口能辩味。病态时若脾气虚则口淡无味,唇色无华,脾有湿热时则口中粘腻、泛甜,甚者口唇红肿糜烂。

(五)脾与胃的关系。脾位于腹中,与胃以膜相连。二者经络上互为络属,构成表里;生理上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所以说脾与胃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两者又各有其特点,脾的主要特点是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因此脾虚失运则有湿困于脾,中气下陷等病理改变;胃的主要特点是受纳水谷及水液,若胃气虚弱则出现胃纳不佳。胃气上逆等病理改变。

(六)脾与其他脏的关系。按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五脏之间均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

1.脾与肾:肾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所以脾之运化功能必须有肾阳的推动,肾主水、藏精,又必须有脾运化之精微不断的滋养,若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脾阳不振,临床上则出现腹胀,纳呆,形寒肢冷,浮肿便溏等脾肾阳虚之症。当脾虚时则中阳不足,生化无权,致水谷精微难以化生人体之阴精,以致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出现未老先衰,齿摇发脱,腰膝酸软,不育不孕等。小儿则以发育不良为主要表现。

2.脾与肝

(1)肝藏血,脾统血,主运化,以生化血液。若脾虚则运化失司,必然影响生血功能,则肝无血藏致肝血不足,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爪甲不荣,肢体麻木,耳鸣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经少色淡或闭经等。

(2)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气的运化功能必须要肝气来协助输布。若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失常横逆犯脾临床称肝气犯脾,轻者称肝脾不和或肝旺脾弱。出现胁下、上腹闷痛,嗳气纳呆,腹痛泄泻等。所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

脾与其他脏器的关系示意图如下:

二、胃的生理病理

(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如《内经》说;“胃为水谷之海”。“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故有“胃以降为顺”的说法。若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时,则出现恶心呕吐,胃脘疼痛等症。

胃之所以能受纳饮食与腐熟水谷,主要是依靠“胃气”的功能。胃气一般泛指胃的消化功能。《灵枢》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可见人以胃气为本。历代医学皆重视保护胃气。所以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述。

(二)胃的特性

1.胃气宜降:胃气以降为顺。胃气下行,故水谷下降,以便消化,吸收与排泄。它与脾气宜升的特点相反相成。如胃失和降则出现胃气上逆等病症。

2.喜润恶燥:胃属阳,喜润恶燥,与脾属阴,喜燥恶湿相反相成,以保持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临床多胃阴不足、胃热、胃火诸症,出现口干喜饮,舌干少津,饥不欲食等症。“胃阴”即胃中之津液,又名“胃津”、“胃汁”,由水谷化生而成。

三、脾病的辩证论治

(一)脾气虚弱

主证: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肢倦乏力,四肢浮肿,小便清长等,或见:脱肛,阴挺,内脏下垂,二便滑泄不禁等。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无力。

辩证: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胃气亦弱,腐熟不及,运化失健,不能升清降浊,故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脾失健运,生化无源,精微失布,则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肢倦乏力,舌淡脉缓无力等,脾虚不运,水湿停聚则四肢浮肿,苔白等,脾虚中气下陷,升举不能,脏腑维系无力,故见脱肛,阴挺及内脏下垂,二便滑泄不禁。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健脾汤化裁或补中益气汤化裁

黄芪、党参、炒白术、陈皮、山药、扁豆、茯苓、升麻、柴胡、当归、大枣等。

(二)脾不统血证

主证:多种出血如:崩漏、便血、尿血、肌衄(“血从毛孔而出,名曰肌衄。”)等,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体倦,少气无力,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脉弱或沉缓。

辩证:本证以脾气虚证和出血征象为主要临床特征。人体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虚衰,统摄无权,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见出血诸症,若渗于胃肠则便血、呕血,渗于膀胱则尿血,渗于肌肤则肌衄。妇女可因脾气虚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而致月经过多或崩漏。故有“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症”之说。脾气虚加之失血,故面色萎黄或苍白,脉弱或沉缓。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化裁

党参、黄芪、炒白术、大枣、炙草等

(三)寒湿困脾证

主证:脘腹胀闷,呕恶便溏,食少纳呆,舌淡粘腻,头身困沉,懒动懒言,脘腹隐痛,体虚浮肿,面色皮肤晦黄。白带过多。舌胖苔白滑腻。脉濡缓或细滑。

辩证:本证以寒湿内盛,中阳受困为主要临床特征。湿邪或寒湿之邪阻碍脾的正常气机,致使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又脾气虚,运化失司,湿自内生,致水湿停留。可见湿盛与脾虚互为因果,以致出现以上诸症。

治法:健脾燥湿

方药:香砂胃苓汤化裁

苍术、炒白术、厚朴、法夏、草叩、佩兰、茯苓、甘草等。

四、胃病的辩证论治:

(一)胃气虚寒

主证:多与脾阳虚证合并出现。胃纳减退,脘腹空痛、冷痛,得食、得暖、得按痛减,嗳气发凉,泛吐清水或清冷涎沫,口淡无味,大便稀溏。四肢欠温,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无力等。

辩证: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或苦寒之剂消伐脾胃阳气,以致阳虚中寒,寒气凝滞故见脘腹冷痛、空痛、得食、得暖,得按痛减,舌润胖嫩,苔白,脉沉无力,大便稀溏,四肢欠温。寒饮不化而上逆故嗳气发凉,泛清水或清冷涎沫。脾阳不振,运化失司,则口淡无味,食欲减退等。

治法:温胃益气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或附子理中汤加减。

炮姜,吴茱萸,肉桂,良姜,丁香,党参,黄芪,大枣等。

(二)胃阴不足

主证:唇舌干燥,或干呕呃逆,脘痞不畅,饥不欲食,便干溲短,舌光红少津,脉细数。

辩证:多因火热耗伤阴液所致,胃阴不足,津不上承,故唇干舌燥,光剥少津。阴虚生热扰于胃中。胃失津润,故脘痞(脘痞是指胃脘部饱胀,满闷不舒的症状)不畅,饥不欲食,胃失和降则干呕呃逆;津伤胃燥而及于肠故便干溲短。

治法:益胃生津,兼清胃热

方药:益胃汤,麦门冬汤化裁

鲜石斛,鲜芦根,生地,西洋参,沙参,花粉,麦冬,元参,玉竹,梨汁,藕汁等。

(三)胃火炽盛

主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渴喜凉饮,消谷善饥或食入即吐,口臭齿衄或牙龈肿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辩证:多因情志过急,化火或邪热犯胃,过食辛热之品而致。热邪郁胃,则胃脘灼痛。热郁气逆则吞酸嘈杂,火有消谷之力故消谷善饥。火逆循经上火故口臭,牙龈肿痛,舌红苔黄。热灼血络,迫血妄行则齿衄。热结阳明,消灼津液,故口干渴喜凉饮,大便秘结,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清胃散加减

生石膏,知母,栀子,黄芩,大黄,或加滋阴药如芦根,石斛,花粉等以防伤津。

(四)食滞胃脘

主证:脘腹胀满、纳呆呃逆,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大便不畅,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

辩证:多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胃纳化失常,中焦气机受阻所致。食浊内阻则脘腹胀满,纳呆,大便不畅或稀溏,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胃气不得下降则上逆故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吞酸。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化裁

神曲,麦芽,焦山楂,沉香,旋复花,半夏,莱菔子等。

脾胃病辩证论治简表:

病名

主要临床特点

治则

代表方

脾气虚弱

面色萎黄,食欲不振,食后脘腹胀满不适,大便稀溏,四肢倦怠无力。或见轻度浮肿,脱肛、阴挺及内脏下垂,舌淡嫩有齿痕,苔白,脉濡软无力。

健脾益气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脾不统血

崩漏,便血,尿血,皮下溢血等,伴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体倦,少气无力,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濡细

补脾摄血

归脾汤

脾为湿困

脘腹饱闷发胀,纳食不香,头身及肢体困重,苔白厚腻。

燥湿运脾

香砂胃苓汤

胃气虚寒

空腹胃脘隐冷作痛,得食、得暖、得按即减,或虚痞作胀,呃逆,呕吐清涎冷液,大便不实。

温胃益气

桂附理中汤

胃阴不足

唇舌干燥,饥不欲食,或干呕呃逆,脘痞不畅,便干溲短,舌尖红少津,脉细数。

益胃生津

麦门冬汤

胃火炽盛

胃烷灼痛,吞酸嘈杂,渴喜凉饮,消谷善饥,口臭齿衄或牙龈肿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清胃泻火

清胃散

食滞胃脘
胃气上逆

脘腹胀满,纳呆呃逆,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不畅,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

消食导滞
和胃降逆

保和丸

 

附1:胃脘痛

一、概说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上腹部发生疼痛的病证。古代文献中常称“心痛”“心腹痛”“心口痛”“心下痛”等多指胃脘痛而言。正如《医学正传》指出“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古人早已有明确认识,称之为“真心痛”。另外对于邻近脏腑发生病患以及某些下腹部或心肺疾患所反射引起的疼痛,经仔细诊查,均可发现与胃脘痛有明显不合,临症时应注意详细鉴别。

现代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可参照本章内容辩证施治。

二、病因病机

胃脘痛发生的原因,有病邪犯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等几个方面。

(一)病邪犯胃。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皆使胃寒而痛。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发;又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内生湿热,或食滞不化,可以发生热痛或食痛。

(二)肝胃不和。忧郁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而致胃脘疼痛。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化火。火邪又可伤阴,均可使疼痛加重,或病程缠绵。

(三)脾胃虚寒。素体虚弱,劳倦过度,饥饱失常,久病不愈,均可损伤脾胃阳气,使中气虚寒而痛。

胃脘痛的病因,虽有上述的不同,但其发病均有一共同途径,即所谓“不通则痛”。病邪阻滞,肝气郁结,均使气机不利,气滞而作痛;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或胃阴不足,脉络失于濡润,致使脉络拘急而作痛。气滞日久不愈,可致血脉凝涩,瘀血内结,则疼痛更为顽固难愈。

三、辩证论治

胃脘痛的辩证,主要辨别是病邪(寒、热、食滞等)阻滞引起的,还是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引起的;病在肝,还是病在脾胃;是实证(病邪阻滞、肝郁,肝火),还是虚证(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尚属气滞,还是已成血瘀等几个方面。

对本病的治疗,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需进一步审证求因,属于病邪阻滞者,当辩其邪而去之;由于肝气郁滞者,当疏泄肝气;因于脾胃虚寒者,当温中散寒;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伤阴,血瘀所致,当分别病情采用清火,养阴,化瘀等法。

(一)病邪阻滞

1.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

辩证: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苔白腻,脉紧属寒,胃痛暴作时,多见紧脉。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轻症仅用局部热敷或服生姜汤即可止痛。较重者可服良附丸,每次4.5~9克,每日2~3次,如不效,可用半夏厚朴汤。兼挟食滞者可加枳实、神曲、鸡内金等以消食导滞。

2.食滞胃脘

主证: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辩证:饮食过多,停积于中,故见脘腹胀闷而痛,嗳腐吞酸;呕吐之后,积滞得去,脘痛得减。舌苔厚腻为食积停留之征。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可用保和丸加砂仁、枳实、槟榔等,如不效,可用小承气汤加木香,香附等。如受寒停食,郁而化热,胃脘痛较剧,兼苔黄便秘,或见发热者,再加芒硝以下之。

(二)肝气犯胃

主证:胃脘胀满,功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脉弦。

辩证: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作痛;胁为肝之分野,气病多游走,故其痛攻撑而连及两胁;气机不利,胃失通降,因而胀满,嗳气,大便不畅,肝气犯胃,可见弦脉。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香附、川芎等为疏肝解郁之主药,疼痛较重者,可加木香、延胡索以理气止痛;嗳气较多者,可加沉香、旋复花以顺气降逆。

气郁日久,可以化火,出现痛势急迫有烧灼感,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黄芩汤合左金丸,酌加疏肝理气药。

(三)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暖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辩证: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水饮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阳虚而寒盛者,则畏寒喜暖,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均为中虚有寒阳气不能输布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用黄芪建中汤加木香,炮姜、煅瓦楞等以温中止痛(桂枝可改用肉桂)。

(四)瘀血凝滞

主证:胃脘疼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紫黑。便血如墨,舌质紫暗,脉细涩。

辩证:疼痛日久难愈,因血瘀为气滞和虚寒之进一步发展,病根更深,。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久痛入络,脉络损伤,所以吐血、黑便。舌色紫黑,脉细涩,为血行不畅之征。

治法:化瘀通络

方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桃仁、五灵脂等化瘀止痛,与香附、延胡索,赤芍、甘草等同用,兼能理气和中,增强止痛作用;如血出不止,去桃仁、川芎、红花加炒蒲黄、参三七、灶心土等止血药。如出血后面白神倦脉细弱者、可加党参、黄芪、白术等以益气摄血。

以上胃脘疼痛诸证,病邪阻滞者多为急性疼痛;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者多为慢性疼痛。病邪阻滞、气滞火郁或脾胃虚寒,均可形成瘀血内停。因此,上述诸证,往往不是单纯不变的,牙实并见、寒热错杂的并不少见,临证时必须灵活掌握。

腹痛腹胀不消化怎么办?不用吃药也能改善

胃胀了不消化,怎么办?吃某某牌健胃消食片……

哦不,小编说顺嘴了……经常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产生上腹胀痛等症状,在中医里属于“痞满”的范畴。对于这种疾病,虽然有很多种中西药可以使用,但是所谓“是药三分毒”,不如我们自己动手,体外治疗吧!小编亲测有效,一起去看吧——

痞满是由于中焦气机升降失司,壅滞不通而引起的以心下、上腹部痞闷胀满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又称为心下痞,其严重者称为心下痞硬。痞满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中焦气机升降失调,壅滞于中焦,与胃、肝、脾等脏密切相关。其具体病因可分为外感、内伤,外感多由风、寒、湿邪客于太阳、阳明之表,后由于误下或里虚,邪气内陷心下引起。内伤多由于饮食不调,痰气食积阻滞胃脘,或七情不调,肝郁气滞引起。也有单纯里虚,脾胃不运引起的痞满,但较少见。

本病与西医学中多种疾病有关,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者,可参考本篇论治。本病的治疗当首先区别病情虚实,实证者确定病位,兼夹何邪,分别施以散寒、理气、消食、化痰、清热等法;虚证者确定病位,气血阴阳虚损程度,分别施以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养阴益胃,气阴双补等法。如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则当虚实兼顾、寒热分消。本病常用外治法有针刺、推拿、穴位贴敷等。

一、灸法

1.适应证食积气滞引起的痞满。

2.操作方法  取内庭穴,穴位在足底,当足掌面第2与第3趾的夹缝之中,与足背胃经内庭穴相对处。将艾绒揉搓成半个小麦粒大小,底部蘸少许凡士林固定于里内庭上,用线香点燃,直至燃烧殆尽,不拘壮数,灸至觉热为止,每周3~4次,2周为1个疗程。

3.疗法特点本法载于《针灸真髓》,是日本针灸学派泽田派的独特经验。

4.注意事项注意烫伤及局部皮肤感染。疤痕体质者慎用,治疗前应和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可能会有疤痕产生。

二、推拿法

1.适应证各型痞满。

2.操作方法

(1) 揉中脘:一手大鱼际紧贴中脘穴,用力柔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2~5分钟,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

(2) 揉腹:一手掌心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用力要柔和,动作较快, 2~5分钟,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

(3) 揉按后背:脊柱两侧膀胱经,从膈俞开始,至三焦俞为止,用拇指指腹按揉,从上至下,先左侧后右侧。重点按揉肝俞、脾俞、胃俞,总共约5分钟,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

3.疗法特点简便易行,可在家自行操作,适应证广,无明显副作用。对于复杂性痞满疗效较差。

4.注意事项  注意用力恰当,不可过用猛力,亦不可用力虚浮敷衍。推拿总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三、民间偏方贴法

1.适应证食积痞满。

2.操作方法用乱发一团剪断,酒曲一个、葱白七个、老姜三钱、胡椒七粒,以鸡蛋一个破壳,倾入碗中,将各药捣碎,融和调匀,用隔夜灯油煎成一饼,贴患者心坎下胃脘处,用布带束住,冷则煎热再贴,约一二时似觉松动,便可取出,其病立愈,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

3.疗法特点本法载于《验方新编》,为民间治疗积食痞满的简易方法,安全有效。

注意事项贴时注意温度,以免引起烫伤。皮肤过敏、破溃及糖尿病周围循环障碍者不宜用此疗法。
从肝脾胃失调辨治,反复发作的口疮竟治愈!好方一定要分享

口疮反反复复总不好,是一件非常烦心的事情。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一篇文章,本文作者承国医大师李振华脾胃病学术思想,认为反复性口疮是脾虚、肝脾胃失调所致,并沿用李师经验方,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到底是什么方子呢?一起去看看吧~~

卢某,女,46岁, 2010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口疮反复发作40余年,加重1年。患者从幼年开始就出现口疮,创面常出现在口唇边和口唇内侧,一般半年复发一次并自愈。成年后常于经前发作,曾在口腔科和五官科多次治疗,效果不佳,有时症状稍缓解,适逢经期又会复发。每次复发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痛苦难耐。2010年以来症状加重,每次发病第4~5天疼痛难耐,话语不便,纳谷不香,张口即流清稀痰涎。此次发作20余天仍未愈合,舌尖及舌两侧亦有疮面出现,疮面色白,平素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稀溏,月经大致正常。舌淡胖大,苔白腻,脉弦细。

中医诊断:口疮(木郁克土);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治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予香砂温中汤合左金丸化裁。

处方: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厚朴10g,砂仁5g(后下),木香10g(后下),刘寄奴15g,佛手15g,小茴香10g,乌药15g,海螵蛸15g,黄连5g,吴茱萸3g,枳壳15g,郁金15g,甘草5g。6剂,水煎服。

2010年11月16日二诊:口疮缓解,乏力、大便稀溏症状较前减轻。舌淡胖大,苔薄白,脉弦细。效不更方,守上方继续服6剂。

2010年11月24日三诊:因外感又来就诊,自述口疮愈合,神疲乏力已明显减轻,大便已成形。给予外感药物治疗,并嘱患者外感愈后继续调理脾胃,以防口疮反复。

2010年12月21日四诊:此次经前口疮未复发,面色转佳,精神状态亦明显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效不更方,继服6剂。

2011年1月10日欣喜来门诊告知,已两次经期未复发。

本患者为中年女性,幼年即发口疮,成年后经久不愈,每于经期复发。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上泛清水痰涎;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胖大,均为脾虚之象。脾开窍于口,木旺乘土,故肝之郁火最易灼伤唇之肉络。舌为心之苗窍,舌尖亦应心,肝火上扰,引动心火,灼伤舌络,则舌尖生疮。疮面色白,提示病本属虚。肉络受损,血脉不通,疮面不荣,故疼痛难耐。治疗当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为法。

香砂温中汤是李老的经验方。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健脾益气;小茴香、乌药、枳壳、郁金疏肝理气降逆;厚朴、砂仁理气和胃;黄连合吴茱萸,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畅达气机,共奏泻热降逆之效;刘寄奴醒脾开胃,合郁金破血通络止痛;佛手疏肝理气,燥湿化痰,两擅其功;海螵蛸收湿敛疮。诸药合用,标本兼治,药到病除。

二诊乏力、大便稀溏症状较前减轻,说明药中病机,脾虚渐复,湿邪渐消。三诊口疮愈合而未复发,面色转佳,精神状态亦明显好转,可见中气恢复,肝气已舒,效不更方,继服上药,体现了治疗疑难病、慢性病应谨守病机、有方有守的思想。对于复发性口疮,脾虚乃发病之本,肝脾失调为其反复发作的不仅要培土固本,而且要注重调和肝、脾、胃。

脾阳虚的表现有哪些?怎样调理脾阳虚?

脾虚的表现有哪些

脾虚证是指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比较繁杂,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临床表现。

1.脾气虚

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

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

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气陷临床表现,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

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慢性出血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怎样调理脾阳虚:

一、 适当服用药物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

1、脾胃气虚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

2、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

3、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对于胃阴虚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

二、 注意饮食调理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保胃”的前提。那么脾胃虚弱的bing人如何调养呢?

1、饮食调养基本原则。

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饭,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同用逍遥散,一个有效一个无效,原因何在?

导读:

逍遥散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应用十分广泛。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国医大师段富津先生活用逍遥散验案一则,其在前医用该方无效的情况下,仍沿用此方,只是稍做变化,竟药到病除!到底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且看正文~~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是妇科之常用方,主治肝脾不和, 营血虚少诸证。原方是由等量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减半),煨生姜、薄荷(少许)组成。其功效可概括为疏肝、养血、健脾三个方面。

从组成原则分析,方中柴胡为君药,白芍为臣药,故三者之中侧重于疏肝, 而健脾、养血之功略逊。在临床实践中,此方证以肝郁为主者固多,但脾虚偏重者, 或血虚较显者,亦往往有之。因此,运用逍遥散时,又需随证化裁,疗效方能显著

余治一女,年40岁,患肝炎2年,近2个月来除右胁疼痛、心悸失眠、善惊易怒外,下肢明显浮肿,身重乏力, 饮食减少, 食后腹胀,胁痛因之而甚。察其舌苔白腻,脉左弦右缓问及月,常后期而至,血色浅淡而量少此乃肝郁脾虚,营血不足之逍遥散证。但自诉, 已服逍遥散(汤剂)20剂不效

细辨之,当为逍散证无疑,遂处以茯50g,焦白术25g,当归、白芍各l5g,草8g,薄荷生姜少许,加大皮、橘皮各10g。

煎服2剂,患者尿量增多,浮肿渐消。继用4剂,患肿平痛减,饮食有增后以此方加减,共服10数剂,自觉愈而出院工作

该患者现以下肢浮,乃脾虚停湿为主,湿阻气机,则肿胀痛甚。遂变茯苓为,重在淡渗湿明代虞抟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臣以白术健脾燥湿。脾喜燥恶湿,脾虚失运,则湿气内停。茯苓、白术合用,使湿去脾健,水不复聚湿去则肿消,气机得以调畅,故其胀痛亦减。以柴胡疏肝,当归、白芍养血,其气滞血虚诸证,随之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