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科举是戴着镣铐跳舞,他却写出不朽名篇

 麦侬1 2021-03-01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十一月-779年十二月),安史之乱平定,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异族侵扰,唐朝开始转为衰弱。在此期间,杜甫、岑参等璀璨的诗星陨落,却有新的诗歌群体活跃。他们既无共同的组织,也无共同的宣言,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审美趣味,遵循着共同的创作原则,又相互唱和,交往密切,这个自然形成的流派人称“大历十才子”。

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的钱起,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长于五言,词彩清丽,音律和谐。《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这首诗将水、云、竹、山、鹭、花人格化,写得极富感情,“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不愧为写景妙句。

钱起当时诗名很盛,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之作,然其诗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这首诗通过生动景物的描绘和对禅机的抒发,把这惜别之情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海趣禅机,深情厚谊,融为一体,不失为一首送别的好诗。

唐代科举省试要作“试帖诗”,一般五言六韵,有严格的格律规定,容易束缚作者的思想,所以很难写好。不过,有的作者善于“戴着镣铐跳舞”,往往能够即席发挥,写出传诵不衰的好诗来。

而钱起又是这少数人中的佼佼者,天宝十载(751年)他参加进士考试,诗题“湘灵鼓瑟”摘自《楚辞·远游》:舜帝死后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常在江边鼓瑟表达自己的哀思。钱起所做之诗传诵一时,奠定了他在诗坛的不朽声名,《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尝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特别是结尾两句,尽情地描写乐曲的表现力之后,使乐曲在高潮中嘎然而止,突然转折,出人意料;诗境从虚幻世界猛然拉回到现实世界,又是一重意外。同时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实在是神来之笔,以至于《旧唐书·钱徵传》称这十个字是钱起得自于“鬼谣”。

钱起很善于用诗歌表达自己的诉求,《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鹂飞上林

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

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

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

羞将白发对华簪。

开头四句象不经意地描绘了一幅艳丽的宫苑春景图,烘托出裴舍人陪伴皇帝的特殊身份地位。接下来笔锋一转到请求援引的题旨上,十年来不断向朝廷献文赋没得到赏识,使白发的我羞见插华簪的权贵。

这首投赠诗目的是为了向裴舍人请求援引,恭维寓于“景语”不觉其庸俗,求援含蓄保持了一定的身份,可见钱起艺术技巧的娴熟。

诗人追求功名,但名利场的你争我夺,哪比得上和好友一起赏月?《裴迪书斋望月》: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诗人客居在北方,看见大雁北返,触动情怀,于是写下了这首《归雁》: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

不胜清怨却飞来。

这首诗表面上写大雁,实际上是写诗人在春夜的感受,至于是什么感受却欲说还休,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不正是他自己内心的追求吗?

上一篇:他当官靠社交,千古诗名靠的是才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