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河水注》湟水中游流域考略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1-03-01

                       B

湟水又东,右合溜溪、伏溜、石杜、蠡四川,东北流注之。左会临羌溪水,水发新县西北,东南流,历县北,东南入湟水。湟水又东,龙驹川水注之,水右出西南山下,东北流,迳龙驹城,北流注于湟水。

临羌溪水,按注文“水发(临羌)新县西北”推析临羌溪水即今水峡河。

龙驹城,具体不详。《明西宁卫志》谓城在镇海堡东,则水当径其东也[1]

湟水又东,长宁川水注之。水出松山,东南流,迳晋昌城,晋昌川水注之。长宁水又东南,养女川水注之。水发养女北山,有二源,皆长湍远发,南总一川。迳养女山,谓之养女川。阚骃曰:长宁亭北有养女岭,即浩亹山,西平之北山也。乱流出峡,南迳长宁亭东。城有东西门,东北隅有金城,在西平西北四十里。《十三州志》曰六十里,远矣。长宁水又东南与一水合。水出西山,东南流。水南山上,有风伯祠,春秋祭之。其水东南迳长宁亭南,东入长宁水。长宁水又东南流,注于湟水。

长宁川水,董佑诚认为长宁川水即今北川河。熊会贞则进一步指出养女川水为其西源。(董佑诚曰,长宁水,今曰北川河,有二源,东源即此水,西源则养女川水也。会贞按:以北川河之西源当长宁川,以东源当养女川为是[2]。)       

 晋昌城,具体位置不详。

湟水又东,牛心川水注之。水出西南远山,东北流,迳牛心堆东。又北迳西平亭西,东北入湟水。湟水又东,迳西平城北。东城,即故亭也。汉景帝六年,封陇西太守北地公孙浑邪为侯国。魏黄初中,立西平郡,凭倚故亭,增筑南西北三城,以为郡治。湟水又东,迳土楼南。楼北倚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阚骃曰:西平亭北,有土楼神祠者也。今在亭东北五里。右则五泉注之。泉发西平亭北,雁次相缀,东北流,至土楼南,北入湟水。

牛心川水,即今西宁南川河,土楼即今西宁北山,土楼神祠即今北山寺[3]

西平城,西宁市文物工作者通过考古调查和资料分析,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1990年从西宁市大同街明清北城墙损毁横断面发现城墙不是一次建成,内侧填充物内有汉代陶罐碎片遗物。1998年西宁市旧城改造时在城中区下宏觉寺东头发现东汉晚期墓葬,在此之前西宁南滩体育场、莫家路、山陕台均发现过汉墓,墓葬应在城垣之外。1998年,西宁市少年宫院内发现大灰坑,内有东汉晚期灰陶罐残片、灰陶豆及冶炼时的坩锅,分析为工业作坊,应在城垣之内。2005年对七一路段城墙剖面勘测时发现有三个分界面,西宁市文献管理所曾永丰撰文提出这是应对西平郡城、青唐城、明清城三次大规模变化的实物佐证[4]

湟水又东,右合葱谷水。水有四源,各出一溪,乱流注于湟水。又东,迳东亭北,东出漆峡,山峡也。东流,右则漆谷常溪注之,左则甘夷川水入焉。湟水又东,安夷川水注之。水发远山,西北流,控引众川,北屈,迳安夷城西北,东入湟水。湟水又东,迳安夷县故城。城有东西门,在西平亭东七十里,阚骃曰:四十里。湟水又东,左合宜春水,水出东北宜春溪,西南流至于安夷,南入湟水。湟水又东,勒且溪水注之。水出县东南勒且溪,北流迳安夷城东,而北入湟水。湟水有勒且之名,疑即此号也。阚骃曰:金城河,初与浩亹河合,又与勒且河合者也。

安夷川水,学界多认为即今平安县三合沟[5];但从流向上(西北流,控引众川,北屈)考析,安夷川水却与勒且溪水大致相当;故本文姑且存疑。

勒且溪水,学界多认为即今平安县白沈家沟,又名沙沟。勒且之名是因古代勒且羌人所局。又名勒姐(姐音紫)、牢姐[6]

安夷城,疑即平安镇附南的西营坝遗址。该遗址位于三合沟与白沈家沟之间。符合注文“水出县东南勒且溪,北流迳安夷城东”与“安夷川水......北屈,迳安夷城西北”的方位描述;而附近分布的石家营、窑房、沈家等数处汉墓群亦可为佐证[7]

湟水又东,左合承流谷水南入,右会达扶东西二溪水,参差北注,乱流东出,期顿、鸡谷二水北流注之。又东,吐那、孤长门两川,南流入湟水。六山名也。湟水又东,迳乐都城南,东流,右合来谷、乞斤二水,左会阳非、流溪、细谷三水。东迳破羌县故城南。应劭曰:汉宣帝神爵二年置,城,省南门。《十三州志》曰:湟水河在南门前东过。六谷水自南,破羌川自北,左右翼注湟水。

乐都城,碾伯镇大古城村后庄遗址。(1996,青海省文化厅)

破羌县故城,今乐都县高庙镇老鸦村内。(1996,青海省文化厅)

又东南迳小晋兴城北,故都尉治,阚骃曰:允吾县西四十里,有小晋兴城也。

小晋兴城,学界多认为即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山城村南 50 米山城村遗址;现存西墙,残长 100 米,基宽 8 米,高 2-5 米。墙夯筑,夯层厚 8-12 厘米;汉、晋。据《水经注》、《西宁府新志》(卷七)、《甘肃通志稿》(卷三)考证,疑为汉、晋时期的小晋兴故城[8]


[1]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二

[2]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二

[3]王昱:《再谈西平亭与西平郡城》,《青海民族研究》,20072期,第124

[4]曾永丰:《西宁郡城考》,《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5]铁进元、易光华、许显成:《安夷县址、宗哥城址考辨》,《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6]李万寿:《湟水、河湟地区、古湟中、湟中地、湟中羌等称谓溯源》,《水利天地》 2011年第5期,第21

[7]《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

[8]《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