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颍水注 》所涉沈丘县、太和县等地域考略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1-03-01

A5

颍水又东,右合谷水,水上承平乡诸陂,东北迳南顿县故城南,侧城东注。《春秋左传》所谓顿迫于陈而奔楚,自顿徙南,故曰南顿也。今其城在顿南三十余里。又东迳项城中,楚襄王所郭,以为别都。都内西南小城,项县故城也,旧颍州治。谷水迳小城北,又东迳刺史贾逵祠北。王隐言祠在城北,非也,庙在小城东。昔王凌为宣王司马懿所执,屈庙而欢曰:贾梁道王凌,魏之忠臣,惟汝有灵知之。遂仰鸩而死。庙前有碑,碑石金生。干宝曰:黄金可采,为晋中兴之瑞。

平乡诸陂,在今商水县平店附近。《水经注》卷二二《颍水》:“颍水又东,右合谷水,水上承平乡诸陂。”按,据文义可知,“平乡诸陂”当指几个湖沼,今则只以一个计算,并以此为名。[1]

南顿县故城,详前。

项城,详前。

谷水,疑与今谷河有渊源。

贾逵祠碑:按《太平寰宇记》卷一0“河南道陈州项城县”条载有“贾逵碑”,言在“县东南二里”。词云:贾讳逵,字安道,河东襄陵人也。迁豫州刺史,在魏明帝二年卒。梁国刘举等为刻石立碑,史记上有二字生金。[2]。张鹏飞认为乐史所录碑文言贾逵宁“安道”,《三国志》与郦注皆言为“梁道”,当有误。此碑宋时著名于世,欧阳修《集古录》、欧阳棐《集古录目》、赵明诚《金石录》、陈思《宝刻丛编》、郑樵《通志·金石略》皆藏有此碑。欧阳修《集古录》卷四载有《魏贾逵碑》,跋曰:后魏贾逵碑。……碑文言逵年五十四而卒,而《魏志)言五十五,碑为是也,此皆补正史之误。欧公当得此碑之拓本,惜未傅世。欧阳棐《集古录目》亦载有《魏贾逵碑》,言:“隶书,不著撰人名氏。逵字安道,河东襄陵人。明帝时官至建威将军、豫州刺史,故从事吴康、刘举等立此碑。”乐史言此碑为梁国刘举等立,则豫州从事吴康、刘举等皆骂豫州之吏,其人史书未载。另陈思《宝刻丛编》卷五。陈州条亦载《魏贾逵碑》,并引《访碑录》云:“魏故建威将军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君之碑,篆额,在项城县本庙内。”此言其碑为篆额,碑额题名为。魏故建威将军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君之碑”。按《三国志·魏书.贾逵傅》贾逵于魏文帝黄初年间因功封,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然至卒时,为豫州刺史,关内侯,谥曰肃侯。故张鹏飞推测其碑名当为:魏故建威将军豫州刺史关内侯贾君之碑”,碑称“阳里亭侯”者,盖所谥“关内肃侯”之号或在卒后第二年,而碑立之时,尚未尊谥号。此碑宋以后无文献著录,盖已不存,宋时拓本今亦不存。[3](备注:贾逵墓,位于沈丘县城(槐店镇)西南新谷河,颖河交汇处,系三国魏遗存,贾逵,字梁道.三国时魏豫州刺史,据传后葬此。今存墓冢封土高约7米,周长72米。俗呼华姑冢。[4]

贾逵早年与并州名士王凌、司马朗结为好友,跟司马朗的弟弟司马懿私交也不错,后者一直视贾逵为可尊敬的师长。等到司马懿篡夺魏国军政大权,并以极残忍地方式诛杀王凌等人后不久,突然患病,经常在梦中看到贾逵、王凌作祟索命,没多长时间便惊吓而死。“嘉平三年六月,帝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时年七十三。”见《晋书·卷一·帝纪第一》。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作为魏朝大忠臣的贾逵,竟然生了一个不肖子孙,日后变身司马家的走狗,不仅为司马昭篡魏积极奔走,还指使部将弑杀魏帝曹髦,留下千载骂名。此人,便是贾逵的长子贾充。父子行事如此乖离相悖,也难怪曹魏大将诸葛诞在贾充到访,并劝告他归顺司马昭时,痛骂对方不配做贾逵之子。

贾充与诞相见,谈说时事,因谓诞曰:“洛中诸贤,皆原禅代,君所知也。君以为云何?”诞厉色曰:“卿非贾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负国,欲以魏室输人乎?非吾所忍闻。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见《魏末传》。(图文摘自网络)

谷水又东流,出城东注颍。

颍水又东,侧颍有公路城,袁术所筑也,故世因以术字名城矣。颍水又东,迳临颍城北,城临水,阙南面。又东迳云阳二城间,南北翼水,并非所具。

公路城,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四里。《续汉书·郡国志》注引《地道记》:“有公路城,袁术所筑。”《水经·颍水注》:“颍水又东,侧颍有公路城,袁术所筑也。故世因以术字名城矣。”[5]

临颍城,按方位作系统考量,此处的临颍城应位于公路城之东(约今沈丘县东南一带),显然并非前文所述的临颍县故城。杨守敬亦认为“此临颍城,非颍川之临颍县也”(备注:守敬按:此临颍城,非颍川之临颍县也。当是古有於此临颍川筑城者,因以名之。但郦氏亦未详耳。汪士铎以与前临颍县复,疑为误,过矣,当在今沈邱县东北。[6]

云阳二城,按方位推析约今沈丘县东南一带。具体不详。杨守敬认为在旧沈邱县(老城镇)之东北;方位亦是大致正确的。(守敬按:二城在今沈邱县(今沈丘县老城镇)东北。[7]

又东迳邱头。邱头南枕水《魏书.郡国志》曰:宣王军次邱头,王凌面缚水次,故号武邱矣。颍水又东南流,于故城北,细水注之。水上承阳都陂,陂水枝分,东南出为细水,东迳新阳县故城北,又东南迳宋公县故城北。县即所谓郪邱者也,秦伐魏取郪邱,谓是邑矣。汉成帝绥和元年,诏封殷后于沛,以存三统。平帝元始四年,改曰宋公。章帝建初四年,徙邑于此,故号新郪为宋公国也,王莽之新延矣。

邱头,初步推析约今沈丘县东南接近与界首市交界一带。杨守敬认为邱头在旧沈邱县(老城镇)之东北。(守敬按:《元和志》,武邱本名邱头,在项城县东南四十里。《寰宇记》同。又云,在沈邱县东六十里。在今沈邱县东北。[8]

阳都陂,在今周口市郸城县东、鹿邑县南。《水经注》卷二二《颍水》:“水(细水)上承阳都陂,陂水枝分,东南出为细水”;又卷二二《渠水》:“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魏书》卷一六《地形志中》南兖州谷阳条载有“阳都陂”。[9]

细水,古沙水 (蒗荡渠) 支津,颍水支流。[10]

新阳县故城,新阳城遗址位于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尹城子村南50米,系秦、汉、三国遗存;俗称尹城子,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90米,东西宽约330米,面积约13万平方米。原土筑城垣高于地面约1.5米,有东、西、南、北4个城门,今被夷平,但仍略高于平地。城内出土过蚁鼻钱、汉“半两”钱、王莽“布泉”、于铢钱、冶炼残渣、青铜器皿、汉砖及绳纹陶片,另出土“大泉五十”钱范1件,呈方形,边长7厘米。其城当为春秋芊城,秦改置为新阳县,至西晋废。[11]

宋公县故城(郪邱),城址位于安徽省太和县张阁乡城子村周围系东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4平方千米。东部的夯筑城墙和护城河依稀可辨。出土过铜镞、铜剑、陶片、刻“大吉昌”宁样砖等。据旧志记载,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把宋公迁到新,其地为宋公国,其城为宋新都,疑即此处。[12]

细水又南迳细阳县,新沟水注之。新沟首受交口,东北迳新阳县故城南。汉高帝六年,封吕清为侯国,王莽更名曰新明也。故应劭曰:县在新水之阳。今无水,故渠旧道而已。东入泽渚而散流入细。细水又东南迳细阳县故城南,王莽更之曰乐庆也。世祖建武中,封岑彭子遵为侯国。

细阳县故城,西汉置,属汝南郡。考古工作者多认为细阳县故城即今安徽太和县原墙城址;该遗址位于原墙镇原墙街道西北250米,为汉代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3万平方米。为夯土城垣,宽约3.5米,高约1.3米,夯土断层下可见绳纹灰陶片。据《汉书·地理志》载,应当为细阳故城。[13]

细水又东南积而为陂,谓之次塘,公私引裂,以供田溉。又东南流屈而西南入颍。《地理志》曰:细水出细阳县南入颍。颍水又东南流,迳胡城东,故胡子国也。《春秋.定公十五年》,楚灭胡,以胡子豹归,是也。杜预《释地》曰:汝阴县西北有胡城也。

次塘又作次塘细陂,在今太和县东南。《水经注》卷二二《颍水》:“细水又东南积而为陂,谓之次塘,公私引裂,以供田溉”;又同卷云:“颍水东南流,左合上吴、百尺二水,俱承次塘细陂,南流注于颍。”熊会贞疏云:“次塘本细水所汇,故言承次塘细陂也。[14]

汝阴县,汝阴故城位于阜阳市颍州区占楼街道,系西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50米,东西宽约450米,面积38. 25万平方米。夯土筑城墙已毁。[15]

胡城,按方位推析应位于汝阴县故城西北一带。结合相关考古资料综合考量,颇疑与阜阳市颍泉区海孜古城址有关。该遗址位于宁老庄镇海孜乡古城村,系春秋、唐遗存,又称海孜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1000米,南北长约15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但末发现城垣。曾发现陶圈井,采集到春秋、战网时的陶网坠、灰陶豆、绳纹灰陶豆把和汉代夹砂红陶绳纹罐,唐代绿釉、黄釉陶残片、筒瓦、瓦当,以及钱范等。[16]


[1]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3页

[2](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一0“河南道陈州项城县”条,中华书局,2007,第189页。

[3]张鹏飞:《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99-200页。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36页。   

[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水经注疏》,第1825页。

[7]《水经注疏》,第1825页。

[8]《水经注疏》,第1826

[9]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3页

[1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20页。   

[1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27页。 

[13]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20页。

[14]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3页

[1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12页。 

[1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18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