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小方子,补阳 止汗

 夏天雪的田野 2021-03-01
阳气少了,汗就多了!一个小方子,补阳 止汗
入冬了,不少读者对我说,希望我能写点和冬天关系密切的东西。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冬天只要做好保暖,同时避免吃太多热性的食物,问题都不大。
但是,有一类人却十分麻烦。他们的问题,并不是靠多穿衣服、调节饮食就能解决的。
这类人,就是阳气虚弱,卫表不固
我以前就遇上一个老太太。她在冬天的时候容易感冒。
我说,你容易感冒,不能多穿点吗?
她却说,正是因为多穿,所以才感冒!
这是怎么回事啊?
原来,这个老太太冬天的时候特别爱出汗。一出汗,就容易感冒。为了避免感冒,她就多穿衣服。可是多穿衣服之后,出汗反而更严重。
有一回,她在冬天到外头买菜回来,走得一身全是汗。到了家,衣服脱了,还是不停地冒汗。结果,回到家的当天晚上,她感冒了。
所以,用她的话来说,她冬天爱出汗无法控制,感冒也是没法避免。
我看她的舌脉,觉得脉象偏细弱,舌淡胖,苔白。我就问她,这个汗出了以后,有没有异味?黏不黏手?出了汗以后,浑身累不累?
老太太说,汗没啥味道,也不黏手。出汗以后身体乏累、怕风是很明显的。另外就是,明显感觉上半身出汗,比下半身出汗厉害。
听到这里,我心中清楚了。我给她出了一个主意——
准备黄芪30克,韭菜50克,粳米50克。先将黄芪加水煎煮2次,每一次都沸后30分钟熄火,两次合取药汁1000毫升。拿这个药汁和粳米一起煮粥。等粥成熟了,加入韭菜再煮一会儿,一顿吃完。
一天吃这么一剂,什么时候感觉出汗现象明显减轻了,就可以停药,不要贪多。
结果,毫不夸张地说,老太太药用3剂,冬天出汗这个事儿有了很大改善。
这里头怎么回事呢?说起来十分简单。
这个老太太的问题,属于阳虚自汗。阳气在冬天里变得虚衰,所以作为阳气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体表的卫气,就容易不充足。卫气不固,腠理疏张,津液不得固摄,所以就容易出汗。冬天的时候,你穿得多,毛孔打开,所以更容易出汗。因此给人的感觉就是,冬天爱出汗,出了汗就怕感冒,怕感冒就多穿,结果多穿以后更出汗。这类人的汗,由于体内环境是虚寒的,因此没啥味道,很淡,和一般的“一身臭汗”完全不同,而且不黏手。由于患者阳气虚弱,同时上半身属阳,因此这类人的出汗多集中在前胸、后背、头部等处。上半身比下半身明显。至于说手脚不温、脉象细弱,舌淡胖苔白滑等,更不在话下。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很简单,就是一方面固表止汗,一方面温补肾阳。黄芪水煎,取药汁煮粥,配上韭菜,就能起到这个功效。这里头,黄芪是专门补益肺气之气,固表止汗的。韭菜能温补肾阳。黄芪治标,韭菜治本,一补一收,恰到好处。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体表的卫气,实际上生于肾,充于脾,输布于肺。韭菜和黄芪搭配,补益脾、肾、肺三脏,这样就能让我们的体表卫气壮大起来,从而化解阳虚自汗。
说起来啊,这个小配伍,还只是一个食疗的东西,它适合问题并不算严重的人。有些人,则必须用汤剂来调养。比如说用黄芪15克,淡附子10克,生姜3片,大枣10枚,这个叫做黄芪附子汤,也是治疗阳虚自汗的。这个力道就很大了。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类东西,不能在正感冒发烧的时候用。
总之,你记住吧——阳气少了,汗就多了。流汗越多,阳气也跟着流失得越多。这个是在冬天必须高度警惕的事儿。我把它详细写出来,希望能引起您的重视。
冒虚汗,就是“偷阳气”!一张收虚汗的方子,送给我的读者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冒虚汗这件事儿。
前几天,我的一个老同事,跟我提到他老岳父的身体状况。
原来,他的老岳父从前身体一直不错。但是从去年入冬开始,变得容易冒汗。他这个冒汗,是在家里冒汗,而且是白天冒汗,明明没干什么也出汗。
一开始,家里人就觉得可能是屋里面太热的缘故。毕竟,老两口住的房子供暖特别好,而且朝向是三阳的。但我同事去了以后发现,屋子里的温度肯定达不到让人不停出汗的程度。而且,你要是让老人家少穿点,他会觉得冷,只能多穿。但是穿上之后,只要一走动,或者一干活,马上就冒汗。
我听说后,立刻问,老人家有没有最近乏力、不爱动,或者心慌,或者精神头不如从前之类的表现。我同事说,老人家最近的确总说自己累,可能是讨厌自己冒汗吧,所以家务活干得也少。从前挺勤快个人,现在能在电视跟前坐半天。
我说这样吧,鉴于他的年龄,先用一点简单的方子调一调。如果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我口述了一个小配伍:煅牡蛎9克(先煎半小时),黄芪12克,麻黄根9克,浮小麦18克。水煎服,每日两次。前提是,感冒的时候不能用,舌红苔黄了不能用,痰多咳嗽了不能用,大便干燥或者内有湿热了不能用。
结果怎样?昨天晚上,我同事在微信上告诉我,老岳父感觉好很多,身体活动的时候不那么冒虚汗了。我说好,等症状在改善一段后,停药,平时就用黄芪配点浮小麦泡水喝,慢慢调理。
这别后的道理值得一说。
老人家的情况,其实在很多老年人身上多见,我认为很有可能属于气虚自汗。也就是说,患者本身脾肺气虚,不能固摄肌表,所以汗流出来。我用的办法,其实就是化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头的牡蛎汤。黄芪益气固表,其他三味药都是止汗的。用量可以说很轻,安全性比较高。
在这里,我特别想提醒我的读者——人到了年老之时,忽然出现干活的时候特别爱冒汗,容易感冒,身体感觉乏力,或者身体不动也爱出汗的现象,一定要重视。因为此类气虚自汗再发展下去,往往就是阳虚自汗,即在多汗的同时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疼痛,精神疲惫。中医临床上,阳虚很多都是从气虚演化而来的。气虚自汗的人,体内之气随着汗水流出来了,即所谓“气随津泄”。日久,就会影响到气的温煦功能,于是就形成了阳虚。气冒虚汗,就是在偷阳气,总这样下去可不行。
怎样才能化解气虚自汗呢?抛开方剂不谈,我建议大家平时可以用点黄芪、浮小麦泡水代茶饮。比如黄芪9克,浮小麦15克,就可以。黄芪固表,浮小麦是止汗的多面手,还能补气养阴。它俩配合是科学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