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五个小建议和大方法,让你的思维层次得到提升,比别人高一级

 唯德我福 2021-03-01
  • 本文共1620字,阅读全文约3分钟

  • 张泉灵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

    “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你的思维层次,决定了你的命运,这比努力更加重要和排在前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家获取信息的路径越来越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差越来越小,能让我们在这个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拉开与别人差距的更多的是思维的不同。

    那为什么有的人遇到问题就总能另辟蹊径“突出重围”,而有的人每次却因为常规思维而止步不前、落于人后呢?

    这五个小建议和大方法,让你的思维层次得到提升,比别人高一级

    难道,是别人天赋异禀,智商天生就比我们高?其实并非如此,天才都来源于99%的汗水,我们普通人缺乏的是刻意学习和练习思维。

    下面分享5个思考的步骤,是最基本、也是我们最应该掌握的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够继续深化和提升我们的思维。

    01养成反复推敲的习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复的思考和推敲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

    两个原因,一是任何想法都不可能一次就完善。有句话叫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也就是为什么实验要经历上千次、上万次的原因。

    二是很多情况下,这个点子并不能付诸实践、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与其他因素配合才能达到效果。

    比如说,你写了一个赚钱的策划案,但是前提是你的领导同意你实施它,所以我们要反复斟酌怎样能让领导同意,如果领导不同意该如何。

    这五个小建议和大方法,让你的思维层次得到提升,比别人高一级

    02审视自己的主张

    自己提出的主张,是最难得到真正的审视的。然而,我们主张不一定就是对的,可能由于信息接收的错误,可能由于社会舆论的影响,我们思考会出现偏差。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乐于甚至是热衷于批判他人的行为和主张,对于自己的主张却胸有成竹。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你不想正视自己的主张,你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不容易质疑的,即使别人有异议你也会不遗余力地去维护。

    比如说我们策划课程,第一阶段是自己一个人策划,第二阶段就是群体相互批判,这时候有的人就很明显地“霸道维护自己的主张”,甚至反过来拼命找对方的漏洞。

    二是习惯性忽视,我们对自己的主张太过熟悉,无法辨别出其中隐藏的问题。就算很多人检查文章中的错别字都检查不出来一样。

    这五个小建议和大方法,让你的思维层次得到提升,比别人高一级

    03勇于克服思维障碍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们无法同批判的眼光看待我们的主张,我们该如何破解这个问题呢?

    ·心理暗示

    也就是在心里提醒自己:“我提出的主张好像没有问题,很合乎逻辑,但是为了让它更完善,我还需要抛弃固有思维和逻辑,重新审视它一下”。

    在电视剧《匹诺曹》中有一个片段,男女主角分别进入两家不同的新闻机构,采访一个重度肥胖的中年女性猝死在跑步机上的新闻。

    在前期没见到家属的情况下,大家都以为这位女性是因为丈夫出轨后想要让自己变得更美丽才过度运动的。男主角很怀疑、纠结,于是晚上又去了一次医院。

    这才发现,死者过度运动的原因是为了瘦下来给生病的女儿做肾移植。

    ·设立反对者

    还有一种方法是,每当你觉得自己不想批判自我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主张被领导或者是自己的竞争对手看到,会不会挑出毛病,这样也能避免“一叶障目”的思考情况。

    这五个小建议和大方法,让你的思维层次得到提升,比别人高一级

    04运用你的好奇心

    有句俗语叫做:“好奇害死猫”,为什么?其实是因为我们好奇的结果往往是得到了真相,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有时候,可能我们也想对自己的观点、主张进行批判,但是由于思维定势,我们很难检查出问题。这时候我们需要利用自己的好奇心,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05不要做胡乱的假设、假定

    如果先预设立场了,即使我们搜集的信息再全面、正确,推理过程再严丝合缝,我们得出的结论可能也会偏离「真相」,所以,我们最先做的应该是求证,而不是假定。

    这五个小建议和大方法,让你的思维层次得到提升,比别人高一级

    以上是我的五个小建议和大方法,想让你的思维层次比别人高一级,真正拉开与同龄人的距离,还需要多角度思考、实践,然后再提升,归纳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