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e-PTLIF,一种新的经皮内镜下融合术【医术苑】

 天道酬勤更努力 2021-03-01

       近年来经皮内镜下融合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如Endo-LIF、Endo-PLIF、ZELIF、Pe-TLIF等技术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并应用于临床。

       目前的镜下融合技术多是在椎间孔镜后外侧入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侧重于对侧椎管的减压。我科在2018年发展了Delta内镜下腰椎融合术(Pe-PTLIF),以实现经皮内镜下的全椎管减压与融合。

Delt内镜下融合技术基础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适合于后路减压。Delta内镜直径10mm,工作孔直径6mm,可使用接近开放手术级别的手术器械(如3mm枪钳和磨头),处理椎管骨性结构的能力强大。

       Delta内镜推出以来首先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的内镜治疗,能实现椎管后外侧减压、神经360度减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等外科式的减压技术。

Pe-PTLIF手术技术

       首先在Delta内镜下完成神经结构的减压,然后进一步在镜下切除关节突,显露椎间孔区域,并通过该区域来处理椎间隙、植骨并置入可撑开融合器(上海锐植),最后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完成固定。

      Pe-PTLIF手术的融合工作区域介于PLIF与TLIF手术之间,故称之为Pe-PTLIF手术(得益于周跃教授的分析和指导)。

       Pe-PTLIF手术与Pe-TLIF手术相比较,入路不同。Pe-TLIF的融合完全经椎间孔进行,是自外而内的减压,侧重于侧椎管的减压;而Pe-PTLIF的融合途径介于TLIF与PLIF之间,是自内而外减压,侧重于全椎管的减压。

       Pe-PTLIF手术与Pe-TLIF手术有相似之处。Pe-PTLIF手术的融合方式借鉴了Pe-TLIF手术,使用相同的可撑开融合器实现椎间融合,北京朝阳医院团队Pe-TLIF手术的前期研究成果对Pe-PTLIF手术的开展超到了指引作用。

       Pe-PTLIF手术与Endo-PLIF、ZELIF、Pe-TLIF等后外侧镜下融合术式并不对立,后外侧镜下融合对侧椎管减压更简洁,Pe-PTLIF更适合于中央椎管狭窄,特别是重度中央椎管狭窄(Schizas D级)的减压,以及采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实行双侧神经结构的减压,是对后外侧镜下融合术式的补充。

       Pe-PTLIF手术的减压融合流程接近MED与MIS-TLIF手术,是一种外科化的锁孔内镜融合术,更符合传统脊柱外科医生的手术思维和习惯。Pe-PTLIF手术为熟悉MED和MIS-TLIF手术的脊柱外科医生开展经皮内镜下融合手术指引了一条熟悉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