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黑龙江波涛 2021-03-02

北京白云观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享有“全真第一丛林”之誉。它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736一739年),当时名叫天长观,金代名叫太极宫。后来又改名长春官。到了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才正式改名为白云观,并一直沿用至今。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前往白云观的道路

1939年2月,从西便门前往白云观的马路上,人流络绎不绝。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戴着口罩的女子

如果不看背景,真会以为这是现在拍摄的照片。一名穿着时尚的女子站在路边,似乎在等人,地上还放着几辆自行车。不过,她戴口罩不是因为疫情,而是当时的路面尘土太多,车马或驴子过后,常会尘土飞扬。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牌楼之下

白云观牌楼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牌楼前后有额,前书“洞天胜境”,后书“琼林阆苑”。从照片上看,当年白云观的庙会真是热闹非凡。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牌楼近景

当年的牌楼两边各有四根斜柱,叫“戗柱”,也称为“斜戗撑木”。主要功能是增加牌楼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现在已经没有了。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敕建白云观”匾额

这块匾为明英宗皇帝所赐 。但它不同于一般寺庙宫观所悬挂的木制匾额,而是用一整块生铁铸造而成。因此有了“铁打的白云观”之说。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摸门前石猴的老太太

摸石猴是逛白云观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因为传说人们摸了石猴可以祛病避邪。这种习俗直到今天仍在继续,但是由于摸的人太多,现在的石猴差不多被摸平了。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卖香烛的道士

一位年轻的道士端坐在殿前,守着香烛摊,一场庙会下来,会有不少的收入。他身后的灵官殿建于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 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灵官殿内人物造像

灵官殿内供奉着王灵官,他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道教有五百灵官的说法,王灵官位居五百灵官之首,称号为“都天大灵官”。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兑换铜元

在白云观内,有专门兑铜钱的小摊,负责将人们的大钞换成小钱。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打金钱眼

换零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做这个。在窝风桥下,挂有两个铁制的大铜钱,钱眼中挂着一个铜铃,来到此处的人们纷纷用小铜钱投打,谁打着了铜铃就预示着好运连连。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窝风桥边

人们把窝风桥围得水泄不通,可见这项活动多么受人们欢迎。然而,当时的北京正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哪里有什么好运可言呢?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子孙堂

子孙堂,又叫元君殿、娘娘殿, 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1756),是人们祈求姻缘和求子之处。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子孙堂内供奉的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主管世间姻缘,左座为催生娘娘和送子娘娘。右座是眼光娘娘和天花娘娘。

老照片:1939年,北京白云观内的摸石猴、拴娃娃和打金钱眼

还愿的妇人

一位妇女求子梦想成真,手捧纸娃娃和香烛前来还愿。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子孙传代是最重要的事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了婚的男女都希望尽快地生出一儿半女来,以完成传宗接代这个重要的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