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子入太庙每事问(3-15)

 经义工坊 2021-03-02

      孔子以博学知礼闻名,而且对周礼特别尊崇,对僭礼的言行相当反感,时时处处都在倡导尊礼守礼,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自觉践行并全力推崇他关于“礼”的主张。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太庙,古代开国之君称太祖,太祖之庙为太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每事,每件事、任何事。

      问,发问,请教、向别人请教。

      鄹(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东南。此处指孔子父亲叔梁纥,曾为鄹邑大夫。鄹人之子,这里指孔子。

      是,代词,这。 

【译文】

      孔子进入鲁国太庙,每件事都发问。有人说:“谁说鄹人(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呀,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孔子听到这话后说:“这正是礼呀!”

      此章记述的是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司寇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司寇位次于三公,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管刑狱、纠察等。各诸侯国亦置此官。孔子后因与鲁国权臣季氏政见不合而辞官。

      当时,孔子进入鲁国太庙参与祭祀大典时,每件事、每个细节都要仔细询问。于是就有人嘲笑说,谁说那个鄹人(叔梁纥)的儿子懂礼知礼?我看他什么都不懂,到了太庙以后,什么事情都要问!

      其实,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到太庙参与国家重大祭祀活动,每件事、每个细节都询问清楚,以避免出现任何差错,既体现孔子虚心学习的品德,又表明孔子对周礼恭敬的态度,这正是“知礼”的具体表现。

      但将此章置于《八佾》,应该还有更深层的言外之意,钱穆先生就认为孔子是“明知故问”。鲁国太庙涉及祭事的礼乐仪式,孔子并不是不清楚;所陈礼器,孔子并不是不认识。但其中有些仪文、礼器出现在鲁国太庙显然属于僭礼越礼,孔子又不能明言批评斥责,所以明知故问,以此表达深刻的讽刺和委婉的抗议。而普通人不识个中深意,只能看到表象,认为孔子不知礼。孔子却不加以辨驳,只以此语发人深思,希望时人有所领悟省悟。

      当然,孔子也可能真有“不知”的一面。人非生而知之者,诚心请教、不耻下问正是孔子的优良品德。“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首五言律诗《每事问》,当成为我们治学承礼的座右铭,以激励自己不耻下问、不断上进,努力做一个勤奋好学、知书达礼的现代文化人、文明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