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士志于道(4-9)

 经义工坊 2021-03-02

孔子认为,“志于道”要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的本原做起,那就是对待吃穿要有正确的态度。如果一个人总是计较个人吃穿等享乐之事,就不可能会有远大志向,也就没有必要与这样的人去论“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

而,假设连词,表示假设关系。

耻,以……为耻。

恶,不好的。恶衣恶食,即为不好的衣服和食物。

【译文】

孔子说:“士人志于行(圣贤之)道,如果又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则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古时所指“士人”,不是现在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读书人,而是指有志于做圣贤、成君子的读书人。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志于道”即有志于做圣贤、成君子,却又以穿破旧衣服、吃粗茶淡饭为耻,足以说明其心仍重以功名利禄,还未能真正立下志向,根本没有达到与其谈论“道”的基本条件,所以“未足与议也”。

结合此前《学而》第十四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来看,就可以进一步弄懂孔子对“志于道”、真君子的要求。孔子所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是不要衣食起居,而是对衣食起居不在乎。若有,即可;若没有,则无所谓;若有好吃、好穿、好住,当然可以;若吃穿住的条件都不好,也无所谓,这就是“无求”。那么,一心所求是什么?求“道”。有专心求道的志向,思想的根基就稳定,意志的根基就牢固,心志就会始终如一,成就圣贤、君子就有了坚实基础。

《述而》第十六章还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论述,孔子吃粗食而非佳肴,饮冷水而非茶水,睡觉连枕头都没有,直接枕在手臂上,生活简单朴素,仍然“乐亦在其中矣”。颜回则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吃饭连碗都没有,拿着竹篓“箪食”;喝水连杯子都没有,拿着葫芦瓢“瓢饮”;居住在陋巷里,“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以,颜回得到孔子的高度肯定和称赞。

人有七情六欲,追求必要的物质条件,满足基本生活所需,无可厚非。但一味看重物质消费,过分讲究挑剔吃穿,有如当下某些人口头上高谈阔论“志于道”,而实际生活中动辄要穿高端名牌、吃山珍海味,其假心假意之本性自然就会暴露无遗,这种人当然也不配与之议道。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人之所以贪恋物质享受,正是因为缺乏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即缺乏“志于道”的远大理想。有的人相互之间不比“道”行修养深浅,却攀比享受的层次高低,甚至不顾礼义廉耻,卑躬屈膝、投机钻营,终究在不断升级的物欲中走向糜烂、毁灭。而那些有着“志于道”的坚定信念者,总是把身外之物统统放下,始终保持淡泊名利,坚持进德修身,矢志不渝地追求仁德,终会彰显人生价值和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