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我非生而知之者(7-20)

 经义工坊 2021-03-02

孔子将人分为四类: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困而不学者。但孔子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一切修养和成就都是源于后天的努力。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注释】
好古:喜好古代文化典籍。
敏:勤勉敏捷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并勤勉敏捷地去追求知识的人。”

孔子认为,“上智”是“生而知之者”,圣人是无所不知之人,对宇宙万事万理都能清楚明白地了解掌握,但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事实上也是如此,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关键在于他爱好古代的文献典籍,勤奋好学并且思维敏捷。

“生而知之”或者“非生而知之”,核心都在于“知之”。“知之”的核心则在于知事理,即知事、知理。如果只知事不知理,不算真知;如果只知理不知事,则绝无可能。知理必先知事,知事然后知理。知事是识表象、识形体,知理则是明本质、明规律。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为学,要一点一滴慢慢累积,增长知识,增加经验。为道,则要一天一天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去除表象,留存本质,系统总结,找出规律,进而发现并掌握真理。真正的道是一个人思想上、行动上的自觉,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本领和才干,这正是圣人所追求的境界。

要达到圣贤境界,必须做到“敏以求之”。“敏以求之”的前提则是“好古”,对古代文献典籍不怀疑、不异议,秉持诚恳老实的态度,不畏艰难曲折,“学而时习之”,不以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化,立定志向,慎终如始。

据说,孔子很有先见之明,对事物有很强的预见能力。有人认为是后世儒家对孔子的神化,其实这些预见、预判并非“生而知之”,并非先天神算,而是因其具有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对事物的本质有极强的洞察力、分析力、判断力,所以能够以当前推及长远,从表象直达本质,一语中的,妙如神算。

孔子本章以大实话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实际上是循循善诱、劝勉他人,以其谦虚的品德、勤奋的态度、好古的学风影响弟子,让弟子减轻圣贤高不可及的心理负担,不以“非生而知之”为借口,而以先生为榜样,从内心深处真正仰慕古圣先贤,在实际行动上落实圣贤教诲,坚持不懈,最终达到学有所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