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7-31)

 经义工坊 2021-03-02

鲁昭公习于威仪之节而以知礼称,但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当时“礼”的规定。孔子并不认为他是违礼,而委婉地以自己有过错、别人会指出为辞,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作为自己言行的最高原则。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陈司败:陈,陈国。司败,司寇。陈国主管司法的官。
昭公:鲁国国君,姬姓,名裯(chóu),一名稠(chóu)、袑(shào),襄公庶子,继襄公为君,公元前541至前510年在位,后为三桓所逼出奔齐国,死于齐。“昭”是谥号。
揖:作揖,行拱手礼。
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弟子,小孔子30岁。
党:偏袒、包庇的意思。
取:同娶。
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用她出生的国名加上自己的姓。因她姓姬,与昭公同姓,为避讳礼制而称为吴孟子,不称吴姬。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而,假设之词,有“如、若”的意思。
人必知之:知之,“使知之”的意思,人家一定会给他指出来、让他知道。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
孔子走了出去,陈司败便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道:“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袒的,难道君子(孔子)也会偏袒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位女子为夫人,吴与鲁是同姓,于是称她为吴孟子。鲁君如果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
巫马期把这些话转告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只要有错,人家一定给指出来。”

周公的父亲是文王,文王的父亲是王季,王季有两个兄长,泰伯是其中一个。王季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孙子(未来的文王)有帝王之相,很想把王位传给王季,将来孙子才能继位。王季的两位兄长知道后,为了帮助父亲实现愿望,便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王位自然就传给王季,后来才有文王继位,文王生武王、生周公,才有周朝八百年盛世。孔子对此称赞有加。

鲁昭公是周公之后,吴是泰伯之后,泰伯是周公伯祖(周公的爷爷王季的兄长),鲁和吴都是姬姓。昭公娶的夫人跟他同姓,依周礼则不能通婚,所以昭公此举明显违背了礼制。可见,陈司败所问“昭公知礼乎”显然是对孔子的刁难,用心十分险恶。首先,陈司败并没有明确以“君取于吴”之事询问孔子;其次,让孔子评价自己的国君是否“知礼”,违背了当时的君讳之礼。

孔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孔子绝对知道“君取于吴”,这在当时应该是公开的秘密,时人肯定对此也产生过议论。鲁国是周公的属地,周公制礼,周公后代应该知礼守礼,当陈国司寇如此发问,孔子作为鲁国人,出于对鲁国形象的维护,忌讳讲鲁国的恶事,以“知礼”给予肯定答复,于是将本来冲着鲁国国君的矛头引向自己。陈司败果然将矛头对准孔子,认为孔子身为君子却偏袒不知礼之人,言下之意影射孔子不配君子之德。

当弟子转告陈司败的评价后,孔子非常诚恳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自己有了过错,别人知道后能及时指正,感到非常幸运。表面上看,孔子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实际上孔子这番言辞之下隐藏着自己“明知故犯”的真实目的,那就是为自己国君“隐恶”。孔子代鲁君承受批评,归过于己,以“隐恶”而维护周礼,用心可谓良苦。孔子这一举动本身就是守礼。孔子又以“苟有过,人必知之”含蓄地表明鲁昭公确实不知礼,以此把自己认为昭公“知礼”的看法纠正过来,告诫弟子以及后世不要行违礼之事,由此更可见圣人智慧。

其实,春秋时代同姓不婚的传统已经被打破,昭公之举本不必受到责难。但孔子仍坚守君臣之礼而不言君亲之恶,以此可见孔子之“知礼”而陈司败之实不知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