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好勇疾贫(8-10)

 经义工坊 2021-03-02

民众如果长期居于穷困地位,必定心生不安,还会犯上作乱。但是,对于那些不仁之人,不能逼迫得太过厉害,不然也会生乱。这都将影响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注释】
疾:恶,厌恶、憎恨。
乱:生乱、作乱。
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
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译文】
孔子说:“如果人喜好勇敢而又憎恨自己太过穷困,就会生乱。对于不仁之人憎恶过分,也会生乱。”

“好勇”,人生性喜好勇敢,且好胜心强,容易跟人争斗,即所谓好勇斗狠。“疾贫”,怨贫,非常厌恶自己贫贱。一个人好勇斗狠,又厌恶穷困,就会犯上作乱。这虽是小人所为,但却是客观存在。

君子则不会“好勇疾贫”,而是“温良恭俭让”。《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和贵都是人所想要的,但如果不以正道而得到它,君子是不会要的。贫和贱都是人所厌恶的,但如果不以正道去改变它,君子是会不去掉的,而宁愿安于贫贱。“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即使短至一顿饭的时间都不会违背“仁”,流离失所、深陷困境的时候仍然坚持仁,即君子所谓“乐天知命,安贫乐道”,绝对不会“疾贫”,当然不会作乱。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面对不仁之人,不能过分憎恶。本来就已是不仁,一旦过分憎恶,则容易引发逆反心理而走向极端,从而犯上作乱,相当于逼迫作乱。《礼记·大戴礼》“曾子立事篇”载:“君子恶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君子厌恶他人行不善,但绝不会憎恨行不善之人,而是用自己为善的榜样去感化他人。《论语·颜渊》载:“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就有不要过分憎恶不仁之人而逼迫作乱的含意。所以,真正的君子不会憎恶不仁之人,而是隐恶扬善、耐心引导,以自己的行为引导其一步步向仁、行仁、成仁。

“仁者无敌。”仁者能够自然而然地化解跟他人的一切对立、一切矛盾、一切怨恨,源自内心没有敌对、没有仇恨,自然没有与“我”作对之人。对待不仁之人,也不会去逼迫、去憎恨,而是用自己的爱心、善行去感化、去引导,这样就不会使他作乱。即使对待小人作乱,也能够坚守善道,用自己的爱心善行去感化、化解祸乱,以不至于演变为大乱,这就是君子德行感化的力量。

仁者爱人,爱人则不会心生憎恶。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于那些要陷害他的人,从来都不会心生半点憎恶。《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就是典型的例证。孔子认为,上天赋予仁德的品性,司马桓魋能奈我何?孔子虽然不愿意有人为不善,但绝对不会有憎恨憎恶之心,是为真正的仁者,更是真正的强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