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把我辞退后,又打电话让我回去上班,我该不该答应?

 Ada烨 2021-03-02

在职场,最令人不爽的就是被劝退了,就好像突然被宣布单方面分手。让你既难受,又丢了面子,还被同事看笑话。

但老板过了几天后打电话给你,让你回去上班。这一幕反转,算是什么情况?


王楞楞在公司勤勤恳恳,就是一直觉得没有得到领导的赏识。于是自己也有模有样地学起了积极找领导汇报,没想到这次领导通知自己去人事那里办离职。原因是:部门业绩不好,需要做人员优化。

楞楞不服气,嘴里嘟囔道:“什么人员优化,部门就多了一个我吗?还不是看我不顺眼!走就走,是人才,去哪都有人要”。

这么一想,楞楞也就配合着办理了离职手续,回家投简历,找新工作了。


但现在经济不景气,海投的简历,除了保险公司和房地产等销售岗位打电话,也没有其他好工作来接洽。这让楞楞有些担心和泄气。

突然电话响起,楞楞兴奋地以为是招聘来电,一看来电显示,居然是那个不怎么看重自己的前领导。

楞楞满头问号地接听了来电。

“楞楞吗?”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领导声音。几天没听到,这么一通来电,居然还觉得领导的声音有点亲切。


楞楞客气地回答:“对,领导,是我。有什么事吗?”

领导说:“楞楞,你工作找的怎么样了?”

楞楞犹豫了一下,说道:“还在找呢。这几天就跑跑面试。”

领导哈哈大笑,说道:“那这样。你既然还没有找到新工作,先回来我这里干几天。怎么样?”

领导的突然“召回”,让楞楞看不懂是什么意思。这是先分手,后复合,对方到底想干嘛?


在挂断了领导的电话后,楞楞开始了“十万个可能性”推演。

一、失去才知珍惜,我的好员工,你赶紧回来吧

自你离开后,我才知道你有多珍贵。

有种老黄牛员工,只懂耕耘,不懂表现。在领导面前,几乎没有存在感。但在业务处理上,尽心尽力。

这类员工,虽然不出彩,但少了还真不行。就像一台稳定运作的机器,在流水线工作时,大家没有太大的感觉。一旦这台机器故障了,这整条流水线的工作节奏都会被打乱。

但楞楞走了之后,整个业务部门的节奏被打乱。领导一问究竟,原来是少了楞楞。于是领导“纡尊降贵”跟楞楞商量,想让楞楞回去工作。



二、战况有变,散兵变主力

还有可能是在楞楞走后,同事们也由于业务不好做,相继离开。此时,部门却迎来了还击。

订单量增多,业务量变大,这使领导喜忧参半。业绩是有了,但是没人跟进运作。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招聘新人,还不如通知老手回来上班。如果情况稳定持续向好的话,加薪留任也是有可能的。


三、继续深坑,将老实人压榨到极限

领导招聘了新人之后,发现新人能力不足,上手较慢。就像让你回去以交接工作的形式,低薪培训新人,甚至不给你薪水,就命令你把手头的工作都跟新人交接清楚。

或者是发现你手中的资源,对公司有利。让新人在接受培训期间,把你手中的资源全挖出来,榨干你最后一滴油水。


四、变相打压嘲笑,这样的领导有点“闲”

“还没找到工作呀?实在不行的话,回来做几天。你们年轻人在大城市讨生活也不容易。”通过这种方式,来嘲笑你离开公司之后就完全没有能力生存,找到其他工作。

如果你上钩了,表达自己愿意回去工作的意思后,领导又会找其他理由来延迟你回去上班。背地里,领导很享受“恶作剧”的过程。 


五、自搬石头砸脚,领导为自己的冲动买单

这种情况下,通常是领导对你不满意,在劝退你之前,已经物色好你的继任者。这个继任者可能是以新人的形式,先与你成为同事。在熟悉了一段时间之后,领导就可以把你劝退,让新人全盘接手你的工作。

但想不到,这位继任者可能由于家里有事,或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在你离开后,也提出了离职申请。

这就让领导乱了方寸,结果只能尝试打电话,邀请你继续回去工作了。



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楞楞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到底要不要同意回去上班?

1. 判断领导的意图,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愁没柴烧。

只要之前在公司,没有跟领导撕破脸,闹得太难看。还是可以客客气气的跟领导商量着来。毕竟,领导能够再想到你,就说明你的职场存在价值是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即使你认为好马不吃回头草,也要好好跟领导解释清楚情况,并感谢领导能够给予你二次机会。

跟领导保留好的情谊,有利而无害。之后如果自己又找到好的面试机会,那么在新东家开展背调事,也不用担心新领导会乱说话,阻挠自己的新就业机会。


2. 认清现实,做利益最大化决定

这个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如果你的家境好,不会有什么经济压力,那么时候回去工作,就看自己的心情的。

但如果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又是一个人来大城市打拼。每天都有开销,如果断了经济来源,对当事人会产生较大的压力。

同时,如果长时间没有找到工作,心态容易崩。在长期贫困、受辱(朋友、亲戚的奚落)、孤独(没钱,所以尽量不外出,宅在家)所带来的压力以及无所事事的状态,还会让人容易患上慢性疲劳症,产生抑郁情绪。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倒不如答应前领导的邀请,回去上班。真到了那一步,人会自然而然做出对生存最有利的选择。


3. 不要去模仿戏剧中的复仇小王子

有的员工对于领导劝退自己的事情会耿耿于怀,所以当领导邀请自己回去之后,他会先反复折腾领导,以便确认领导的诚意。

当再次踏入公司后,就开始了他所制定的复仇计划,誓要让领导付出当日劝退他的代价。

但这么做,其实让自己背上了情绪的包袱,每天都想着如何实现自己的复仇计划,这样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会变得较为怪异。


如果真的放不下对领导的“怨恨”,倒不如果断地拒绝领导邀约,找新的工作。甩开情绪的包袱,轻装上阵,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

远离那些会让自己产生不良情绪和回忆的人。



相信经过了各种情况的推演和应对方法,我们都能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

人生,有无限可能。我们需要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发展机会的岗位中,不纠结于某些人、某些事。

当你放下了羁绊住你的情绪,就能发展地更自如。之后再回头看看当初给你使绊子的人,他们已经被你甩在身后一大截距离。这样才是真正的赢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