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体”缝合 | 切口疝缝合的创新技术

 柳叶隐士 2021-03-02

导读


普通的缝合可视作以进针点和出针点作为着力点,使伤口对合的一种“平面”缝合。这种缝合方法一直应用在切口疝的缝合中,但存在诸多问题。缝合材料的形态学进展促进了缝合技术和缝合方法的创新。通过鱼骨线上的突起,可改变缝合的受力点,如“齿轮”的齿一样,通过连续缝合,可形成“齿轮”的组合,如“变速箱”样的结构,收紧缝线即可收缩空间,称为“立体”缝合。将“立体”缝合应用至切口疝的缝合中,可有效消除疝囊空间,确切关闭筋膜缺损,同时恢复腹壁厚度,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满意效果。“立体”缝合技术将有可能为切口疝的外科治疗提供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


图片
常规缝合只是一种“平面”的对合
图片

常规的缝合技术以组织两侧缘的进针点和出针点作为主要着力点,拉紧缝线后使切口的两侧形成一种“平面”对合,作用力在针距的两点之间,可将这种常规缝合理解为一种“平面”缝合。其张力大小主要取决于针距和收紧缝线的力度,当然也要依据组织愈合所需的时间选择缝线材料(可吸收或不可吸收,快吸收或慢吸收等)。值得一提的是,腹壁切口疝使用腹壁穿刺器经皮穿刺缝合,可贯穿缝合关闭腹壁缺损,也是属于上述“平面”缝合的范畴。

图片
切口疝缝合中存在的问题
图片

对于修复疝囊容积较小、缺损面积不大的腹壁切口疝,通过常规缝合可以解决缺损的问题。但对于张力较大的缺损,如大或巨大切口疝,以两个点作为主要着力点的“平面”缝合会面临许多问题或挑战:

  • 难以直接拉拢关闭肌肉筋膜间缺损。

  • 两个着力点承受的张力可能很大,容易造成组织和筋膜的切割。

  • 由于缝线松脱或组织切割导致的组织间对合无法维持其张力,可对组织的愈合造成影响,容易产生疝复发或修补的失败。

  • 难以解决疝囊及疝外被盖的问题。若切除多余的疝囊和皮肤,会增加切口感染发生机率;若不予处理,容易造成存有死腔问题,同样有引起感染的风险。一旦感染累及补片,可能使整个修补手术问题更加复杂。

图片
解决缝合问题的创新技术
图片

 缝合材料的形态学进展

近年,在缝线的形态和功能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出现了倒刺线和鱼骨线【图1a,b】。这种缝合材料形态学的变化为新缝合技术的出现带来可能。由于倒刺线在其线身上被进行有角度和一定深度的切割,产生“倒刺”,“倒刺”的密度和深度会影响缝线的强度。而鱼骨线,是采用压制成型技术,鱼骨密度和大小不影响缝线的张力与强度,且对组织有良好的锚定作用,收紧缝线后不容易出现松脱和回缩。此外,鱼骨线的材质为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属于慢吸收化学合成的单股缝线。张力维持时间达210d,符合相关指南与共识推荐的标准,可用于肌肉、筋膜层缝合。因此,本文所述创新技术未予采用倒刺线,而采用鱼骨线。

图片

图1 倒刺线和鱼骨线图示

a.倒刺线采用切割成型制作 

b.鱼骨线采用压模成型技术制作,线身两侧有成对排列(5对/cm)的钝缘鱼骨样突起

 缝线材料形态学改变带来结构改变——“立体”缝合

鱼骨线的线身两侧有成对排列(5对/cm)的钝缘鱼骨样突起(45°角)。线长度有23 cm和45 cm两种规格,在一条线上分别有100余对突起。若将此线缝合成一圈,在形态上即形成一个类似“齿轮”的结构【图2a】,可以发挥齿轮样作用。“齿轮”的大小取决于线圈直径大小,受控于操作者收紧缝线的拉力。

利用这一原理可使缝合产生以下几方面的根本变化:

(1)若将鱼骨线缝合一圈,在线上突起的刺,即形成“齿轮”上的齿,这种结构变化,将改变缝合的受力点,由前文所描述“平面”缝合中的针距(两点)受力,改变为鱼骨线上每对“齿”的多点受力。

(2)由于“齿轮”的大小取决于收紧缝线的拉力,收紧缝线即可缩小“齿轮”的直径,这种缝合还可以有效地收缩被缝合组织(疝囊)的“空间”。

(3)当连续缝合疝囊时,缝线可形成多个“齿轮”,齿轮与齿轮的组合构成类似汽车“变速箱”的组合齿轮结构【图2b】。这样的“齿轮”组合,可以有效、均匀、地减少疝囊空间,被缝合组织的受力也是多维方向的,其效果在外科学上又称为消灭“死腔”。 

相对于常规的“平面”缝合,笔者把上述缝合的效应称为“立体”缝合。所谓创新就是重新构建了缝线对组织的作用力,改变了以往常规缝合在“两个平面上”的对合(力),使作用力成为多个维度上均匀受力,“变速箱”的每个“齿”都有作用,“立体”缝合正是这种体现。

图片

图2 鱼骨线缝合形成的立体结构

a.鱼骨线缝合成一个线圈,形成类似“齿轮”的结构,线身上的鱼骨样突起是“齿轮”的“齿”

b.连续缝合形成多个“齿轮”,“齿轮”与“齿轮”的组合构成类似汽车“变速箱”结构

 “立体”缝合在切口疝修复中的效果

在切口疝的修复中,尤其是大的切口疝甚至巨大切口疝,缝合时可以从疝囊入手,通过“立体”缝合形成的“变速箱”组合,可对疝囊壁反复折叠,以消灭疝囊空间,同时兼具增加了腹壁厚度、降低缺损张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最后再对肌肉或筋膜缺损进行关闭。笔者将此方法概括为“由顶及基”【图3】。这也是实现全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的核心技术之一。

图片

图3 切口疝的“立体”缝合修复

a.腹壁巨大切口疝,↓示缺损下缘,→示疝囊,本例病人缺损较大(纵径13cm,横径16cm),视野无法完整显示缺损边缘

b.通过“立体”缝合,对疝囊进行折叠,↑示疝囊已完成折叠的部分,→示疝囊未进行折叠的部分

c.全部疝囊完成折叠,↓示缺损边缘,→示折叠的疝囊,由图可见疝囊空间已完全消除,缺损部位的腹壁厚度得以增加,缺损的张力降低(视野可完整显示缺损的边缘)

d.最后对筋膜缺损进行缝合关闭,即所谓的“由顶及基”

由此可见, “立体”缝合技术在切口疝的修复中实现了3个目标:

(1)解决了切口疝的疝囊空间问题。

(2)实现肌肉或筋膜缺损的均匀有效、彻底关闭。

3改变了腹壁切口疝的原有形态,增加了腹壁的厚度,即腹壁塑形效果。

扫描二维码 观看视频演示

 “立体”缝合技术的力学理论依据

从腹腔的腹壁厚度考虑,腹壁上承受的张力还需要参考物理学上的拉普拉斯定律(Laplace law):在特定压力下,球壁内张力大小与球面半径成正比,与“厚度”成反比【图4】。因此,恢复腹壁厚度,可增加局部所承受的张力,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并降低复发率。这也是“立体”缝合修补疝的力学理论依据。

图片

图4 拉普拉斯定律

在特定压力(P)下,球壁内的张力(T)大小与球面的半径(r)成正比,与厚度(u)成反比

 EMT和良性组织接触抑制是“立体”缝合技术的生物学理论基础

 “立体”缝合实现了消灭疝囊空间,增加腹壁的厚度,提升了腹壁对张力的承受能力。这种“立体”的对疝囊缝合,是一种间皮对间皮的缝合。临床实践证明,只要组织之间对合,并维持张力达到愈合所需时间,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其机制涉及到EMT过程和良性组织接触抑制。

EMT是指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有3种类型:Ⅰ型与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相关,Ⅱ型与损伤修复、组织再生和器官纤维化相关,Ⅲ型与恶性肿瘤浸犯、转移有相关。间皮组织间的融合,是Ⅱ型EMT的结果,属于纤维瘢痕愈合。接触抑制是指细胞增殖到一定程度,即互相接触时,就会停止继续增殖。此机制避免了组织的过度生长,也是良性组织愈合和恶性肿瘤生长的重要差别之一。

图片
总结
图片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创新缝合技术,“立体”缝合技术通过鱼骨线的连续环绕多层的缝合,形成的“变速箱齿轮组”效应,改变了常规缝线的作用力,形成了疝囊和腹壁缺损的立体缝合关闭,同时消灭死腔。在形态学上,通过力学原理,增加腹壁的厚度,可以提高腹壁张力的承受能力。所以,切口疝的“立体缝合”可以增加腹壁厚度,与力学原理相一致。该技术通过使用新的形态的缝线,演生了新的缝合技术,其疗效与益处还依赖于临床的长期随访跟踪,以及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图片

END

图片

本文来源:江志鹏,周太成,曾兵,李英儒,陈 双. 一种切口疝缝合的创新技术——“立体”缝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2):160-1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