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之道(7)|以学生生命所需而定——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一)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1-03-02



在风起云涌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校本课程的创新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乐陵市实验小学从2010年之前就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探索,堪称亮点频闪,尤其是对“三大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更是令人敬佩。为此,陶继新先生走进实验小学进行考察与采访,并与李升勇校长就校本课程问题进行了对话。以下选取部分内容奉献给读者。

编者按

01


因需而定,开设三类校本课程

【李升勇】我们本着从课程标准中来到学生生命需求中去的原则,制定出我们的校本课程,并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基础性课程,主要是知识性、积累性、基础性的内容,主要课型有汉字课、写字课、朗读课、成语课、诗文课、经典课等。第二类是文本性课程,主要是阅读感悟性的内容,重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主要课型有阅读课、文学课、影视课、名曲课、名画课、历史课等。第三类是实践性课程,主要是实践活动和拓展性的内容,主要课型有观察课、时政课、地理课、棋艺课、体能课、规划课、礼仪课、民俗课、戏剧课等。

【陶继新】“到学生的生命需求中去”太为重要了,它直击核心部位。如果只是思考课程标准,没有这种生命需求意识,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就不会如此丰富。这个丰富不只是课程的种类之多,还在于这些课程对于孩子一生的生命成长都不可缺少。而小学生是其一生生命成长的奠基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各种优质的精神营养,而如果缺失了其中某些营养,在未来的时候再行补充,往往是悔已晚矣。如果只是思考如何让孩子考个高分,就不可能设计出这么多而精的课程。所以,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对孩子一生生命的高度关注,正是您课程之外的另一个甚至是更高的价值所在。

【李升勇】如何落实“从课程标准中来,到学生生命需求中去”的课改原则?从课程标准中来,就是把课程标准当作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到学生生命需求中去,就是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要服从、服务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陶继新】记得上次在你们那里开研讨会时,有一节时政课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中可以看到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对所谈问题涉及的知识面之宽。在他们的“新闻播报”中,有国债和杭州地铁问题,也有五个弟兄追杀犯罪嫌疑人等。而刘德芸老师执教的是《话说三国》。孩子们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关云长等人物的时候,竟然对于这些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如此了解,甚至有了一定的“研究”。这点,甚至令老师产生“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慨叹。学生讲述故事的绘声绘色,解读文本的整体思考,人物剖析的前后照应,其深度和高度,都是一般教师难以达到的境界。祁军老师执教的是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昭示出来的是一种亘古不变的伟大的母爱,而且也是这篇课文的内在线索。从作品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史铁生这位作家生命的裂变。从他开始不愿意上外面走,不愿意看外面的花,到后来看到那些花感就到绚丽多姿。这是花变了吗?不是。王国维在他《人间词话》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史铁生在写景,其实都是在情。最后花在他眼里的绚丽,其实正点示了他凤凰涅磐似的生命飞跃之后的新生状态。他变了,虽然母亲永远地走了;但是,他却从最值得他爱的人的逝世中,了悟了人生的意义。祁军的素养,孩子们对史铁生生命意义的认识,都达到了一种“大揭秘”的境界。可以说,你们的教与学已真正走到了学生的生命之中。

(一)基础性课程

李升勇】譬如,在基础性课程里面我们设置了汉字课,它就是依据学生生活实际创立的。原来我们只是把它作为识字课来上,后来我们发现这样的定位有点低,这样做虽然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字音、字形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觉得这样缺少了汉字最本质的东西,即民族文化的传承。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篆字到楷书,这不仅是字形的变化,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汉字功不可没。所以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根,我们不能只把它简单的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更应该把它当作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所以我们就把识字教学改为汉字教学,在字音、字形的基础之上,加上了汉字本义的教学。
【陶继新】当下的汉字教学特别值得研究,而且很多地方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可是,从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个角度思考者还不是太多。文字的演变,背后是文化的演变,容载着中华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文明史。从这个角度讲,你们关注甲骨文到金文,从篆字到楷书的形的变化,更是关注文化的演变过程。同时,如果从甲骨文等入手,还可以追溯到文字的本来意义,从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造字法上,为学生认识汉字的“真相”,打开了一扇窗户。有的时候还会让学生见文知义,甚至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汉字的能力,特别是忽视了学生对甲骨文等古文字以及造字法在学习汉字中的作用。

(二)实践性课程

【李升勇】课程设置满足于学生生命的需求,在我们看来不是一句空话,应该是贴地行走的具体实践。我们设置地理课是针对现在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开设的,生活中我们发现城市里的孩子缺少方向感、方位感和距离感,虽然这方面的内容在其它学科有所涉及,但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就专门开设了地理课。一年级要求家长带领孩子熟悉城区的道路和主要建筑物,二年级要求家长带领孩子熟悉市区各个乡镇的位置和地貌,三年级要对本省的地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参观一些重要城市和景点,四年级把视野扩展到全国,五年级要放眼全世界。如果只做到这些那还不是语文课,我们要求他们把每一次游历都写成文章,记下游历的见闻和感受,让活动与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陶继新】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甚至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方向感就已经很强了,直到今天,这种感觉依然不变。甚至到了国外,我第一要问的就是方向。不然,就会对于自己所处的位置茫然无知。现在有的小孩子,特别是大城市的孩子,对于方向已经多不关注,只是关注自己的前后左右而已。没想到农村也是如此。所以,你们的地理课增设新的内容,特别是与本地相关的内容,而且有近及远地让学生去认识应当了解的地理状况,当是最好的“强烈推出”。另外,孩子们在这个特有的”地理课程”中,学到的还不只是地理知识,还有见识与视野。所以,古人特别强调“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后者不能替代前者,同样,前者也不能替代后者。两者的合一,才能使生命个体成为一个丰富的人,一个既懂知识,又知世事的人。

(三)文本性课程

【李升勇】有人对我们在语文课上开设名曲课、名画课不理解,认为这些内容与音乐课、美术课相重复。其实不然,我们的名曲课、名画课一方面从内容上超出了小学音乐、美术教科书的范围,要求学生小学阶段要熟悉一百首古今中外的名曲,了解一百幅古今中外各种流派的名画。另一方面我们还有语文能力方面的考虑和要求。以名曲为例,不仅要求学生要熟悉曲子的旋律、作者,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体会这首曲子的意境,想象曲子所描绘的景象,联想生活中相关的画面,然后把自己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开设名曲课的本意,这也是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途径。

【陶继新】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终是乐。为什么是这样呢?音乐当中不只有审美价值,还有教化作用,激励作用。所以,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的时候,竟然“三月不知肉味”,感叹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为什么?因为韶乐是文王所做,不但“尽美矣”,而且也“尽善矣”。你们所选的这些名曲名画等,内含实用性更强的知识和丰富的思想感情,对于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提升,优质情感的形成和精神素养的滋养,都会在“润物细无声”中走进学生的心里之中。其实,有的时候,不一定非局限于什么语文课,什么音乐美术课,有的时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关键是对于孩子的一生的生命成长有没有益处,有则为之,没有则舍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