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枚邮票背后的故事

 zzm1008图书馆 2021-03-02
我的爱好是集邮

        一枚邮票背后的故事

       1959年8月15日北京邮票厂建成之际,邮电部发行'纪65'《中捷邮电技术合作》邮票。这套邮票是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两国邮政部门共同发行的同一图案邮票,也是中国和外国首发同一样式合作邮票。

        这一邮票背后,还有一段故事。那就是当年在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建成北京邮票厂的经历。

        当年,捷克斯洛伐克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工业基础较好,邮票印制质量较高,该国发行的彩色雕刻版邮票当属世界一流水平。所以邮电部在筹建邮票厂时只能以捷克斯洛伐克为范本,最初所订购的印刷机就是布拉格邮票厂使用的设备。

         1954年7月,双方达成初步协议,由捷克斯洛伐克派专家帮助中国建北京邮票厂,由他们负责培训中方人员,先后进行一年半时间。

        1959年2月,应中方要求,捷克斯洛伐克邮电部派遣技术人员就照相、印刷、制版等到北京邮票厂指导整个邮票印制工作。帮助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掌握邮票印刷机运行特点,进行面对面现场印制辅导,还就有些技术难题给以授课讲解。在他们帮助下,北京邮票厂职工仅用一年时间,就能独立自行操作了。

       1959年9月25日,北京邮票厂正式建成。邮电部部长朱学范亲自为该厂开工典礼剪彩。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北京邮票厂题写厂名。

我的爱好是集邮
1839篇内容 3.0万人参与
发布于 02-21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