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065 中捷邮电技术合作

 東閣書樓 2021-10-28

(212)8分 北京邮票厂 700万枚

1959.8.15。雕刻版。P11×11.5。36mm×25.5mm。50(5×10)。[D]孙传哲。[E]孔绍惠。北京邮票厂。

50年代,根据中国捷克斯洛伐克科学技术协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先后向中国派出了筹建邮票印刷厂的工艺专家以及厂房建筑和电气化设备方面的专家,后又派了照相、制版、印刷技术指导专家,同时邀请和接受中方人员赴捷参观实习。经过双方人员的共同努力,到1959年,北京邮票厂的建厂工作已基本就绪。同年7月1日发行的“五四运动四十周年”邮票就是中国试印成功的第一套影写版邮票。中捷两国在北京邮票厂筹建工程中技术合作成功。
为了纪念中捷之间成功的技术合作,邮电部于1959年8月15日北京邮票厂建成之际,发行纪65中捷邮电技术合作邮票。这套邮票的选题,是1958年中国邮电部代表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时,捷克斯洛伐克邮电部长耐曼博士和中国邮电部长朱学范口头约定的。1959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方面来函又提起此事,所以中国方面决定立即着手设计,以便5月赴柏林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邮电部长会议时可以当面与耐曼部长确定邮票图案。因系两国共同发行图案相同的邮票,邮票发行局曾提出表示中捷友谊的三种方案:一是中捷友谊农场,二是中捷工艺品或中捷民间艺术,三是北京邮票厂或北京邮票厂开工纪念。邮电部领导最后选定绿色的邮票厂建筑图,并如期与捷克斯洛伐克方面予以确定。这套邮票于1959年6月30日订印,由北京邮票厂雕刻版单色印制,是我国邮电部与国外第一次分别发行同图邮票,发行日期由双方自行确定。
中方发行时间:1959年8月15日
捷方发行时间:1959年10月1日

北京邮票厂坐落于北京牛街,是一座砖混结构的三层楼现代化建筑。它的全部生产过程都是以自动光电管控制管理,印刷过程中同时进行邮票烘干、打齿孔、编印号码、自动记数并切成单张邮票等工序。特制的邮票印制机生产量很高,每台机器1小时可以生产普通邮票余50万枚。邮票厂设有自动刷胶机,邮票背面都涂有胶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