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让你的学员进行界限感的体验呢?

 张瑜教育 2021-03-02

一、界限,是做人做事的边界,越界=入侵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夫妻有了孩子之后,便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唯一,完全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更谈不上界限,孩子小的时候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可孩子到了青春期,各种问题频繁出现,根源在那里,没有界限。

我们说家庭的第一关系是夫妻关系,有孩子之后夫妻关系却变成了第二关系或第三关系。常言道:位置对了,人就对了,位置不对人就不对。

所以当我们站错位置,搞错关系、没有界限的时候,这个家庭可能就会出问题,孩子就会出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让学员懂得界限与位置的重要性,可是怎样把这个问题阐述的更清楚,让学员有更深刻的体验呢?

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希望对你有支持!

二、体验过程

首先,每人在A4纸上画一幅能够体现你们家庭关系的画,画技不需要多么高超,不用过多的思考,可以如实体现,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其次,通过这幅画,不论是三口还是四口之家都能够体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透过画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让学员看到关系中有需要调整的部分。

最后,两人一组(AB角色)进行界限感体验练习。

1、选定A为当事人,B为A所需要体验人员的代表;

2、AB分开3-5米的距离,面对面站立,A告知B他代表的是谁;

3、A不动,B慢慢地走向A,当A感觉可以时,举手示意B停止;

4、A觉察自己的感受,同时与B分享。

5、循环测试与其他人的边界。

6、互换角色,重新开始。

通常测试的都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配偶、孩子、父母等等,因为他们是每个人关系中的重要他人

三、体验特点:

1、结构清晰,层层递进;

2、生活场景化,体验感强烈,

3、短小精悍,易于操作。

感觉有用的亲们,请在下方留言点赞呦!

相关链接

您知道孩子学习的动力源于那里吗?

哈佛76年跟踪700人一生:什么样的人最幸福?

40岁、50岁的美好去处,童年的记忆,在这里复原

怎样做一个既活泼又直入主题的开场

怎样让孩子更自信、爱学习,“戴高帽”教给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