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2年论证真题,错误粘贴为2020年真题

 崔瑞逻辑 2021-03-03

56.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备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下文摘录于某投资公司的一份商业计划:研究显示,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的时间将逐渐减少,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将逐渐增多。今后20年,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增长。因此本公司应当及时售出“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并增加“全球电视”中的股份。

                      一段值得商榷的论证

    材料是一份商业计划书,通过一系列论证试图得出减持“达达运动鞋”、增持“全球电视”股份的结论,但在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多逻辑漏洞,具体问题如下:

    首先,材料从研究报告中一般人年龄增长、运动减少出发,推出减持“达达运动鞋”股份,是荒谬的。运动减少中的“运动”,是指体育活动;达达运动鞋的“运动”,是指服饰款式,且不知达达运动鞋是否为中老年人专属品牌,如此论证既混淆了概念,也是主观臆断的,故推不出结论。

    其次,材料从研究报告中一般人年龄增长、看电视时间增多出发,推出增持“全球电视”股份,是不妥的。姑且不论“全球电视”是否为中老年人喜欢观看的频道,材料中也未提及“全球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及公司实际掌握“全球电视”的股份比重,单从大趋势出发,无法得出严谨的商业报告结论,如此论证显然忽略了支持结论的其它元素。

    第三,材料论证过程中的两个前提不统一。大前提的研究报告,研究对象是“一般人”;小前提的趋势预测,是“城市中老年人”。两个样本不同意,仅从“一般人”的生活习惯,推不出“城市中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无法知晓“城市中老年人”是否也运动减少、看电视增多。故也无法作为支持论点成立的有力论据。

    最后,材料是从一份商业计划书,要有严谨的推理论证过程中,仅从一份趋势性研究报告和一个“今后20年”的人口比重预测出发,显然过于草率,把事实判断诉诸于无法证实或证伪的趋势性报告,是不严谨的。也不能简单地把商业报告的结论,建立在如上前提。

    由此可见,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存在如上逻辑漏洞,故是一篇值得商榷的论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