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汇回顾 ‖ Vol3:欧陆绿廊,夏日武康

 上海徒步光影 2021-03-03

活动回顾

本活动回顾根据徒友炜玮的pyq整理,在此表示感谢。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建于1907年,1943年更名武康路,德清旧名武康,有山叫莫干,山顶卧虎藏龙,汪精卫改福开森为武康源于此。

武康路1号,西班牙建筑风格,李鸿章小儿子李经迈购的地皮,孙多森盖的房子。孙多森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面粉厂,任中国银行第一任总经理,是李鸿章哥哥李瀚章的外孙。孙家和李家皆是安徽寿县望族。

武康路2号,莫觞清故居,深宅大院庭院深深。莫,湖州人士因为英文学的好,当了洋行买办,经营生丝出口。财富积累后自己开美亚纺织厂,鼎盛时期员工3000多人。找了麻省理工毕业的蔡声白当了女婿。据说小说子夜里的吴荪甫,原型就是蔡。1937年日本入侵,美亚搬到香港,蔡的女婿杨元龙继承家业。70年代末杨元龙的女儿杨敏德自麻省理工和哈佛毕业后,回港打通大陆业务。李嘉诚曾说,香港有两个人最有毅力,他是最有钱的人,杨敏德是最懂得财富价值的人。杨敏德的前夫是潘迪生,潘迪生后来娶了杨紫琼。90年代杨敏德买回了武康路2号的祖宅。据说是沈雁冰请求了邓小平。沈雁冰和蔡声白是湖州府中堂的校友。

武康路40弄1号,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旧居,西班牙风格建筑。门洞装饰富丽典雅,热情奔放。1938年9月30日,唐被军统用藏在花瓶里的斧子,活活砍死在家中。据说怕他投了汪伪傀儡政府。

4号是颜福庆的旧居。他是中国医学教育的巨人,奋斗终身,只为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一所属于我们自己的医事中心,让中国的现代医学进程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所谓医者仁心,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最大的理想,就是为我们民族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体系,从根本上强健我们国民的体魄,让每一个人都远离病痛的折磨。从小就听到的那句,饭前便后要洗手,就是他说的。建国初期的血吸虫病,是他绝迹于中国大地。他一生治学谨严,医德高尚,言传身教,门墙桃李,不计个人得失。在他传播的火种下,我们中国的现代医学,才有了真正的“医格”。但是结局呢?文革开始老人被扣上卖国贼、洋武训的帽子,拉到街上游斗。1970年11月29日,他88岁,被他建立的中山医院拒绝收治,病死家中。

武康路40弄5号外墙。

武康路12号,现在是网红打卡地,它的第一代主人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武康路63号,建于1928年的假三层花园住宅,四坡屋顶,南向并列设置4个老虎窗,住宅底层东西两侧为八字形凸窗,上部为小阳台,中间有台阶通往落地钢窗里的客厅。这里是抗日爱国民主人士、《华美晚报》总经理朱作同的寓所,20世纪30年代起朱作同全家就居住在这里。当年,由于《华美晚报》坚持抗日救国新闻路线,为敌伪势力所不容,朱惨遭76号特务暗杀。朱被残忍暗杀后,留下年仅28岁的妻子黄桂珍和6个孩子,最大的只有6岁,最小的遗腹子尚未出生。朱死后家道中落,黄变卖家产拉扯孩子,坚持着。到1958年为了贴补生活,她把楼上两间亭子间、三楼的阁楼和楼下的车库也一并租了出去,一家6口人住在仅剩的两间分别为28平方米和27平方米的卧室里。文革时,27平方米的住房被房管所造反派强行收走,全家人只能挤住在仅剩的一间28平方米的前楼里。当时,这间28平米的屋子里住着8个人,晚上睡觉只能打地铺。就这样,黄历经坎坷,养大了五个孩子,自己在武康路63号一直住到2013年,98岁高龄时逝世。

武康路67号,陈立夫旧居。与107号的陈果夫旧居,都为英国乡村花园别墅风格。外墙纯水泥,无木结构外露,据说全世界独一份的英式花园别墅建筑。

武康路99号,原英商正广和大班住宅 就是我们上海小囡的正广和橘子水那个正广和。解放后为刘靖基居住,后又作为市委招待所、华东机要局的办公室。现在请了个绍兴阿姨在看房子,因为刘的2个儿子户口在里面。就等两位老人家仙逝后,作为刘靖基纪念馆对外开放。刘靖基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爱国企业家、社会活动家。上海博物馆书画馆藏品的一半来自刘家的捐赠。

武康路109号,英国乡村别墅风格。国军“陆军一级上将”顾祝同故居。1950年3月顾祝同赴台任代国防部长,是唯一一位到台湾后晋升一级上将的将领。顾的二儿子顾福生是台湾著名油画家,曾是三毛年轻时候的油画老师。现在为来自象山的工程公司老总的私宅。据说为了奖励他为上海市政建设作出的贡献,其出资3000万元购买。站在墙外能看到一座全紫铜铸造的凉亭,亭顶有颗松果的就是。

武康路113号,属西式独立式花园住宅。建于1923年,假三层建筑,混合结构,是欧洲独立式花园别墅。最初的房主是位英国人。1950年至1955年,这里曾作为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1955年著名作家巴金从淮海坊迁入此宅,这是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巴金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巴金的随想录在此处写就。巴金去世后,重新修缮并保留原巴金生前的布置,向外界提供参观。因疫情原因,目前关闭。

武康路115号,密丹公寓,1931年由德国人所建的现代派风格公寓,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梯一户,陪伴保姆房。建筑立面对大象的形象进行了仿生。孙道临曾在此居住。

武康路117弄,曾经的市府大院。

武康路210号,罗密欧阳台,为西班牙式花园住宅,是网红打卡地。上海著名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中描述了这个充满罗密欧爱情的阳台:“不知道哪个朋友曾经点着它说:那是罗密欧要爬的阳台,从此,大家都叫它罗密欧阳台”。估计出处在此。

武康路240号,开普敦公寓是一栋西方现代派建筑特征突出的公寓住宅,它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大的设计机构公和洋行后期杰作。这幢房子的外形很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舰的锐角形船头。整幢大楼酷似一艘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大船。南立面上的圆形窗,是不是轮船的舷窗?

武康路390号,上海汽车工业公司办公楼,原意大利总领事官邸。1932年建造,地中海式建筑。这种风格在上海濒临绝迹,1930年前后的上海,是花园洋房的蓬勃发展期。上海海纳百川,将希腊、意大利、法国南部等地区不同建筑风格揉捏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地中海式建筑。

武康路393号,黄兴故居,人称黄公馆。建于1912年,英式古典主义花园住宅,占地面积740平方米。该组建筑平面由一个矩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相接而成。三角形部分临街,矩形部分位于南面。南面矩形为英国古典式,半露木构架, 陡坡顶。临街三角形部分为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其立面强调水平线条和垂直线条的穿插构图,并以深褐色面砖衬托出浅色的横竖线条。1916年7月,黄兴返沪并寓居此地,孙中山曾两次来黄兴寓所,在此休息、开会、会见客人。黄兴逝世后,旧居花园内曾有大规模扩建,为世界社、上海国际图书馆使用,后改为世界学校。

武康路395号,是一幢巴洛克风格的大型花园住宅,建于1926年。在古典的框架上极尽装饰之能事便是巴洛克建筑的最重要特征。这幢房子最初的主人是谁已经无法考证清楚了,只知道曾经是叶恭绰的府邸。叶恭绰,广东番禺人,生于北京。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后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民国初,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是著名的书画家、收藏家和政治活动家。1933年叶将宅子赠予李石曾作为镭学研究所使用。1945年8月,国立北平研究院请国民政府改镭学研究所为原子学研究所,期望日后将之作为研究原子核物理的专门机构。1950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在沪成立办事处,以管理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所属在沪机构。同日接收药物研究所。1953年,武康路395号被华东文教委员会接管,1969年,被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调拨分配给燎原服装厂作生产用房。1977年归属上海电影演员剧团使用,至2003年迁出。2008年及2013年,武康路395号先后经历过两次修缮。目前为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的精文投资公司办公使用。这房子文理皆通,更兼艺术修养。

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由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一些文化演艺界的名流均入住过,包括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等等。因为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就有了“九层楼”的传说。


致谢

——感谢炜玮提供文字素材。

——感谢康妮老师和高峰老师的精彩讲解。

——感谢炜玮和水心等提供照片素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