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对现代劳动教育有何启示?

 叶老师YP 2021-03-03

图片图片

图片

文 /崔海亮  图 / 网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与比较具体的劳动教育措施。

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渗透于人民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礼仪制度、学校教育、家训家风等途径实现,使人民在“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劳动教育。

中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当今的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耕读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

中国传统社会保留着耕读结合的优良传统,普通人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之余也进行读书学习。

在历代私学教育中,一直有不间断的耕读结合的教育传统。

图片

清代张履祥认为,把农耕与读书结合起来,专心勤于农桑劳作,不仅能够供给国家的赋税徭役,满足自己家庭日常衣食之需,还能杜绝肆意妄为的不法行为。

在农闲时间读书,可以明白事理,修身立世。

耕读结合不仅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强了对人民的劳动教育,稳定了社会秩序。

图片

如今,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耕读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太可能,但这种教育理念还是值得发扬的。

传统耕读结合的教育模式对如今我们如何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有重大启发。

例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从事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和社区劳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从而树立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思想观念,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的。

图片

2

普及大众的劳动教育规范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的机构推行劳动教育,但中华民族却能够形成勤劳的优良传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古代有一套劳动教育的规范和制度。

《礼记》等记载了一些劳动教育的规范。

例如,《内则》有言:“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图片

在清晨鸡叫头遍时,每个人都要起床做自己分内的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关于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教育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关于劳动教育的具体规定或意见,让学生劳动教育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图片

民间组织和社区机构也可以组织与劳动教育有关的活动,引导学生及家长参加。

通过明确劳动教育规范,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使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全社会普及。 

图片

3

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典范

在劳动教育推广方面,身体力行的劳动示范远比理论说教更有效。

我国古代有许多劳动教育的典范人物,如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非常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榜样示范作用。

《颜氏家训·治家》有云:“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图片

要想推行教化,就需要典范人物自上而下率先垂范。想让子女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劳动,为家里人作出表率。

清代曾国藩也是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典范。

他虽然军务繁忙,仍然利用空闲时间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他勤于劳动、朴素节俭,为子女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图片

如今,我们也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行劳动模范人物评选,大力宣传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群众积极参加劳动。

在家庭中,家长要率先垂范,积极做家务,争做劳动模范,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形成热爱劳动的好家风。 

图片

4

脍炙人口的劳动教育读本

中国古代劳动教育能够深入人心,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教材分不开。

中国古代的家训、诗歌中有很多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蒙学读物,也有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内容。

图片

例如,《三字经》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弟子规》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千字文》有“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这些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记忆,普及性强,易被学生接受并长期诵读。

图片

如今,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的做法,选取古代文献中一些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内容,结合当代时代特征和劳动教育的目的,开展现代劳动教育,进行宣传推广,实现劳动教育大众化的目的。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