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賢妻們的私房菜譜 / 上篇

 昵称40612982 2021-03-03

图片

       凍雨的禮拜六,滿好滿好,最適合閉門焚香讀閒書。開卷之前,先洗手做羹湯,燉一盅臘月老鴨湯,利尻的陳年昆布,蘭溪的筍子,諾鄧的火腿,東山的白果,至肥的淡菜乾,以及十年的花雕們,隨手丟入燉盅裡。埋頭放心讀書去好了,四五個鐘之後,肚餓了,扔下書,必有一盅好湯撫慰人心。

      《中饋錄》,古法製菜,隱藏的廚娘食單,上海文藝出版社本月新出的書,輯錄了兩位賢妻的私房菜譜,一位是元代的吳氏,一位是清代的曾懿。書製得溫存,小雅裡,透著滾滾煙火氣。只是我頗有些擔心事,中饋二字,如今的女讀者們,不曉得認識不認識?心甘情願頓頓吃外賣豬狗食、餐餐以一次性餐具掃蕩、還志得意滿發遍朋友圈的新一代嬌妻良母們,恐怕人到中年,未必看見過中饋兩個字是不是?

图片

     元代的吳氏,金華人,細讀她的菜譜,非常辣手非常狠,完全不像江南女人的風格。蒸鰣魚,吳氏是這樣蒸的,鰣魚去腸不去鱗,用布拭去血水,以花椒、砂仁、醬擂碎,水、酒、蔥拌勻,其味和,蒸。去鱗,供食。鰣魚嬌怯怯的嗲魚,花椒砂仁還有醬堆上去,對不起,容我說句粗獷的,跟強姦似的,倒也別有風致,今天的人,絕對下不了這個手。

     吳氏的夏月醃肉法,用炒過的熱鹽擦肉,令軟勻。下缸內,石壓一夜,掛起。見水痕,即以大石壓乾,掛當風處,不敗。嘖嘖,今天的女人很難想像,夏日三伏天裡揮汗醃鹹肉,那是什麼滋味?又是缸,又是大石,體力吃重,汗流浹背。吳氏真真不容易。看完這段,我想抱抱我的冰箱,並且決心以後每天都要抱抱它。

图片

      吳氏的私房菜譜裡,最勾引我的,是一款蟶鮓。蟶一斤,鹽一兩,醃一伏時(一個晝夜)。再洗淨,控乾,布包石壓。加熟油五錢,姜、橘絲五錢,鹽一錢,蔥絲五分,酒一大盞。飯糁(飯粒)一合,磨米,拌勻入瓶,泥封十日可供。魚鮓同。這是何等滋味?頗催動我的想像。吳氏的菜譜,大多寫得極精密,用料斤兩,一一寫得清清楚楚,沒有鹽少許酒酌量之類的模糊詞,是不是元代的食譜,都是如此寫得候分刻數的?還是吳氏一個人特別?

      這輯菜譜裡,用糟的手法,極多極多,糟茄子方,糟蘿蔔方,糟姜方,等等,彷彿古人的餐桌上,無日沒有糟貨供食,高度符合當今以發酵食物為健康的潮流,所謂五百年風水輪流轉,滿令人感慨。糟製過後的蔬菜,性情更為沖和柔韌,是不是長年吃這種食物,人的性情,亦會比較軟糯謙退、不至於那麼殺伐兇猛哇啦哇啦?我是不是想得有點多了?

图片

      一楨淡茄乾方。用大茄,洗淨,鍋內煮過,不要見水。掰開,用石壓乾。趁日色晴,先把瓦曬熱,攤茄子於瓦上,以乾為度。藏至正二月內,和物勻,食其味如新茄之味。寥寥兩三行字,讀來都是溫婉女心。讀這種文字,與其說是在讀古人的菜譜,不如說是在一寸一寸體會古人的心思,從前的好女人,全幅的溫存,都在碗盞和絲線裡。熱瓦上曬乾的茄子,贊贊的。

      糟瓜茄。瓜茄等物每五斤,鹽十兩,和糟拌勻。用銅錢五十文逐層鋪上,經十日取錢,不用。別換糟,入瓶。收久,翠色如新。手法完美逼近懷石,這種家廚風味裡,是有審美態度的,這個我超級喜歡。

      紅鹽豆。先將鹽霜梅一個安在鍋底下。淘淨大粒青豆,蓋梅。又將豆中作一窩,下鹽在內。用蘇木(一種藥材)煎水,入白矾少許,沿鍋邊澆下,平豆為度。用火燒乾,豆熟,鹽又不泛而紅。平平無奇一個青豆子,挖空心思料理,真賢妻也。

       煮沙糰方。砂糖入赤豆,或綠豆,煮成一團,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團。蒸,或滾湯內煮,亦可。真好文字,寥寥幾筆,寫得我饞心湧動不能自已。

图片

       肉生法。用精肉切細薄片子,醬油洗淨,入火燒紅鍋,爆炒,去血水,微白即好,取出,切成絲,再加醬瓜、糟蘿蔔、大蒜、砂仁、草果、花椒、橘絲、香油拌炒。肉絲臨食加醋和勻,食之甚美。這個方子,像今天的雞胸肉沙拉,減肥男女的常餐第一名,不過看起來比雞胸肉沙拉要高明得多、好吃得多,wagas是不是考慮推陳出新一下?

      據說,我國宋代時候有了女廚,達官貴人請女廚上門煮一餐,提前預約之餘,更要備暖轎迎送,狀況堪比敦請名醫出診。我對這種女廚地位,沒有很多興趣,職業廚師,女性絕對幹不過男性,這是不需說的。令我嚮往的,是主中饋的妻子們,那些精益求精的家廚手段,不厭其煩的賢慧心思,由她們勞心勞力養育起來的、眉清目秀的好孩子們。這個麼,才是鄉土中國的芯子。

      《中饋錄》還有下半冊,清代曾懿的私房菜譜,未完待續。

图片

圖是范嶠青姐姐的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