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专家共识(2021年版)

 天道酬勤更努力 2021-03-03

【摘要】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效果良好,目前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部分地区对于RA的临床管理尚不够规范,我国RA治疗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由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发起,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牵头,以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为依托,采用德尔菲法制定了《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专家共识(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标准化专家共识备案号:2021Z031A1),共10个条目,包括RA患者住院期间需评估的内容及治疗达标率、随访等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本共识的制定为我国RA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将有助于改善RA诊治现状。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指标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炎症性关节炎和关节外受累,可导致软骨、骨骼损伤以及残疾,与一般人群相比,RA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呼吸系统疾病、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研究显示,RA的全球患病率约为1%,中国大陆地区的患病率约为0.42%。RA致残及功能受限发生率高且随着病程增加逐步升高。给患者、医疗机构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活负担、医疗负担和经济负担。

RA属中医“尪痹病”范畴,中西医结合治疗RA有其特色和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全国各地被广泛用于RA的治疗,但由于医疗条件和临床操作的差异,部分地区对于RA的临床管理尚不够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疗效,也不利于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和学科的发展。鉴于此,2020年11月由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发起,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牵头,以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为依托,采用德尔菲法系统征集了北京地区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专家的建议,撰写本专家共识(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标准化专家共识备案号:2021Z031A1),以期为广大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医生和医院管理者对RA的临床诊治和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1
方法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成立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指导委员会(下称委员会),负责系统研制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委员会基于临床水平和患者管理经验,成立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质量控制(quality standard ,QS)小组,由QS小组负责制定RA的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要求便于临床应用并能反应患者疾病特点。

QS小组成员组织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文献证据起草《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草案)》,邀请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高年资主治以上专家,通过专家咨询,逐条讨论、修订草案中的质量控制指标,最终形成专家共识的《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版)。共识中每个质量控制指标均有明确的定义和衡量方式,可通过比值进行量化,同时说明了质量控制指标的临床意义。在专家评价中,A代表重要,建议纳入;B代表一般;C代表不重要,不推荐纳入。本共识形成共进行了2轮专家咨询,涉及76位风湿病专家,第一轮回收有效问卷76份,第二轮回收有效问卷57份。

结果

本共识共包括10项质量控制指标,专家建议的推荐一致率为81 .6%~100%,一致性较高(见表1)。

图片

2.1RA患者住院期间疾病活动度评估的比例

临床诊疗中应先明确RA的病情,综合评估后再制定治疗方案。临床常用的RA患者疾病活动度评估标准有DAS28、CDAI 、SDAI等。该指标.能反映RA诊断的规范性,是规范治疗的基础。

2.2RA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关节影像评估的比例

滑膜炎和关节结构破坏是RA的主要致病特点,关节结构的损伤是致残的重要条件。对RA患者进行关节影像评估,充分评价患者关节结构破坏的程度,对RA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很重要。在中西医结合治疗RA过程中,统计RA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关节影像评估的比例可以客观地反映患者关节结构损害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RA诊疗的规范性。

2.3RA住院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比例

RA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炎症性疾病,关节疼痛、结构破坏是其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中西医结合治疗RA过程中,统计RA住院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比例可以反映对RA患者的综合评估和管理水平。

2.4住院或门诊RA患者口服中(成)药使用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RA的临床症状和预后都有明显的改善,在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和评估后,应结合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的特色。在中西医结合治疗RA过程中,统计口服中(成)药使用率可以反映RA治疗的中医药参与度。

2.5住院或门诊RA患者中医外治法使用率

穴位贴敷、离子导入、湿包裹等中医外治法对RA的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在中西医结合治疗RA过程中,统计中医外治法使用率可以反映RA治疗的中医外治参与度。

2.6RA治疗的达标率

RA不可治愈,疾病呈慢性、进展性病程,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达标治疗是目前RA的主要治疗策略,以病情的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为治疗目标,经过规范治疗,使RA的免疫异常及炎性改变得以控制,从而控制症状、阻止病变的进展、防治关节破坏、最大限度维持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常用的评估工具有DAS28、CDAI和SDAI评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RA过程中,统计RA治疗的达标率可以反映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有效性。

2.7无严重脏器病变缓解期RA患者住院比例

根据RA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无明显脏器病变缓解期的RA患者应该门诊治疗。这些患者的住院治疗意味着占用有限的病床资源,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花费。该指标能反映对RA患者住院指征的把握能力及对医疗资源的管理能力。

2.8 住院RA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医疗不良事件指临床诊疗活动中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等的因素和事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RA过程中,统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以反映对RA治疗方案选择的把握能力和对不良事件的预警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和医疗安全。

2.9RA患者满意度评估完成率

RA的诊疗需要医护、辅助科室及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RA过程中,统计RA患者满意度评估完成率可以反映对RA综合管理的水平、有助于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医生服务能力的提升。

2.10 RA 患者随访完成率

由于RA慢性病程和反复加重的疾病特点,对RA患者的长期随访和规范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西医结合治疗RA过程中,统计RA患者随访完成率可以反映对RA患者的长期管理水平。

结语

RA难以治愈,反复加重,致残率高达50%以上,给患者、医疗机构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活负担、医疗负担和经济负担。在中国大陆地区,约有500万RA患者。然而,由于医疗条件、疾病认知等方面的差异,我国RA治疗的现状仍不容乐观。我们也将根据学术发展定期修改和增补,也希望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略)

——全文刊登于《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1年第35卷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