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大学科研团队破解痛风难题

 老庄友华 2021-03-03

痛风科研新突破

——吉林大学抗痛风科研成果介绍

科研观察哨2021-3-3

痛风,痛!痛!痛!

那种痛,似刀割、似咬噬、似灼烧!

痛风,一直以来都是一道医学难题,全球无数科研团队为此呕心沥血。当所有人都还在为此绞尽脑汁时,来自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刘小波教授,似乎率先找到了痛风问题的“正确答案”。截止目前,刘小波教授的抗痛风科研成果,已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国内多家知名媒体,也对该成果进行报道,如:新闻社,央视网,吉林卫视等。

经临床验证,刘小波教授此项成果临床治愈率高达80%。且摆脱了传统西药副作用大,只能缓解的弊端。

那么,这项抗痛风科研成果到底好在哪里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已有1.8亿高尿酸血症患者,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威胁健康的第四大危险因素。

刘小波,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副教授,曾获哈佛大学维斯学院国际生物学大赛金奖、学生创新实验国家级一等奖、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成果二等奖,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在研科研项目5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科技研发项目1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4项。

破解痛风难题,一直是刘小波的一个科研目标。他说:“要想在治疗痛风上有突破,需要解决三个难题,第一就是快速安全降尿酸;第二是稳定尿酸,溶解痛风石;第三就是不伤肝肾,无副作用。”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小波教授明白,生物科学研究绝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高度多学科交叉的事业,要想达到他所说的目标,他需要一帮人。很快刘小波就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科研团队。有从事药物化学的,从事细胞生物学的,从事分子生物学的。确定了科研方向,刘小波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启程探索。

好效果,源自好原料
5年磨剑,造福世人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小波教授抗痛风科研成果,其主要原料是来自吉林白城盐碱地的葵花盘。 刘小波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历时5年,终于从中提取出三种有效成分:生物碱、黄酮和小分子肽。这三种成分,不仅可以控制人体内的尿酸,抑制嘌呤合成,还能相互协作,溶解痛风石,修复受损肝肾细胞。

油葵葵花盘提取的生物碱、黄酮、小分子肽可以降尿酸抑制嘌呤合成,修复受损肝肾,代替缺失酶,而这三种成分任何单独的一种都不能起到溶解痛风石的作用!一定会让您达到您想要的效果,如果效果不满意,我坚决给您负责到底!

多家媒体 联合报道
以下内容摘自临床文献
以下内容摘自临床检验报告
新闻社关于刘小波抗痛风
科研成果报道原文

痛风不再“痛苦” 中国科学家从向日葵花盘提取出抗痛风有效成份

  新闻社长春7月4日电(记者孟含琪、邹声文)记者近日从吉林大学了解到,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小波团队从向日葵花盘提取出抗痛风有效成份,并研发出含有这种提取物的全新抗痛风产品,使谈之色变的痛风可以治愈。

  目前,这一成果已在《医药卫生》等国内专业医学刊物发表,并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痛风是由于人体内嘌呤物质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与糖尿病在医学界并称为“不死癌症”。有数据表明,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每年正以9.7%的增长率迅速增加。

  痛风暂时没有有效治疗手段和方法,国内外常用特效药多是抑制嘌呤代谢从而降尿酸,但这类治疗方式对尿酸盐结晶(痛风石)却束手无策,病人的尿酸盐结晶在体内越积越多,造成关节肿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大多现有治疗痛风的药物无法克服药物本身对服药者肝肾损伤的副作用。

  “解决痛风需要突破三个难题:快速安全降尿酸,溶解痛风石,不伤肝不伤肾。”刘小波教授说。

  历经5年的研发攻关,刘小波团队从盐碱地种植的向日葵花盘提取出生物碱、黄酮、蛋白小分子肽等活性成分。药理、药效分析表明,生物碱有治疗痛风作用,可特异性结合尿酸形成葵花碱尿酸复合物,经肝脏代谢后经肾脏排出体外,快速降低尿酸;小分子肽作为肠道能直接吸收的酶制剂,可进入血液调节尿酸代谢以及肾小管转运蛋白,控制尿酸生成,增加尿酸排泄量,溶解痛风石;黄酮抑制炎性细胞的趋化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对于急性发作的痛风关节炎具有独特的抗炎消肿止痛效用。

  该科研成果已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完成临床验证。“临床验证共收治痛风患者80例,其中70例病人治愈,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薛均来说。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出具的《免疫组化检验报告》显示,向日葵花盘提取物具有修复肝肾的作用,可长期服用。

  “不同产地的向日葵花盘生物碱含量不同,只有盐碱地种植的向日葵花盘才能对痛风既安全又有效。”刘小波补充说。

  该科研成果已经以药食同源产品形式产业化,年产量500吨,造福近20万痛风患者。下一步,科研团队将在现有科研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申报国家药监局准字号新药。(完)

不忌口控制痛风

刘小波科研团队,经过了无数反复实验,发现“不忌口的关键点就在于抑制嘌呤合成。”

研究发现葵花盘生物碱可以特异性结合尿酸复合物,葵花盘生物碱、黄酮、小分子肽可以抑制嘌呤合成,可嘌呤转化成尿酸的几率。

这说明一定程度上补充葵花盘粉的痛风病人,在不忌口的情况下也可以阻止嘌呤代谢成尿酸,进而控制痛风发作。

专利号:ZL 2016 1 0294537.2
一种葵花盘小分子肽及制备方法和医用用途

专利号:ZL 2016.1 0294538.7
一种结晶酶解法制备的葵花盘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五年磨一剑,科研路上刘小波带领的科研团队面对一个又一个瓶颈,庞大的文献分析,似乎每一步都举步维艰。他们应用高精尖的生物科技和创新,突破着治疗痛风的难题。艰辛的付出必然会得到回报,他们在小分子肽,生物碱,黄酮降尿酸,溶解痛风石领域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已成功发布在《医药卫生》、《医学信息》、《内蒙古中医药》等国内专业医学平台。

刘小波说:“任何科研技术的发展都是为人类服务,我们团队的生物研发也是一样。5年研发,不断提升临床效果,就是为了给所有的痛风病人服务,减轻疾病痛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