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里剪头死舅舅”,当舅的做错了什么?

 新用户6516h3hB 2021-03-03

艺述史官方原创

屏幕前的各位,过年前精心拾掇的发型保持得还好吗?相信短发的朋友都迫不及待想修剪一下头发了,可是在我身边的大家一般会选择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再去理发,因为从小长辈就给我们灌输着一句俗语,叫做: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

不管你有没有舅舅,当人舅舅的也太冤了吧,就因为理个发就要被诅咒吗?这到底是怎么一码事呢,答案还要向历史中寻找。

这个说法还要追溯到明末清初,清军入关时想要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大家看清宫戏肯定很熟悉满族的发型,因为清朝属于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的统治有着非常大的冲击,因此是不是剃发成了清朝统治者和贵族们衡量汉族人是否叛逆的标准。

但在我国传承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中,向来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割发那是堪比刑罚的程度,又是被迫,那可以说是非常要命的精神压迫。

当时也有许多汉人对此进行抵抗,然而还是无法对抗强大的封建统治机器,从而产生“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生存下来的人大多剃发,编成满族的辫子,不然就是逃亡或者干脆遁入空门,带发修行。活下来的人们一退再退,最终只能在正月保留一丝余地,他们坚持在正月里不剃发,成为了一种“思旧”的仪式。

民国出版的《掖县志》风俗篇就曾经提到,谐音梗可是要扣钱的是不是,“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这个谐音梗不仅不用扣钱,还可以作为一种掩人耳目的反抗,不然你在统治者眼皮子底下“思旧”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正月不理发的习俗,那我们说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相信各位心里也有答案了,很多人也并不是相信,不如说是更愿意用不理发来讨个吉利。我还看到有网友调侃说,要是真的这么灵,沉香还费那个劲劈山救母干什么呀,正月里去找tony老师剪个头发不就好了?好了,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就说到这了,祝大家今年都能遇到靠谱的tony老师,剪出心满意足的发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