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阜西先生文选(七):琴曲中的《胡笳十八拍》 并附几首珍贵历史录音

 风吟楼 2021-03-04

编者按:

琴曲之所以从未绝响是依靠师传与谱本记载。20世纪50年代经查阜西调查,《胡笳十八拍》共有39个传本,且仅有一份传谱是有词的。但无论是有词的声乐曲,还是无词的器乐曲,所用调式却都是古琴均调系统中的“黄钟调”。文尾参考国鹏兄《绝响》,附录部分珍贵历史录音,分享给各位琴友便于聆听。


图片


琴曲中的《胡笳十八拍》
文丨查阜西

在古琴曲中,有许多是千年以上的名曲,它们从未绝响。这是因为古琴不仅靠师传,还有谱传之故。《胡笳十八拍》是这些名曲中之一。我们掌握的谱本,以古刻本为限就有三十九个不同的《胡笳十八拍》传本。除了四个称为《小胡笳》的传本之外,其余三十多个传本都是《大胡笳》,也就是《胡笳十八拍》,或简称《胡笳》或简称《十八拍》。现时国内能弹《胡笳十八拍》的古琴家,据我们所知,共有十四人:

图片

其中个别的人,因日久不弹而生疏了;有些人的弹出却早由中国音乐研究所录音存播。

这次中国音乐家协会只把在北京、天津的和上海的姚丙炎、苏州的吴兆基邀来,试作《胡笳十八拍》的初步会演。其他老年琴家,因怕暑中跋涉影响康健,所以都未邀请。

在古琴音乐的演变中,从南宋末期起,一般琴家都重视“勾踢”(演奏)而轻视“琴歌”(演唱)。因此,《胡笳十八拍》在三十九个传谱之中,只有一个是有词的,它出现在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孙丕显的刻本琴谱中(《琴适》),它的词就是郭沫若先生所介绍的那一篇。这是这次会演中所唱的主要部分(曲长摘段演唱)。

明洪熙元年(1425)朱权刊行的《神奇秘谱》也有《大胡笳》,是宋末浙派无词之谱。整个明代各后期琴谱,都与此同源,都是只弹不唱的。“南昌布衣”龚经给朱权的孙子按浙音配了词,但他自己就以“浙音释字”命名,只解释每段的内容大意,不但不是原词,而且唱不上口。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徐常遇《澄鉴堂琴谱》中的《胡笳》曲调,与《神奇秘谱》的《大胡笳》不同,但也是无词之谱。以后清代各家琴谱中的《胡笳十八拍》又都是与《澄鉴堂》一脉相承。在这次会演中,各琴家将把这两个谱用独奏的形式全部或片段的分别弹出。这些谱在以往也都只能弹而不唱,其中徐时褀(1722)、黄晓珊(1878)、释空尘(1893)三家,仅在谱后附了原词,但不能唱。民初(1922)杨时百先生还在他的《琴镜补》中补了琴音,把原词写在谱旁,结果也并未唱得开来。现在我们仍将徐时褀《五知斋》的谱式唱三段。

弹琴家对于《胡笳十八拍》,向来是把《胡笳》的曲和《胡笳》的词分别开来看的。朱权在明初刊传先期大小《胡笳》,都在谱前解题中说明“唐董庭兰善为沈家声,祝家声,以琴写胡笳声,为大小胡笳是也”。这就是说,董庭兰写的是大小《胡笳》两曲(不是词),故三十九种传谱中多不注旁词,只有《琴适》一个传谱注了旁词。也很能看出《琴适》的那个谱是一个声乐谱,而旁词却正是“我生之初……”我们也知道《夷门广牍》收的先期徐时褀《绿绮新声》之中同是此谱(此谱在第三卷,但第三卷已佚),这就说明有唱词的《胡笳十八拍》用的都是郭老所介绍的那一篇词,而不是《悲愤诗》和其二的骚体诗(是董庭兰或蔡琰所作,但对董庭兰曾作大小《胡笳》二曲却是肯定的)。《琴适》中有词的《胡笳十八拍》,用的是朱熹所肯定的“蔡词”,至于《琴适》中的曲是何人所作,我们却不敢妄断。但是我们有材料证明,明代有词之谱也都是有很远的来历的。退一步讲,清初陈洪绶想象中的屈原可以被承认就是屈原,那么,明代或早于明代想象中的蔡文姬就更可以被承认是蔡文姬了。因此音乐家协会除了展出《神奇秘谱》的《大胡笳》和《五知斋》《琴镜》的《胡笳十八拍》之外,特别着重把《琴适》的《胡笳十八拍》用各种形式的女声对准琴音演唱出来,以供鉴赏批评。

最后,我们向音乐家和音乐工作者说明一点:两种《胡笳十八拍》的器乐曲和这一曲调不同的声乐曲,曲调主题都不相同,但所用的调式却是统一的,各时代的谱本不例外。《胡笳十八拍》的调,在古琴均调系统中被称为“黄钟调”,七条弦的音高是:

图片

或下八度降B调的图片

1958年8月

附珍贵历史录音《胡笳十八拍》荟萃(选自国鹏《绝响》):

本文选自:黄旭东、伊鸿书等编《查阜西琴学文萃》

转载自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并增加音频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