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珮琴论崩漏林珮琴(1772~1839)...

 三和行者 2021-03-04
林珮琴论崩漏

林珮琴(1772~1839),号羲桐,清代医家

崩者血暴下成块,如山冢卒崩。漏者经绵延不止,如漏卮难塞。

注:崩像山倒了了,漏像水慢慢滴。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凡忧思怒劳,激动五志之火,皆能损络,使冲任任主胞胎失守,致经血暴注,久而不止,谓之崩中。

注:心,脾,肝都和血有关,情绪的变化对崩漏影响特别大。

昔东垣治崩,亦言大补脾胃,升降气血,以气血为脾胃所生,且冲脉隶在阳明耳。经既明言络伤血溢,得不堤防约束,为之弥缝其隙乎。如阿胶、鸡血藤膏、赤石脂、紫石英等。

注:李东垣治疗崩也是用补脾胃的方法,冲脉也会和阳明经所重合。既然崩是因为血络损伤,就该用这些像阿胶,鸡血藤膏之类的固涩作用的药物。

惟血中有滞气,脐腹隐痛者,不宜骤用固涩,变成肿胀,须参经旨,通因通用。用益母、香附、泽兰、白芍、延胡索、海螵蛸、归尾等,和其气而血自调。

注:但是有气滞,隐隐腹痛的患者,就不适合以上的药。要用些益母草,香附,泽兰等通导的药物。

赤属血热,白属气虚。然崩中日久,则为白带,如此直须补摄,丹皮、杜仲、续断、芡实、牡蛎、沙苑子、菟丝子等。勿令延至髓枯精竭。

注:经血颜色鲜红属于血热,颜色淡属于气虚,但时间久了一定是虚的,这时候需要用补摄的药物。

先哲论下血,须用四君子汤收功,所谓血脱益气也。凡大脱血后,急用独参汤。其发热咳嗽脉数,乃元气虚弱假热之象,尤当加用人参之类调补脾元。

注:崩漏的治疗里尤其重要的是调补脾胃,元气,这就是在因虚而致的发热,咳嗽里用独参汤的原因。

以下具体用药,不再另注

其治因怒血崩,面青黄或赤,为肝木制脾土。以小柴胡汤合四物汤。治肝脾郁火,血崩乳肿胁痛,逍遥散加酒炒龙胆、山栀,再用归脾汤加山栀、贝母。

治崩症,身热头晕,食少吐痰,用八味丸而愈,后因劳役复发,脉洪大,按之微弱,此无根之火,内虚寒,外假热,用十全大补汤一剂渐减,又服八味丸愈。

崩漏经年不止者,用莲房五枚烧存性,香附二两炒黑,为细末,空心陈酒下二钱。

崩漏初起,不问虚实,荆芥四物汤。肝经虚热,奇效四物汤。因怒动血,养血平肝散。劳心过度,柏子仁汤。

漏下伤胎,胶艾四物汤。脾虚恶食,当归芍药汤。血脱气陷,益胃升阳汤。赤白崩带,艾附汤。虚寒崩漏不止,丁香胶艾汤。

凡崩症,多用醋炒荆芥、升麻,醋能收敛故也。五灰、十灰诸散,药用煅炒者,红见黑则止也。红为火象,黑为水色。血症多兼黑药,水通遏火之义。

阳虚脱陷,四维散。血脱气竭,独参汤,或当归补血汤。血滑不禁,龙骨散加人参。血臭脉滑者多火,宜从清凉。血腥清寒,脉细者多虚,必须温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