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霸气了没有!新湖中宝这样回应上交所:收购标的确实存在溢价风险!

 昵称70992978 2021-03-04

5月30日,针对上交所关于趣链科技估值暴增的原因及合理性的问询,新湖中宝回复称:“这是公司和其他共同投资方基于趣链科技的综合情况作出的经营判断,存在收入与估值无法匹配的溢价风险。”

5月28日,新湖中宝公告称,企业拟斥资约12.3亿元,投资一家估值约为15亿元的区块链公司——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趣链科技”)。增资完成之后,新湖中宝将间接持有标的公司注册资本的49%。

然而,随之而来的一纸上交所问询函,将新湖中宝及趣链科技推上了“热搜”。

根据新湖中宝之前的公告,企业在4月首次投资趣链科技时,后者估值为5亿元,且注册资本仅2491万元,截至2017年底,经营状况并不乐观。而时隔一个多月后,趣链科技估值竟然暴增200%至15亿元。

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来了上交所的问询,要求新湖中宝在30日之前对此情况作出合理解释。

“等于没有回复”

新湖中宝对上交所的回复比想象中来得快。就在被上交所问询后的第2个工作日,新湖中宝便迅速作出回复。

新湖中宝指出,趣链科技估值在短期内从5亿大幅提升至15亿,这是与其他共同投资方商议的结果,确实存在溢价风险。

看到这则公告,不少网友调侃:“等于没有回复。”

近年来,随着创业者和资本的不断涌入,从事区块链的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多家互联网巨头也在区块链领域积极布局,推动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区块链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日前,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456家,产业初步形成规模。据预测,未来三年,区块链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位区块链领域资深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新湖中宝的“消极”回应,其实是无奈之举:一方面,政策形势的利好消息,是影响短期估值上升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与传统产业一样,区块链行业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针对某些区块链项目的价值暂时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进行公允的评估。

“不务正业”还是无奈之举

对于此类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期估值又不明确的产业,各大企业纷纷提早布局,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做法,本身无可厚非。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家老牌房地产企业,新湖中宝近年来自身主营业务的经营状况着实令人担忧。

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新湖中宝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6.26亿元和175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60.66亿元和41.79亿元。由此可见,新湖中宝虽然去年的销售规模有所提升,但盈利略有下降。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这两年间,新湖中宝的主营业务经营利润十分堪忧,分别为-0.27亿元和6亿元。这一数字与企业的总利润相比,可谓相差巨大。

那么,这种差异的背后究竟暗藏何种玄机?

原来,2016年,新湖中宝的营业外收入高达57.68亿元,而这其中,有57.39亿元来自“股权投资转换损益”。

 数据来源:新湖中宝财报

对此,新湖中宝在年报中解释称,2015年,公司通过资管计划享有中信银行部分H股股份的最终经济利益,将该投资列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6年底,公司通过并购中信银行股东公司的方式,一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由于新湖中宝开始对中信银行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将对应股份转换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中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净利润。

 资料来源:新湖中宝财报

2017年,新湖中宝再现同样的盈利“套路”。

虽说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情况略有改善,但因为少了巨额营业外收入,两年所产生的总利润必将差之甚远。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投资方面历来“表现平平”的新湖中宝,当年投资收益竟高达31.82亿元。当然,这其中绝大多数来源于企业所持有的中信银行股权。

时至今日,新湖中宝又因重金投资区块链而“火”了起来。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房地产企业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年营业额在百亿元级别但盈利越来越困难的企业非常多。对于此类房企而言,也只有快速冲击规模或者及时谋求转型这两种选择了。

然而,房企如果要冲击规模,就势必要加杠杆。因此,对于新湖中宝这家主业盈利困难、负债率常年居高不下、财务费用逐年不断攀升(从2014年的6.56亿元,迅速提升至2017年的14.93亿元)的上市公司而言,增加对其他企业的投资,提早布局区块链等新兴产业,或许也是一条不得不选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