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的司机(行驶)模式需求

 行者啊行者 2021-03-04

某次在高速路上乘车,看到司机在500公里的行程中,有十几次拿起手机翻看微信、短信的动作,在100~120km/小时的速度下,着实让人担心。相信这不是个别现象,虽然道路交通法明令禁止这样的违法行为,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又不可能完全避免。对于这样的行为,一方面应加强行车安全教育、安全执法,另一方面,在技术上也应有一个解决的措施,在司机违规操作的情况下,将安全风险降为最低。

综合以上,提出对目前普遍使用的即时通信类软件,特别是微信的司机(行驶)模式需求。

司机(行驶)模式目的:最低化满足司机在行车过程中使用微信的需求。

需求要点:

信息交互:最小化满足信息的交互需求,以接收为重点,回复信息为次要。

分类分级:可按用户需求自定义需要交互的信息级别,按级别赋予交互程度的权限。如将账号中的特别关注朋友的信息设置为一类信息,对此类朋友开放行驶交互权限,做最简化的回复,并在每一条回复信息中提醒对方,目前司机正在开车,尽量避免交互,如有紧急事项需要通过微信交流,尽量使用简短的明确的语言;对于一般朋友的信息设置为二类信息,只接收,并自动发送信息给对方(该功能可关闭),提醒目前机主处于行驶状态,尽量避免微信交流;对于群、公众号只做信息数量提醒。

语音播报:当收到信息时,可按信息级别将信息以语音形式播报,对于一类(特别关注)朋友的信息,在提示音响起后即时播报信息内容,对于二类信息,可播报提示性内容。播报内容可选择车载语音系统、手机耳机、蓝牙耳机等接收。

语音输入:对于需要回复的一类信息,在进行回复时,采用语音输入。

按键交互:支持微信与有线耳机、蓝牙耳机按键、方向盘控制按键的交互,实现收发信息命令的触发。

重要提醒:此需求并不是鼓励司机在行车时使用微信,而是在违规操作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风险。

同时,建议工信部,对超过100万用户的活跃即时通信软件,做强制性要求,加入行驶模式。对手机的锁屏后的短信、来电等操作,也应有类似的行驶模式要求。将这些要求作为市场准入条件之一,最大化地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每个人都是需求专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