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自己是一种能力,也是唯一出路

 行者啊行者 2021-03-04

人生第一次经历就像写了个程序,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在以后的生活中,一旦出现相似的场景,就会找到这个程序处理这个输入,也就会得出与第一次经验相似的输出,人也就会有和第一次经历相似的情绪体验。所以说,早年的经历决定了人生大部分的情绪反应模式,人们总是在重复着早年的情绪体验。

这样的大大小小的“程序”主要形成于童年,俗语三岁看老,不无道理。但还有一些“程序”形成于人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或者长期困境,亦或长期的熏陶。

然而,对于一些不好的情绪体验,人是不甘心的,总是想方设法要跳出来。弗洛伊德说:“如果我们儿时有一种固定模式,会希望自己在成年时重建和还原那个场景,以完成早期心理创伤的一个修复。”

所以那些好的、坏的场景,是无意识“自找”的,被一件事情、一个人吸引,并不是没有理由的。成功、失败,接受、拒绝,批评、表扬,得到、失去,特定的人、事、物,让我们对应着不同的程序。

我们善于找到自己的痛点,并“努力”“寻找”出激发痛点的场景。比如有人对一些社会现象看不惯,却总要看这方面的新闻、文章,边看边骂,义愤填膺。看不惯某历史人物,却总是要找到此人的信息,然后痛骂。诚然,发泄是一种需要,然而这种重复的体验多数没有让我们提高,而是相反,怒伤肝啊!这样做并没有修复,而是一遍一遍重复着伤害。有时我怀疑,是不是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模式,每天必须吃一些这样的“精神粮食”,而吃了真正的精神粮食,却要消化不良了。

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一遍一遍简单地重复着相同的体验,如果这些体验不好,就会更加恨自己。

所以,在众多的选项中,爱自己就成为跳出情绪循环的唯一出路。爱自己,彻底接受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就结束了这个程序。

爱自己是一种能力,而爱自己并不意味着无限制地时刻关注自己,实际上恰恰相反,爱自己到最深处,往往是在“忘我”之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