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极于宋明的佛教古刹——善住寺(龙王庙)

 五台山旅游 2021-03-04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善住寺又名龙王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寺,但是这座曾经久负盛名,僧侣云集,香火旺盛,皇家用以修心养性的道场,却不幸在文革时期被夷为平地。历时四年于2008年5月在释仁静住持与各方善信的齐心努力之下重建,为缅怀古迹,新建龙王庙与原址在规模、格局、陈列上如出一辙,别无二致。

释仁静法师修建善住寺主要愿望是为信徒居士提供宿舍、祈福心经堂,为善男信女诵经祈福,保护珍贵文物,传承佛学文化,继续让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入口处这颗佛教明珠绽放其光彩。

龙王殿

寺庙主殿为龙王殿,大殿正中以东海龙王的氏族神像为主体,龙父龙母居中,左右分别供塑龙王的九子,各具其名,一目了然。龙王是神话传说中属于四灵之一,统领水族的王者,掌管行云布雨。

相传,文殊菩萨演教弘法,教化了东海龙宫的九子,使其聆听佛法,众善奉行,施风安民,布雨纳福,并成为皈依菩萨的眷属,文殊将五龙子收为高徒,在北台顶弘法利生,其余龙属龙眷,统一住锡大甘河龙宫院,在此歇息演教。九龙子的塑像从清代开始供奉起来,龙父龙母居中,其余龙子依次排列,象征祥瑞,消灾降福。

戏台

与戏台对称的月台上,两株古树一松苍劲,一柏滴翠,似两尊天配的护法,坚挺峻拔,枝杈摇曳,十分壮观。红墙灰瓦,古色依然,尤以南戏台最为古朴,两侧有仁静法师编撰的楹联:“笑看人生天下事,戏乐文化古今来”。

火神殿,水母殿,牛王殿,财神殿与东西偏殿
大殿左侧供奉火神雷公,名为祝融,寓意庇佑众生衣食无忧,富裕安康;左侧正东方为慈怀广济的水母娘娘,佑护求子得福的拜谒者心想事成,子嗣兴旺。


大殿右侧供奉牛王,人们在远古时候恪守农耕文明,祭拜牛王,可盼六畜兴旺,田庄丰硕,寄托着老百姓的朴素理想。右侧正西财神殿供奉两尊佛像,分别为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告诫人们要祛除心魔,取财有道,保佑财源广进,增财添禄。其间,五观堂与客堂巧妙排列东西两旁,形成了一个幽雅别致的殊胜道场。


雕梁画栋的小巧四合院寺庙内,呈现了儒佛道融合的多元文化,反映了佛徒信众的良好愿望,表达了历史上高僧大德对当下社会的关爱。

钟楼,鼓楼


寺院大门口"左钟右鼓"的钟鼓楼相对而望,傍晚敲鼓,与早上的钟声相互应和,即晨钟暮鼓。后来有高僧大德莅临寺院时,钟鼓齐鸣,以表示尊重、恭敬。无论钟鼓之声由最初始的报时信号还是逐渐演变为法事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会给人时光易逝的警醒,让人感受破恶生善,敬钟如佛的意境。

拜访仁静法师

最让我们受益匪浅的便是仁静法师语重心长所讲的一番感悟,为人谦和率真的师父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没有提纲,却不显凌乱。首先告诉我们,佛不用去到处寻找,就在自己心里,发现本心即可求得真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既是仁静法师的座右铭,也是他此生为人处世的基本信条。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离相不计胜负为修行的方法,不去希冀和强求别人怎么做而从自身寻找改变和突破,这种慎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参悟。虽然强调自省,却不妨碍大师从事情经历者的各自角度去看待事物的状况,并且可以跳出事物本身去以灵活的思维审视它,这种佛家静修的智慧让我们深为折服。仁静法师教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辩证的智慧去处理问题,临行前同事提到古筝和音乐,大师也饶有兴趣的侃侃而谈,让我们感觉大师就是一座真正的般若大山,更加期待下一次的登门拜访……

  五台山云数据网  

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